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制定出台了《丽水市“5S”农资店创建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现解读如下:
一、起草背景
(一)是“对标欧盟·肥药双控”新三年行动计划的需要。丽水市作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制定了农药化肥严格管控新三年行动计划,主要目标是使“丽水山耕”品牌农产品的农药使用规范与欧盟接轨,全市农药化肥管控达到或超过欧盟标准。为达此目标,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禁限用农药自律退市、推动农药实名制购买、建立农药化肥可追溯体系、规范农资生产经营秩序。
(二)是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和打造全国品质农业示范区的需要。农资商品是农业生产的源头,在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绿色农业发展背景下,正确使用和规范农资经营,实现农资经营的规范化、信息化(简称“两化”),是推动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要保证。丽水作为先行区中的示范区,就要敢于在全省、全国先行先试,给予全省、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样板。
(三)是争创国内农资经营最高标准的农资店地方品牌的需要。全国各地都在对农资店升级改造,在信息化、规范化方面不断探索,我市首创提出的“5S“农资店,规格高,要求严,立意新,内涵深,有利于打响丽水农资店地方品牌,打造出全国农资规范经营的丽水样板。
二、主要内容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按照“5S”即“规范(Standard)、安全(Safety)、服务(Service)、节约(Saving)、卫生(Sanitation)”先进理念,全面推广应用《农资经营基本规范》(DB3311/T187—2021),提升全市农资经营标准化水平,为丽水市贯彻落实“肥药两制”改革要求,深入实施“对标欧盟·肥药双控”新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打造全国高品质农产品示范区提供源头保障。
“5S”内涵:
——规范(Standard):农资店外部招牌规范统一,内部布局合理,经营制度完善并严格执行,信息化设施设备齐全并熟练应用。
——安全(Safety):农资进货渠道合法正规,保证质量安全;农药化肥实行实名制购买,确保可追溯;及时回收处理农药包装废弃物,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店内消防设施和个人防护设备齐全,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服务(Service):提供优质销售服务,指导用户科学合理使用农资,提供植物保护绿色防控技术服务,及时解决因农资使用造成的农业生产事故纠纷。
——节约(Saving):全面推广绿色农资和农药化肥定额施用制,促进农药化肥减量、农业绿色发展。
——卫生(Sanitation):农资经营场所干净整洁,宽敞明亮,通风良好,无鼠害,农资产品摆放整齐有序,标识标牌清晰,农资包装完好无损。
(二)主要目标。通过三年(2021-2023)努力,农资经营规范化程度大幅提高,农资购销全部实现信息化实名制,农资商品质量明显提高,农资行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农药化肥销售使用量明显下降,农资守法诚信经营理念深入人心,力争成为全国农资规范经营的丽水样板。到2023年底,建成400家“5S”农资店,全市农资经营标准化率达到80%。
(三)主要任务。
1.农资门店规范化改造行动
开展经营资质检查。常态化开展农药经营许可条件专项执法,在经营资质、管理制度、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全面整治,坚决淘汰不符合农药经营许可条件的又整改不到位的农资经营单位,到2023年底,全市农资经营门店总量减少20%。严厉打击无证照、跨区域流动经营农药等违法违规行为。
实施门店规范建设。全市统一制定《“5S”农资店创建指导手册》,各地按照“示范先行、逐步推进”的步骤,可优选基础条件好人员素质高的农资门店,参考《浙江省农资经营门店视觉识别系统》规范要求,率先打造2-3家“5S”农资店示范样板店。对照示范样板店,结合花园乡村建设、红色乡村建设、小城镇整治等,因地制宜分批开展农资经营门店规范化改造。
2.农资监管数字化建设行动
