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刘晓庆遭遇的第一次税案在青岛与她轻轻擦肩而过,有惊无险。1989年3月8日,青岛市税务局市南分局对刘晓庆下达《税南地字第003号税务违章案件处理通知书》通知刘晓庆“经查实,你从1988年2月2日至1988年9月22日,采用匿报收入方式,偷个人调节税183620元整,情节严重,根据税法有关规定,除追补全部所偷税款外,并处以偷税款一倍的罚款,计罚款183620元整,限于1989年3月15日至青岛市税务局市南分局办理缴清偷税及罚款。”
同年10月4日,青岛税务局市南分局对刘晓庆下达同样文号的“税务案件处理通知”,偷税款由183620元降到了2907元,处罚款一倍2907元,补缴漏税款7040.53元,另对拒绝申报纳税的税务违章行为,罚款4000元,补缴的税款和罚款共计16854.53元。
虽然,刘晓庆的第一次税案风波由36万元之始1.6万元之终作了了结,但刘晓庆于1989年10月4日仍然向青岛市税务局递交了复议申请书,认为她没有偷税2907元的故意以及她没有“拒绝申报纳税”,而是青岛市市南分局的第一个“003号处理通知“剥夺了她申报纳税的义务……
时隔13年后,刘晓庆怎么也不会想到她又会与税案遭遇,并且石破天惊地与湖南假化肥案、山西矿难瞒报焚尸案等一起被列为2002年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十大案件。刘晓庆及公司的涉税案发生后,社会上颇多猜测和议论,媒体炒作更是铺天盖地,沸沸扬扬,为刘晓庆惋惜者之,鸣冤者亦有之,并斥刘晓庆税案的举报者为“小人”,那么,到底是谁引爆了刘晓庆税案呢?
“何必偏偏选中我”
“刘晓庆演‘万万岁’慈禧太后,在中国影坛是响当当的角色。她演出那种辛辣,刁泼,精明但又寂寞无助的人生境界。她大吼一声‘放屁’,使群臣惊怯,但江山就在这样的性格中流失了。”
关于此次税案,“刘晓庆就像读到情节不合理的剧本,高喊:为什么只挑剔我?为什么不找‘中国十大富豪’?我在中国富豪排行榜上才排到第四十五位,那么前面四十四位呢?他们缴的税会比我多吗?没有人会给她满意的答案,就好像罗文唱的流行曲《小李飞刀》的歌词:何必偏偏选中我?这些问号会继续在中国上空中回荡。”
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
刘晓庆在这种情况下,于5月6日下午在北京五洲大酒店与记者见面,接受媒体主要是成都媒体的采访,因为有关税案的种种猜测均出自于成都媒体。
在五洲大酒店咖啡厅,从下午1时半开始,刘晓庆戴着墨镜一袭黑衣,接受采访大约持续了两个小时。
刘晓庆澄清了一些讹传,也证实了一些惊人事实,让在场的记者们兴奋不已。
刘晓庆证实,她的妹夫,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靖军已被公安机关拘留,并证实她也受到了监视。她指着10米开外的两名男子说那是监视她的人。“在一星期前,就有人开始24小时监视我,而且每天监视的人都不同,我也不知道到底是哪儿的人,而且监视我的车最多时高达5辆”。刘晓庆告诉在座记者:“在靖军被公安机关拘留的当天,自己被这些不明身份的人监视起来。”刘晓庆称自己也“不太清楚”并觉得这些人都不是“正规军”,宣称这种监视不合法。不过她对自己是否被拘内蒙表示否定,她称自己已经5年没有去过内蒙了。对于自己近期的行踪,刘晓庆说:“我于4月26日在南昌参加演出活动,4月30日赴深圳参加某公司的剪彩仪式,5月1日返回北京后,确实是因为没有买到去湖南的飞机票,所以才没有参加《芙蓉镇》的重映典礼,而自己当时也没有铁定说要去,只是谢晋导演表示非常想让我参加罢了。”
靖军被拘留是在4月24日下午5时左右,当时二十多名公安人员进入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当时刘晓庆,靖军和刘晓红3人都在场。见到有这么多的公安人员闯了进来,当时所有人都吓呆了。随后,一部分公安人员开始在办公室拍照,另一部分公安人员则收集所有的税收票据和账簿,后来刘晓红和靖军就被他们带走了,靖军被带走时,手里拿着一箱被收走的票据和账簿。他们被抓走没多久,刘晓红又回来了。
