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大化在我们这可不是一天两天了,都是奔着它这块牌子买的。俺就想不通,这么大的厂子咋还能卖假化肥?”河南省濮阳市王助镇颜堤村村民彭万民今年特意“下重本”,买了价格高的国企名牌中原牌复合肥,没想到竟是假化肥,不仅没增产反而损失了数万元。
赔大了:买品牌化肥却减产三成
濮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王助乡东郭村蔬菜种植大户秦培川今年可“赔大了”,家里11亩多蔬菜大棚用了中原牌化肥后出现严重减产。“施了这肥的辣椒长得又小又弯,一亩地最起码减产30%。”秦培川说。
和秦培川一样损失惨重的还有南乐县杨村乡袁庄村村民武桂荣。自从家里的花生地施了中原牌复合肥后,花生苗大片干枯死亡。“家里就这点地,我们庄稼人就指望着这地多打点粮、多见点钱,这下全完了。”武桂荣说。在记者走访豫北的多个县乡村中,施用该肥料的农田都出现不同程度减产,特别是蔬菜种植损失严重。
在接到群众举报后,濮阳县工商局查扣检验了三类中原牌复合肥,共计31吨。经检验,其中两类化肥与执行标准和包装明示值不合格,属于不合格产品,另外一类标识和执行标准存在严重问题,亦属不合格产品。农资专家介绍,使用该化肥不但会加大农作物病虫害、倒伏可能性,还容易引起土壤酸化、板结,带来生态灾难。
秦培川说:“他们还带我们进中原大化厂里参观了一圈,那仓库里都是这肥,堆得老高,这我们才信的,就怕买到假肥。”为让村民放心买肥,销售人员不但带农民进厂参观,还公开承诺施肥后粮食亩产达不到1300-1400斤可以起诉。大品牌有保障,吸引了很多农民消费者,仅东郭村村民一次就购买了7吨化肥。
卖牌子:小厂生产也能挂上大品牌
问题化肥外包装上明确标有中原大化厂名厂址及中原品牌,多名农民也指认曾在销售人员带领下参观中原大化厂房。但化肥购销合同上,除了中原大化字样外,还盖着河南中原绿色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色肥业”)的印章。这些不合格的“品牌化肥”,到底出自谁手?
“根据协议,我们有权生产销售中原牌肥料。”张思维说,“但被查扣的这批化肥不是我们公司生产的,那些销售人员有可能是绿色肥业的,我们有业务合作关系。”
根据张思维介绍,工贸公司现有的三套生产线设备,除一套自己使用外,一套以每年60万元的价格租借给个人,另一套租借给绿色肥业,租金按产量计算,每吨40元。按照张思维提供的数据,绿色肥业年产量约2000吨,其年租金仅为8万元左右,与租赁给个人的60万元租金相差甚远。
濮阳市工商部门多名办案人员透露,工贸公司和绿色肥业实际上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关系。中原大化默认工贸公司使用中原品牌生产销售,而工贸公司又转给绿色肥业进行生产,最终不知名小厂绿色肥业生产的化肥,却能够挂着中原大化的牌子堂而皇之地进入市场销售。
讨说法:品牌责任不能一推了之
濮阳市工商部门调查发现,工贸公司实际上是中原大化下面的一个劳务公司,其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中原大化的家属子女。企业改制后,中原大化将部分生产线租赁给工贸公司,同时默认其使用自己的品牌。
“中原大化要让工贸公司这部分人有口饭吃,而绿色肥业实际上和工贸公司就是一家,这么乱套的关系,产品质量本就难以保障。一旦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几家企业相互推诿,都不承担责任。”濮阳市工商局副局长王社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