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11月27日讯(YMG全媒体记者邹春霞通讯员朱福利摄影报道)“地名本寻常,亦可窥沧桑。”路名是一个地方最直观的名片。
目前,福山区完成第一批6个镇街120条乡村道路命名,并正式对外公布,福山区“乡村著名行动”迈出实质性一大步。
槐香街、梅兴路、温润巷、禅韵路……记者发现,这些路名,有的背后藏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有的路名则诗意十足,令人倍感温暖。
这些道路的名字是如何“出炉”的?11月27日,记者走访福山区民政局一探究竟。
传承历史有底蕴
福山区臧家庄镇洛汤新村的洛仁路、洛义路、洛忠路、洛孝路;张格庄镇三夼新村的举明街、怀恩街……
很多市民表示,这些名字厚重大气有内涵,读起来韵味十足有底蕴。
这些道路的名称都是如何“出炉”的?福山区民政局地名科科长朱福利对此进行了深度解读。
“乡村道路命名要求是要有自身特色,我们本着反映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姓氏字辈、乡风特色等特点进行命名。”朱福利介绍,此次命名的120条乡村道路都是老百姓直接参与,在命名过程中,由村民委员会召开“马扎会议”,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工作人员下沉到乡村街巷、田间地头进行收集,起的名字简单好记,相互关联成系列,接地气,群众接受度高。
“在道路命名的时候,尽量保存使用老地名,保留传统印记,这也是传承历史的一种途径。”朱福利介绍说,比如回里镇土峻头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传统村落,村内15条道路在传统村落道路交通规划时起了名字,并收入2016年编《土峻头村志》,此次定名,除重名道路必须改名外,原有路名照单全收。
回里镇刘家庄村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省级传统村落,“孔”为村中大姓,以孔子第72-75代传人为主,村内传承儒家文化,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新命名的崇圣街、崇贤街、兴礼路,传承儒家文化,弘扬崇德向善,进一步展现儒学文化浸润下刘家庄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张格庄镇西水夼村全村都是赵姓,村内道路以姓氏字辈来命名很有特点,按照“恩德廉明惠,温良恭俭让”的辈分排序,以东西为街、南北为巷,为村里的每条道路命名,有怀恩街、举明街、礼恭巷、谦让巷等。
好听好记有温度
为啥要为这些道路重新起名?主要是因为这些道路属于农村公路或是乡村小路,路是几百年来自然形成的,起名则是近一二十年的事,多数是以道路起点到终点首字命名,没特色,村与村之间有多条道路的,还加上编号区分,对乡村道路规范命名,更有利于方便群众出行导航、快递物流进村。
“比如福山到门楼的乡道叫‘福门线’,这条路穿越仉村王、仉村林两村,此次命名‘玉林路’,名称中嵌入王姓、林姓,寓意乡村美丽景色。”朱福利介绍,道路命名,它首要特点就是发挥定位、导航的基本作用。像门楼街道楚塘村、西汪格庄村,是千百年沿用的村名,既有历史文化含义,又有不同地理导向作用,而楚塘前街、楚塘后街、西汪北街、西汪中街,简单明了,指位明显,易为百姓接受。
道路取名,也如同人取名一样,讲究相互关联成系列。比如臧家庄镇中桥村12条街路都以“中”字开头,洛汤新村洛仁路、洛义路、洛忠路、洛孝路,都是“洛”字系列路名,传承中华美德。
此次道路命名的意义不仅有文化传承,还凝聚着祝福和人文关怀,一些路名朗朗上口有“温度”。
门楼周家岘的隆昌街,寓意全村兴隆昌盛;高疃镇巨屯村的水兴街是纪念改变了巨屯村吃水困难的局面;回里镇土峻头勤民街,寓意勤政爱民、民众辛勤劳作之意。
突出特色有品位
此次命名的道路名称,除了遵循历史、彰显城市温度外,有一些名称还结合当前区域版块地理特色、功能特点和发展方向。
门楼街道塔寺庄,是唐代建村,村内唐塔街因村曾有唐塔而得名;东厅街道丁家夼的铜矿街,因福山铜矿旧址在此而得名。
有些地名反映自然风光、乡风特色。回里镇土峻头醒狮路因道路北至狮子山,故名;兴隆街因附近的兴隆山得名;门楼街道河格庄槐香街因此街旁有颗老槐树,槐花开时香气入鼻沁人心脾而得名;塔顶北路因通往福山区最高峰塔顶而得名;太平顶山路因通往太平顶山而得名;东厅街道米顶街因通往大、小米顶山而得名;高疃镇巨屯村三阳街因村南三阳顶而得名。
规范的地名有助于吸引游客和商家,推动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村民收入。本次命名中,车家村命名康庄路、康泽路、达慧路、禅韵路等11条乡村道路,助力苗木产业发展和乡村文化旅游,“途远·悦樱乡居”大樱桃主题民宿,及千年古刹峆寺周边道路都有了路名,定位更准确,导航更便捷。
“通过织密乡村地名网,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使全区路名成为展示福山文化的名片,进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福山区民政局局长林波介绍,福山区有近300个村,此次在6个镇街39个村命名了第一批乡村道路,乡村道路命名任务仍然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