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米浆倒入不锈钢或马口铁做成的长方形蒸盘(昔日用竹制的小簸箕)蒸制而成长方形的粄皮,将炒熟的香菇、瘦肉、豆角等各种馅料包裹在内,食用时根据各人喜好抹上葱油、辣椒。蒸熟的多彩簸箕粄皮色泽鲜艳,吃在嘴里又嫩又滑,Q劲十足,香气扑鼻,不但叫人吃出乡土的美味,还能叫人吃出一个山乡人的淳朴民风,是武平人民招待客人的风味小食之一。
店铺名称:客来尚菜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七平川镇中远上城一期E6101
店铺名称:老七坊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七坊路东方新城65号1—4
店铺名称:客品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平川路沿河西路
珍珠粉制作技艺
珍珠粉,用大米制成,充分浸泡后磨成米浆,以洁净的布袋盛之,榨去多余的水分后,晒至“控则成团,散则成米粒状”的米屑,后加入些许蕉芋粉或地瓜粉用双手反复搓研、筛动至成型,取出让太阳曝晒。晒干后的珍珠粉浑圆洁白,可储藏备用。食用时配上鸡蛋、肉末、香菇、鸡、鸭内脏等,加上猪骨头汤或鸡、鸭汤煮熟放上葱起锅。煮好的珍珠粉味美滑溜、营养丰富,似珍珠般可爱,纯天然食品;配料中加上粉碎的鸡内金,对小儿厌食、疳积等症状大有益处。
店铺名称:三官有味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平川街道文昌街6号104室
中山(武所)“十八子糕点”
中山武所的“十八子糕”相传源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前后)由朝廷派驻武所的“十八将军”,平定草寇后在此屯田守城,以家乡的特色糕点寄托思念故土之情而得名。后经过几代人的改良与融合,形成了月饼、雪片糕、米方糖、金桔子、油菓、糖心糕、喜饼、寿饼、大豆糖菓、花生方糖、糯米糖、芝麻糖、桔饼、冬瓜糖、柚皮糖、姜片糖、福禄寿糕、香甜糕等十八个品种,简称为“十八子糕点”。
店铺名称:兴贤坊祺园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兴贤坊祺园
岩前石灰酥花生加工技艺
武平岩前东峰石灰酥花生,选用当地耐旱、抗病力强、果实壳薄、肉粒饱满、含油量低的花生优良品种“百日子”,纯手工制作而成。蒸煮时加入了大量中草药,用太阳的自然光线和生石灰的吸水作用,代替传统的烘烤脱水变酥。成品花生外形灰白,颗粒稍小,但肉粒饱满、油光发亮,香中带甜,百吃不腻。花生具有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疟之功效,食之令人回味无穷。
店铺名称: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贫困户农产品产销对接中心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大润发(后面)
店铺名称:武平县农特产品产销对接中心兴贤坊店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文昌街兴贤坊内
仙水冻制作技艺
仙水冻主要制作原料仙草。将仙草洗净切断,添加适量食物碱,放铁锅中熬成汤汁,用纱布滤渣取汁,再将仙草汁倒入锅中,按比例注入已经稀释的地瓜粉或蕉竽粉,用勺子搅拌成浆糊状。起锅后,倒入备好的容器中,冷却后即成了“仙水冻”。“仙水冻”入口清滑、凉爽,清凉解暑。
红菌豆腐渣
红菌豆腐是用磨制豆腐剩下的豆腐渣,经发酵后制作成的一种味道甘甜的红色食品,生产过程从磨浆一煮浆一过包一压榨一炒渣一成形一发酵一成品。食用时将红菌豆腐切成片,加上猪肉、香菇、笋、葱花等配料煲煮成“红菌豆腐煲”。煲好的红菌豆腐色红肉白味美,质地甜、韧、嫩,鲜甜可口。
店铺名称:唐香楼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平川街道沿河东路
武平猪胆干