抓靖军时,刘晓庆就在现场,当时虽然没抓她,但她已经意识到了将要发生什么事情,虽然顶着税务风波的巨大压力,但刘晓庆还有许多的工作要做,《火凤凰》要发行,《洛神》封镜后要进行后期剪辑,另外她还要修改青春偶像剧《281封信》的剧本,心力交瘁的刘晓庆接受记者采访后,就匆匆离开了五洲大酒店,随即关了手机。
就在这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刘晓庆直言不讳地提到了两个人的名字,认为税案的引爆与他们有关,这两个人就是先后在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工作过的王建中和李虹。
“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王建中和李虹对我的打击报复,不过陷害我的人最终是没有好下场的。”刘晓庆说早在去年,王建中和李虹就向有关部门写了好几十封举报信,举报晓庆公司税收有问题。最初,王建中就以要向有关部门举报公司漏税来威胁她,刘晓庆称王建中就是靠她赚钱,一旦被公司开除便伺机报复,自己根本就是他的银行。最后,刘晓庆颇有感触地说道:“宁愿得罪君子也再不能得罪王建中这样的小人。”刘晓庆表示自已这次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接受媒体采访。
5月9日上午,在北京西直门外展览馆举办的“北京电视”周上,许多人一大早就去找原称要在电视周上露脸的刘晓庆,结果扑空了,未见到刘晓庆的踪影,现场,刘晓庆公司的展台上,只有两名员工孤零零地守着展位,在推销《火凤凰》、《洛神》等片子。
刘晓红回来后即来到展位,面对忠于职守勤奋工作的员工们,她深感痛苦,满含泪水地说:“公司现在变成这个惨样子,你们想走就走吧。该报的费用,我一定想办法给报。”员工们默默无言,只顾埋头喝水、吸烟、没有一个人当面提出要走,气氛十分凄凉。
5月6日接受记者采访结束,到晓庆即离开北京去了深圳,这时有媒体报道说她想逃跑,刘晓庆沉痛但坚定地表示,如果说地要出国,早在几年前就到国外定居了。“我是国家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入关后的中国到处生气蓬勃,中国充满着无限的希望。作为中国人,我为此感到无比骄傲,所以我把事业仍然放在祖国……无论这次税案多么重大,或对我重罚、或依照法律让我坐牢,我刘晓庆绝不会做任何对不起祖国的事情。即使我出国了,我也是出去洽谈生意或是旅游,很快会回来的。因为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根在中国。”
两个关键人物与刘晓庆反目
然而对于刘晓庆指责王建中、李虹举报公司,引爆税案的激愤之语,当日王建中便对此予以否认,坚称自己不是举报人,更没有落井下石,但后来,当记者跟王建中旧话重提时,他的态度有所转变,对举报人一说,王建中婉转表示“刘晓庆的今天是墙倒众人推的结果,是合力的作用。”并说,“把刘晓庆推上法庭有我的一份力,将来如果需要我,我也会出庭作证。”
7月31日,王建中面对《南方都市报》一名记者的咄咄逼问,有些招架不住,称刘晓庆被捕后,他有点高兴,但还是感到惋惜,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感觉……
王建中还对记者诉苦说:“比如有个记者问我,刘晓庆被抓起来,你是不是有点高兴,我说我在和她打官司,她在这个节骨眼上被捕了,肯定对我的官司有利,我当然有点高兴,我下面还说了很多话,可是第二天网上的消息就是‘刘晓庆被捕王建中很高兴’,好像我就是在为刘晓庆入狱幸灾乐祸……”
2003年1月,王建中又对《潇湘晨报》的一名记者说“刘晓庆从她被监控开始就指责我‘陷害’她,她的好友说我是举报人也不奇怪,我不想对此有太多表态,现在大家猜测是谁举报了刘晓庆毫无意义。”他还对记者说将要去刘晓庆房产拍卖现场,可到底还是没去。
