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系统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部署,指明了前进方向。湖南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帅富成带领全体公司职工深入贯彻全会精神,聚焦关于城乡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部署和要求,全面落实集团“3345”规划思路,锚定集团四大主业三年行动计划,坚决扛牢保障粮食安全重任,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模式,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贷联动项目建设、运营,积极打造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助力集团打通绿色粮食产业链,为推动集团建设成为农业产业化领军企业和一流综合性农业企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敢为人先,不断提升主业竞争力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升粮食产能、实施“藏粮于地”战略的重大举措。如何在实现项目投资建设资金自平衡的同时提升粮食产能,筑牢粮食安全“耕”基,既是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融资创新项目的关键所在,也是发挥国有企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主力军作用的职责所在。帅富成牢记抢抓政策窗口期,对全省二十余个县市区进行大量调研、洽谈,以投贷联动形式积极参与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小切口、多模式”方式建设运营高标准农田35万亩,储备优质农田70余万亩,初步形成土地规模经营优势,为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投融资创新项目作为新政策产物,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可借鉴经验,存在产投平衡难、土地流转难、耕地指标交易难等多重难题。为此,在做好已投资项目建设同时,帅富成稳步推进公司由纯投资向投资与产业运营并重发展转型,同时注重经验总结,探索形成“F+EPC+O”投资建设模式和自营、联营、订单农业运营模式,注重发挥集团粮食全产业链优势,与金健米业、金健种业、省储粮公司、大方植保等单位联动,围绕育秧、种子、农药、化肥、农技、烘干、收储等产业链为全省农业产业运营赋能,着力形成集团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联合平安财险、长沙银行等金融机构打造金融供应链,为种植减产风险兜底,开创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落地从无到有、从有向优的新格局。
守正创新,不断提升科技攻关力
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帅富成巧借数字农业“东风”,积极搭建农业数据资源综合管理平台,带动12家企业、20家合作社、71户家庭农场参与对农作物全生命周期管理,农田种植综合效益每亩提高300元以上。聚焦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难题,以公司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契机,联合湖南大学国家超算长沙中心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大田物联和设施农业网络体系,在省内建立数字化示范基地5个,自主加联合建设基地未来将超过50个,努力实现农业种植标准化、管理数字化、决策智能化、交易市场化,以数字经济和数字技术补齐乡村振兴“短板”。
通过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不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公司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科技化水平不断提升。公司“基于多元协同融合的农业生产精准管理与智能决策”项目荣获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湖南分赛现代农业赛道一等奖,与郴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合作的“万亩农田数字赋能水肥氧一体化关键技术研发及示范”项目成功入围2023年郴州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专项重点研发类—农业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传统产业项目,2项实用新型专利已投产应用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笃行不怠,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力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帅富成锚定“十四五”发展目标和集团对公司主业定位,在公司重组整合、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国企千名书记联项目”“国企党员先锋行”活动为载体,带领广大职工着力在主营业务拓展、“两金”压降、项目扫尾等制约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重难点问题上出实招、下硬功,啃下了存量资产盘活、“压层级、减法人”等一批硬骨头。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在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对标一流管理提升、三项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狠抓制度及风控体系建设、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品牌及企业文化建设,公司管理效能不断提升,“发展为要、实干为先”的导向更加鲜明,“党建强引领发展强”的局面更加生动。公司三年累计盈利近8000万元,获评第二届湖南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集体”荣誉称号,被湖南农业集团授予“2023年度优秀企业”,投资建设的兰溪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荣获2024年湖南省土地工程优秀成果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