加强信息化基础建设。农资店统一使用网络版浙江省农资经营购销应用系统,全面升级丽水市遂昌县绿色惠农信息平台系统,实时数据与浙江省农资产品监管服务信息化平台无缝对接。浙江省“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按照数字化管理要求,配备摄像头、扫码枪、读卡器等硬件设施,普及“刷脸”“扫码”等农资购销信息化技术。强化基础数据库建设,加快摸清农资经营主体情况,进一步完善省监管平台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信息,建立准确详细的电子档案。强化备案农资商品数据的采集和录入,定期进行冗余数据的甄别和清理3,大力提高各类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创新数字化监管应用。全面升级丽水市花园云“对标欧盟·肥药双控”在线监管应用场景,开发农药销售、电子台账预警、任务派发等功能。以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行农资监管云服务功能模块,以“视频监控、应急广播、拾音器”为载体,融合视频监控系统的远程监看及应急广播系统的远程声音传达功能,利用广播与监控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绑定和控制,“耳目+喉舌”、“远程控制”和“存储录像回看”相结合,重塑再造监管流程,实现数字赋能农资监管非现场执法。
3.农资社会化服务提升行动
引导农资服务转型升级。面临当前农业生产小规模农户占主导,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水平欠缺的现状,各地要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政策窗口期,积极引导农资连锁经营企业从经销商向服务商转型,变卖农资为卖服务,以托管、半托管等方式为农户提供病虫害绿色防控整体解决方案和测土配方服务。鼓励小规模农资店加盟农化品牌服务商,利用品牌厂家的资源服务农户。推动“农资店”向“农技服务点”华丽转身,为农药化肥双减、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农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实现路径。
提高农资经营人员素质。以县域为单位,以农资经营人员为重点,组织开展标准宣贯培训和业务服务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农资经营基本规范》解读、农业法律法规、农资使用、农资信息化操作、经营管理、植保绿色防控技术服务等,全面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2021年底前,各地实现区域内农资经营主体培训全覆盖。
1.准备启动阶段(2021年10—12月)。市农业农村局出台丽水市“5S”农资店创建三年行动方案。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工作举措。开展标准宣贯和“5S”农资店创建工作培训。
2.全面推进阶段(2022年1—9月)。按照“样板先行、逐步推进”的步骤,参照《农资经营基本规范》和《丽水市“5S”农资店创建指导手册》要求,通过实地指导、现场监督、组织考察学习等方式,统筹推进“5S”农资店创建。
3.审核验收阶段(2022年10—12月)。完成创建后,农资店提出验收申请,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初步审核,并上报拟推荐名单,市农业农村局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进行实地核查,根据审核报告确定最终名单并公示。
4.跟踪评估阶段(2023年)。委托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不定期抽查“5S”农资店运行情况,总结评估项目实施成效,不断探索符合丽水实际的“5S”农资店创建推进机制、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五)评定办法
制定《丽水市“5S”农资店评定管理办法》(试行):
1.评价指标:本办法共设置基本资质、店容店貌、规模布局、设施设备和经营管理5个方面,41个指标。根据5S农资店创建的不同要求,将指标分为4类:否决性指标、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特色性指标。其中,否决性指标为“5S”农资店的底线刚性要求,共9项;基础性指标为“5S”农资店的主要内容,共16项;发展性指标为“5S”农资店提档升级的方向,共12项;特色性指标着重突出“5S”农资店的特色要求,共4项。
2.等级评定:三星级由各县(市、区)从申请创建的农资店中提出推荐名单,由第三方评估机构执行现场审核,市农业农村局进行综合评定,按照评估机构评审分数70分(含)以上评定为三星级“5S”农资店。
四星级由各县(市、区)从三星级“5S”农资店中按照创建名额的120%提出推荐名单,市农业农村局进行综合评定,按照县级部门评审分数80分(含)以上、由高到低评定为四星级“5S”农资店。
五星级由各县(市、区)从四星级“5S”农资店中按照创建名额的120%提出推荐名单,市农业农村局进行综合评定,按照县级部门评审分数90分(含)以上、由高到低评定为五星级“5S”农资店。
3.评定程序:三星级“5S”农资店评定采用经营主体申报、县级部门初核、评估机构复核、市级部门确认的办法;四星级“5S”农资店和五星级“5S”农资店评定采用县级部门和评估机构联合推荐、市级部门确认的办法。
4.星级奖励:被评为星级的“5S”农资店授予相应的星级标志牌,并给予三星级5000元、四星级10000元、五星级20000元的以奖代补资金。其中四星级、五星级“5S”农资店首期先行奖励5000元,剩余部分在下一年度复查通过后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