和王建中相比,李虹则聪明多,据《潇湘晨报》一名记者2002年7月27日报道:刘晓庆被捕的消息传出后,曾负责北京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工作的王建中态度十分强烈,但接替王建中担任公司发行工作的李虹却显得非常低调。李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刘晓庆被捕一事表示沉默,“我只能说为她惋惜。”
李虹告诉记者,“真没想到晓庆公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也没想到刘晓庆会有这样的下场。”她说自己当时在公司做发行时,并没有和财务工作有接触,不太清楚财务方面的事情。
在李虹之前担任晓庆公司发行工作的王建中,为了讨回刘晓庆所欠的钱而一举告上法庭,然而,同样与刘晓庆发生了财务纠纷的李虹,却从没有出面指责过刘晓庆。为此,李虹表示以前的事她也不想再多提了,“算了,实际上我们俩以前关系不错,不想因为钱和她闹,一切都已经过去了。”对于刘晓庆的现状,李虹也不想再做过多评价,她说:“我已经离开刘晓庆公司一年多了,现在也有了新的工作,所以有关刘晓庆的一切事情我都不想说,我也不方便说,我只能为她惋惜。”
然而,到了2002年12月31日,曾为“王建中告刘晓庆欠款1000万”案出任原告方律师的重庆红刚律师事务所的朱红刚向《重庆商报》记者透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内幕。朱律师说,虽然王建中委托他打的那几场官司最终以王建中败诉而了结,但在刘晓庆涉嫌偷税案中,王建中确实起了不少的作用,他曾向媒体公开承认自己主动配合了司法机关对刘晓庆的调查,而且会出庭作证。但许多人不知道,另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神秘人物,她就是为司法机关提供了最致命证据的李姓女子,朱律师说,她才是刘晓庆案最关键的核心人物。
据了解,该女子和王建中一样,也是由刘晓庆投资拍摄的电视剧《火烧阿房宫》的发行人之一,而且也是因刘晓庆拖欠其几百万的发行费而和刘产生过结的。那为何王建中没有直接的证据,而李姓女子有呢?朱律师表示,王建中是个大大咧咧的人,开始和刘晓庆合作的时候,他也是满腔义气,根本没考虑过后来的事。这位李姓女子就不同了,她是女人,心比较细,所以一直留了一招。
《重庆商报》的消息到底有多大的可信程度不得而知,但笔者在查阅刘晓庆诉王建中侵权案的卷宗里意外发现了李虹2002年1月呈北京市公安局的一份“关于请求公安机关人身安全保护的紧急报告”中说:“……我在刘晓庆公司工作期间,有一天,刘晓庆在公司机房内当着我的面对靖军交代说:‘王建中真不是个东西,跟我斗,我要让他家破人亡鬼吹灯。靖军,你不是认识很多东北的黑道人物吗?你找几个人把王建中给我卸了’当时我听了心里就非常害怕。”
其实,对李虹,刘晓庆还是相当不错的,就在王建中离开晓庆公司而由李虹接任后,晓庆公司又出了一件事,因为靖军在四川惹起的“松茸官司”败诉,成都中院法官进京执行50万元的赔款,不仅查封了刘晓庆的一处房产,而且冻结了晓庆公司的几个账号这时刚好有一笔六十多万元的款子要进账却因账号冻结进不了,李虹就把这笔款子转到公司外的另一个账户上,靖军知道后大发雷霆,认为李虹这是挪用公款,并让公安局传讯了李虹,最后又把李虹开除了。当时有人劝靖军不要把事做绝了,刘晓庆也是这个观点,可靖军就是不听,结果事情越闹越僵,以致终于反目成仇。
现在,刘晓庆已经身陷秦城,并且刘晓庆税案的开庭审理在即,到底是谁引爆了她及公司的涉税案似乎不会永远成为“烛影斧声,千古之谜”。刘晓庆的一个律师谈到这点曾有许多感慨,不过他感慨更大的则是由刘晓庆税案引发开去的更深层的思考。这个律师认为,生活中有很多偷税漏税的行为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制止和应有的制裁,执法机关的不作为实际上是助长和放纵了违法犯罪活动,因为法律早有规定,偷税漏税是要受到追究的这次有关部门调查了刘晓庆公司1996年以来的偷税漏税情况,或许有人会问,税务部门为什么不及时制止这种行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