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悦镇大力发展柑橘种植,不断壮大集体经济。
正山口村。
从2013年横空出世,至2019年“改制转身”,东坡区多悦镇正山口村农资超市在经历了多年苦苦经营后终于成功夺路突围,成为集体经济阔步前行的“领头羊”。如今,农资超市不仅开了第二间铺面,还影响、带动了快递超市、道德超市应运而生,共同组建成崭新的正山口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心。
究其原因,清退会费、提高股金、收益保底、利益捆绑……一个个妙招,打通了梗阻,一场以理顺机制、凸显社员地位、带领群众增收为目的的改制让全盘皆活。令当地群众充满期待的是,今年5月1日,以“老百姓自己的购物超市”为主题的道德超市即将开业。
小试牛刀创办村集体农资超市
提到“正山口”,眉山人并不陌生。从早年的正山口乡,到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的正山口村,这里并没有因此沉寂,反而以各种创新动作频繁亮相,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成了响当当的样板。
正山口村农资超市系原红丰村集体经济红月果业专业合作社于2013年领办,正山口村党委书记张文胜时任红丰村村委会主任,是该项目的核心发起人之一。
时隔多年,对于当年动员筹备会上的交锋、分歧等,张文胜依然记忆犹新,“部分村干部激烈反对,无非是担忧资金以及货源。”
客观而论,村干部的反应不是没有道理,原红丰村集体经济捉襟见肘。但张文胜坚持认为,与之相对应的是,村里的优势也很明显,“只要大伙儿团结起来,还担心市场、渠道干啥?”
思想统一后,张文胜领着村干部很快行动起来。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张文胜以个人家庭资产作为担保,为出资人每年6%的收益兜底,最终说服11名村干部带头出资,每人拿出1万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有了示范带动,全村有300多户申请加入合作社,并按照100元/户的标准缴纳了入社费。
然而,村集体农资超市运营了几年,不少社员很少光顾,生意始终不温不火。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原来,即使缴纳了社费,但仍然有部分村民心存疑虑。
积极改制让社员农资成本下降
2019年7月15日,村集体农资超市运营6年后,合作社社员大会公布改制方案和收益分配方案:村民以货币出资入社,5000元为一股,每户最多不超过4股。除去村集体收入,剩下的按照3∶7分别以出资额和社员账户积分分红。也就是说,社员每次从合作社购买农资,相应账户获得积分,买得越多,对应的积分分红就越高。
改制方案得到广大村民肯定,117户村民入社,出资总额超过120万元。从那天起,每年7月15日成为合作社分红纳新的好日子。
道理其实很简单,此次改制更具吸引力。合作社承诺,“入社村民每年保底收益不低于出资额的6%”。正是此举,让每一位社员有了多个身份,既是合作社的成员,又是合作社的客户,还是合作社的销售经理。当地村干部笑言,“都是自个儿的事,推动起来顺理成章。”
得益于机制理顺,各方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改制后第一年的销售额同比上涨超过70%,入社社员增加到139户,入社资金达到145万元。不仅如此,农资超市还开了第二间铺面,村集体以两间铺面入股,去年分红超过7万元。
显而易见,正山口村的市场潜力正在逐渐被激发,农资厂家的态度也发生了大转变。合作社负责人算了一笔账,合作社能够做到给社员的价格比市场价格略低,再加上年度分红,社员农资成本至少下降10%。
2020年,临近的一里村、马桥村、红丰村和宋坪村“四村合一”,更名为正山口村,农资超市迎来新的发展阶段。全村柑橘种植面积超过两万亩,按每亩2000元的农资成本估算,农资采购金额超过4000万元。
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心应运而生
2021年7月,东坡区首个以服务集体经济发展为宗旨的中心——多悦镇正山口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心正式揭牌营业。
“农资超市、快递超市、道德超市、金融服务站统归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心。唯一不同的是,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在农资超市占股30%,其余几个占股100%。”张文胜介绍。
有了农资超市的探索经验,正山口村立足本村发展实际,在找准发展市场、寻求上级支持、利用公有资源的基础上,投资92.84万元建设正山口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心,建筑面积540平方米,成为助农民致富、为集体增收的“旗舰”。
近年来,该村党委采取“党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晚熟柑橘种植产业,通过村民“入股分红”壮大集体经济产业规模,积极发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型集体经济,建立快递超市等新经济组织,延展农资代办、技术培训、销售服务等主导产业链条,有效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2022年1月24日,正山口村凭借村集体经济2021年收入43.1万元、同比增长76%的好成绩,荣获多悦镇2021年度集体经济发展一等奖,居东坡区前列,其改革经验、壮大集体经济方法路径已成为全区乃至全市样板。
今后怎么干?张文胜表态:“苦干实干加巧干!”
针对集体经济发展,正山口村动作频频: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心后面新建300平方米的“正山口村道德超市”,不断为集体经济赋能;依托正山口场镇优势,争取政策支持,新建正山口农贸市场,规范场镇秩序、助推乡村振兴。
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加快实现多悦乡村全面振兴
“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和群众的联系自然而然就加强了。很简单,哪个村的集体经济强,这个村的矛盾纠纷就少。”多悦镇党委书记张凯认为,只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才能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掌握话语权,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多悦镇党委、政府始终把乡村振兴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充分发挥村集体资产盘活机制,不断推动“资产变资本”,壮大村集体经济,加速乡村全面振兴。其中,利用村集体资产,实施“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村民“入股分红”,开展农资销售、电商服务、快递超市等业务,不断提高集体经济收益,2021年该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38万元。
如今,多悦镇11个村、107个组分别成立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级集体经济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只有不断持续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断增强为民办实事的能力,才能建强基层堡垒,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不断适应新形势、谋划新思路、采取新对策,深入研究好、发展好、壮大好村级集体经济,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积极贡献。”张凯表示。
当前,多悦镇正按照市、区部署,扎实推进“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大学习大实践大提升活动落地落实——
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大学习。通过试点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列席镇党委会、创新举办法治大讲堂、探索实施村干部到镇机关跟班学习、常态组织镇村干部到先进地区考察等方式进行大学习,着力解决当前基层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认识差距和能力不足难题。
坚持系统思维实现大提升。统筹解决服务群众、引领发展、优化治理等方面的能力短板,对标全国全省先进地区,激发干部队伍比学赶超意识,全面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治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