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宣传的说明报告
一、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线下宣传”。全县XX个乡镇XX个村和X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用农村广播大喇叭、流动小喇叭和XXX余辆宣传车,每日持续向群众广播科学疫情防护知识、疫情动态信息、防控科普知识和卫生行为习惯,促进全县老少对防控措施入脑入心、防疫知识及时知晓,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更新宣传栏XXX余处,悬挂横幅XXXX余幅,志愿者分发倡议书、疫情公告等宣传单XX万余张,张贴手写标语XXX余张,张贴公告XXX余份,入户讲解XXX余次,扎实织牢疫情防控文明实践线下宣传网。
【关键词】虚假宣传虚假表示鉴别
一、关于虚假宣传
(一)虚假宣传的概念
(二)虚假宣传的主要方式
二、关于虚假表示
(一)虚假表示的概念
虚假表示,是民法中“意思表示”的下位概念,即“虚假的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进行意思表示时,故意使其意思(内心真实想法)与其表示(外部表现行为)不相符合。因此,虚假表示的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故意之态度而非疏忽,使意思与表示不一致。该行为显然违反民、商法共同的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由于“真实”被认为是诚实商业行为的一项主要原则,禁止欺骗也就成为公平竞争的应有之义。这正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虚假表示行为的原因所在。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4项的规定,虚假表示是指行为人在商品上伪造或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行为。即行为人在商品上所标称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并引人误解,就构成了虚假表示。
(二)虚假表示的主要方式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虚假表示,是一种“在商品上”所作的虚假表示。因此,在商品及其包装上对于商品进行表示,应属于“在商品上”的范围。即在商品上直接进行文字、图形标注(包括将标签直接粘贴于商品上),或在商品的包装上用文字、图形标注,都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4项所规定的“在商品上”。
三、虚假宣传和虚假表示的鉴别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虚假表示和虚假宣传都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都是对商品质量作出不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因而二者具有诸多的共性,但仔细考量,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参考文献:
[1]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原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徐清霜.裁判视野与纠纷解决[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王晓晔.竞争法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冯晓青.不正当竞争及其他知识产权侵权专题判解与学理研究(第1分册)[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5]孔祥俊.反不正当竞争法原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甲方: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白银西雁传媒有限公司
一、甲方工作任务和要求职责:
3、甲方有权监督乙方宣传效果。
二、乙方应尽的义务:
五、本合同一经签订,双方都不得违反,如有违反,应当赔偿对方的经济损失。其他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
六、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经双方签字后生效。
作者:范晨薇单位:厦门海沧市政建设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一、阐述基本图形创意的概念
二、创作过程不能偏离最初设定的表达主题
三、要使观赏者体验不同的视觉冲击效果
四、不能缺乏文化底蕴的涵盖
六、结语
参考文献:
[1]孟春玲.中国“传统图形创意设计”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2010年.湖南师范大学
[2]刘芳君.浅谈图形创意在招贴中的应用[J].文艺生活:中旬刊,2011(8)
一、“新奇”的外形包装
二、“新颖”的呈现方式
三、“新兴”的宣传方式
结语
①张海良:《终端不竞争》[M].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3
②廖明辉,《产品的路演推广》[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12):72
(二)多元化传播媒介下“廉洁奉公”的社会氛围
(一)媒介传播创新性就是求“新”
(二)媒介传播创新就是提出新“概念”
(三)媒介传播的创新就是“求异性”和“跨越性”的融合
(二)借助新闻事件,赢得受众认同
(三)借助创意性思维,突出廉政文化传播力
(二)功效不清,夸大宣传。保健食品是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生产及经营企业在宣传上通常不真实地、客观地陈述功效,而是模糊保健食品的功效,或借助宣传某些成分的功能明示或者暗示,随意夸大功效,导致消费者误认为保健食品可以起治疗疾病的作用,或认为保健食品具有一定药物功能,对疾病可以起到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