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孟津区送庄镇十里头村高架钢结构大棚内,红彤彤的火龙果挂满枝头,到处都是游客采摘的身影。火龙果,原产于南方热带地区,竟然“北上”在黄河岸边的现代农业园区安了家,让当地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富起来。
发展迅速的品牌农业,实现订单销售;多点开花、科技助力的特色农业,走上规模化、集约化之路;如火如荼的采摘、休闲农业,成为游客体验农村生活、近郊游玩的理想之地……走进孟津城乡,现代农业产业建设大潮涌动,绘就乡村振兴亮眼底色。
高效农业:特色化集约化组团发展
近年来,孟津区委、区政府以“产业重融、农地重整、要素重组”为基本路径谋划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从分散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规模化转变,做大做强特色主导产业。
一曲田园乐,十里菜花香。在孟扣路两侧,聚集着40多个现代农业园区集群,生产的有机蔬菜、高端草莓、袖珍西瓜、软籽石榴、优质葡萄等供不应求。总投资5.64亿元的多彩长廊田园综合体国家级项目核心区面积达1万亩,重点实施建设项目58个,有综合服务中心、现代农业集聚发展区、美丽乡村风情生活区、多彩田园农业体验区、朱寨乡谷休闲度假区等,构建起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新型经营体系的现代农业“新模板”。
该区规划面积500亩以上的农业园区已有55家,特色果蔬产业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达到18亿元,“农超对接”、“农社对接”、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新型流通业态不断推进,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高端农业:智能化科技化创新发展
走进洛阳龙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墙体栽培、管道栽培、多层栽培、汽雾栽培、无土栽培等新型种植手段琳琅满目,物理灭虫、新型嫁接、水培肥田和数字化管理新技术让人眼花缭乱。智慧型农业园区大棚内安装的无线传感器,实时采集光照、温度、湿度等生产环境参数,让园区用上“聪明管家”,员工足不出户就可以对联栋大棚内的环境参数进行管理。
送庄镇洛阳富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供港蔬菜基地,全面实施标准化种植新技术,还建成自动化喷灌设施、自动化测墒系统,实现了远程操作、机械化耕种和冷链物流输送,为“孟津菜”畅销广深港澳架起“金桥”。基地年产优质芥蓝和广东菜心300多万公斤,年销售额1300多万元。
如今,在孟津,花卉培育、蔬菜栽培、西瓜种植、家畜养殖等各个领域的“智能化”农业深入推进,以往全凭“老把式”经验进行的浇水、施肥、打药等,都交由信息化智能监控系统“精确把关”,从源头上保证了质量安全。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借助高科技手段构建瓜果蔬菜等产业信息化服务系统,智能农业的发展及现代农业物联网创新应用,正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新的奇迹。
高质农业:生态化融合化和谐发展
绿色是农业的底色、生态是农业的底盘。孟津区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完善配套乡村基础设施,创立高效生态农业科技创业示范园区,开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形成并壮大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融合的新兴产业集群。
“能用物理方法的,我们绝对不用化学药品,把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控制在最低限度。”已在智能瓜果蔬菜大棚领域从事多年管理工作的农户郝红玲说。送庄社区以集体经济试点为契机,建起多座钢结构智能瓜果蔬菜大棚,具有自动控温排湿、机械化耕作、规范化管理等现代化农业功能,各种粘虫板、诱虫灯、防虫网各显神通,为“标准化”发展高品质农业插上“科技翅膀”。瞄准市民绿色消费趋势,粱凹村2000多亩蔬菜大棚全程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农产品100%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近年来,孟津区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先后推广无土栽培、蜜蜂授粉、生物灭虫、节水滴灌等30多项适用技术,引进荷兰茄子、以色列番茄、美国车厘子、日本阳光玫瑰、网纹瓜等名优农业新品种50多个,全区瓜果蔬菜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20万亩,实现了四季生产、全年上市。
“突出特色抓农业、围绕农业抓旅游,以产区带动景点,以景点拉动产业”,孟津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加快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旅游增色。(郑占波宋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