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侗族姑娘通过拍短视频带动乡亲们脱贫的背后,是平台方给予的大力扶持。平台方探索出“带动式”“精准式”“造血式”三种扶贫模式,以科技推动三农信息普惠,让三农信息实现更高效分发和更精准触达,从而使得更多贫困地区从中获益,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2018年10月,家住湖南怀化老寨村的侗族姑娘秋子在采摘家乡的小黄姜。供图/字节跳动扶贫
打造网络扶贫带头人
2016年10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网络扶贫行动计划》。《计划》在“实施信息服务工程”中提出,培养一村一带头人。在每个贫困村选取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能人及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作为网络扶贫带头人,发挥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培训指导,提高信息技能。
2018年6月底,秋子被评为“三农合伙人”。据了解,“三农合伙人”计划是字节跳动扶贫发起的公益项目之一,旨在招募志愿推进三农信息普惠事业的个人和机构,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和乡村旅游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11月,秋子在平台带动下,以“三农合伙人”身份参加了帮助国家级贫困县湖南花垣县十八洞村推广猕猴桃的项目。那是秋子第一次参与扶贫,几个合伙人一起用5个小时卖掉了三万六千多颗猕猴桃,销售额接近十万元。
截至目前,像秋子这类创作者的“三农合伙人”累计帮扶河南卢氏县、陕西洋县、广西龙胜县、陕西富平县等13个贫困县,通过内容创作帮助当地销售农产品超过38.5万单。
培训人才与打造品牌并举
仅仅打造扶贫带头人还不够,树立品牌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19年6月21日,由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字节跳动扶贫联合开展的“110”网络扶贫创新活动第一站走进重庆市。
活动为来自项目核心示范县重庆巫山县及湖北省、安徽省的10个国家级贫困县的788名学员开展专项培训,以提升贫困地区农民信息化素养,通过视频平台宣传打造县域农业品牌,为脱贫攻坚和产业振兴提供持续动力。
在人才培训的基础上,该专项活动还为巫山县支柱型扶贫产业巫山脆李进行品牌策划,制定营销方案,整合平台资源助力巫山脆李推广。抖音达人“乡村胡子哥”为巫山脆李制作了4条短视频,累计获得76万点赞,带动脆李销售2917单;不少扶贫达人培训班的学员在培训过程中,通过内容创作方式参与了巫山脆李的宣传推广,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践当中。
截至8月初,该专项活动话题量已超8000万,帮助当地售出巫山脆李23万斤,带动巫山县416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现增收。
匹配农产品供给与需求
“精准式”扶贫,即科技精准地匹配供给与需求,项目产生的销量精准地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
曾经,内蒙古兴安盟沙地大米仅能在周边销售,2018年10月,字节跳动扶贫团队深入国家级贫困县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哈日道卜嘎查,帮助当地村民打造有机大米品牌。依托“山货上头条”扶贫公益项目,当地的新鲜大米上市一个月就能卖到全国,总销量45万斤,总销售额近320万元,占当地线上销售的90%。
下一步,字节跳动扶贫将与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北京市扶贫协作和支援办等各级政府部门深度合作,辐射带动更多的贫困地区,形成更具规模的帮扶模式,把三农信息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助力脱贫攻坚。与此同时,还将进一步深化扶贫培训工作,与更多贫困县合作,实现贫困地区的人才与产业对接、本地农产品与营销对接、本地旅游项目与市场对接,为贫困地区留下能够长期驻足本地的新媒体人才,带动本地区贫困户共同脱贫,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源动力。(记者李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