“闽西八大干”之首——“武平猪胆干”,制作最佳时机在北风劲吹,白霜满地“冬至”到“大寒”期间,主要有以下步骤:选取新鲜的未经清水冲洗过未摘除猪胆的糯米猪肝(武平槐猪),加入八角、茴香、胡椒粉、香茅、山仓籽、山柰、公丁、花椒、香藤根、木姜子、山椒生姜等配料,注入高浓度的米白酒浸泡4天,猪肝上面压石块、曝晒、整形、晾干,前后约12天左右,方成猪胆干。蒸好的猪胆干色泽紫褐光亮,古色古香,香而微甜,甜中带甘,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具有生津健胃、清凉解毒功效。猪胆干有“肝胆相照,披肝沥胆,和衷共济,苦尽甘来”的寓义。
店铺名称:真味馆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兴贤坊观音巷7号
黄粄制作技艺
将粳米与采集于山上黄粄树、鱼骨树等枝叶烧成灰的碱水泡浸后磨成米浆,蒸熟后倒进石臼,用木制杵锤,反复用力用石臼椿捶打成色泽金黄的粄团,切成条块状加上葱、姜、冬笋、香菇、芹菜、虾米、肉丝等佐料炒制而成,颜色鲜黄,软滑爽口,性温,耐饱不油腻,老少咸宜,安全可靠,无任何污染的绿色食品。
中山酿豆腐制作技艺
制作中山酿豆腐,首先是把豆腐切成正四方体,将四方体的豆腐煎成外表金黄色后,塞入新鲜猪肉(牛肉)、鱼肉、香菇、冬笋等制成的馅料,并用地瓜粉或淀粉凝固,让这些馅料友好地相处于豆腐内部。食用时放置蒸笼里蒸熟后,洒上葱花,淋上调好的汤料即可享用。
东留捶鱼煲
捶鱼片主要用当地盛产的鲩鱼、鲢鱼、鲤鱼为主要原料,加添地产的蕉芋粉或地瓜粉和一些佐料,将切割好但仍保留鱼肉中的网状骨头的鱼片,经手工反复锤打而成长方形块,投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时起锅。可干吃,亦可用上好汤料同煮。捶鱼煲色香味俱全,蛋白质和钙均十分丰富,容易消化吸收,人人喜爱,百食不厌。
苎叶粄
摘取新鲜雏嫩苎叶,和适量粳米、糯米和井水于石臼捣烂、粘合,形成青翠欲滴的粄团,附上食盐或白糖、红糖调料,然后把粄团捏成小块,放在蒸笼中蒸熟。也可以油炸,油炸后金黄酥脆,清香甘润,有去湿解毒、清肿止血、化疳消食之功效。
糍粑
取纯糯米洗净、浸透、捞出沥干,放入木饭甑蒸熟,趁热倒入石臼中用木槌捣烂,揉成圆粒状的小糍粑,撒上黑芝麻,粘上先将炒好黄豆或花生米碾成的熟粉或白糖,入口柔韧甜美不沾牙齿,异香扑鼻。
店铺名称:老祖宗石磨坊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平川街道七坊路
清蒸象洞鸡
将象洞鸡宰杀后去毛去内脏处理干净,用沸水焯一下,切块装盆;在碗内加入生抽、老抽、五香粉、胡椒粉、盐和料酒,搅匀,浇入盆中鸡块上,腌渍30分钟;用筷子依次挟起鸡块,放在装盐的碗里翻滚一下,让其沾上盐粒,放入陶钵中,待鸡块全部放好后,淋上少许香油,上蒸锅蒸30分钟至熟即成。
岩前石山羊汤
将乳石羊肉切块后用沸水焯过,再用冷水冲洗一遍备用;锅加热后放入适量猪油,将老姜切片后加入爆炒1分钟,再放入羊肉爆炒5分钟;加入武平客家米酒,加入开水(水要浸没食材),文火炖20分钟;加盐调味,加入味精,出锅即成。
武平绿茶
武平绿茶品种多样,有条形茶、扁形茶、螺形茶、珠形茶四大品类,叶面色泽绿润,汤色绿亮透明,香气清香四溢,入口柔和浓爽,雀舌回甘,韵味无穷。制作方法主要包含采青、晾青、杀青、搓茶成形、出水、升白和去黄挑粗去末七个工序。
店铺名称:新宝茶庄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平川镇政府路70号
武平石磨豆花
武平石磨豆花,始于清末明初,迄今传承五代,因其口感软嫩深受当地百姓喜欢。黄豆入水浸泡4-8小时;泡发黄豆加水用石磨磨成浆;纱布滤掉豆渣,将过滤后的豆浆倒入大铁锅内加热,直至沸腾;大桶先将溶解好的石膏水和冷浆搅拌均匀;再将滚汤的热浆高冲下去;静止15分钟左右后,豆花成型。将豆花用勺子舀到碗里,根据个人口味加咸的或甜的调料。武平廖记石磨豆花制作因其独特之处,绵而不老、嫩而不溏、洁白如雪、清香悠长,清热祛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