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营燃气热水器生产的上海林内公司拿到了全新的营业执照。执照经营范围一栏,在原有的“生产各类燃烧器具、取暖设备”基础上又增加了“生产燃气采暖热水炉”这一项。别看就加了短短几个字,对林内而言,却是破解了影响企业重大发展的瓶颈。
去年4月,林内在奉贤区投产。一年间,市场迅速扩张,据供热采暖行业协会统计,2017年国内采暖炉总产量约450万台,其中林内的产品达22万台,年产税达2.46亿元。不过,林内落户上海后,发展很快遭遇阻碍。
林内公司副总经理陈光杰告诉记者,按照上海市场监管部门现行规定,“采暖热水炉”一项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属于“燃烧器具、取暖设备”大类,已包含在原执照中的经营范围内,无需再做补充说明。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林内却因营业执照没有明确写上这几个字,不符合参与诸多外省市煤改气招投标工程项目要求,屡屡失去走出上海开拓市场的机会。
在前不久的奉贤区两会上,陈光杰作为区人大代表,将这个困扰企业一年的问题提了出来,得到了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立即予以解决”的回应。
当天会后,奉贤区委领导马上邀请区市场监管局一同“会诊”,当下确定了解决方案。“由于该企业是中外合资,审批权限在市局。区市场监管局马上向市工商局外资处请示,希望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予以支持。市局接纳我们的建议,5个工作日内就为林内批下了新执照”,区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金舟介绍。
今年1月,奉贤出台《关于奉贤区加快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把实体经济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取消一切可以取消的收费,减少一切可以减少的环节,消除一切可以消除的审批,归并一切可以归并的机构,推动一切可以推动的改革,强化一切可以强化的功能,完善一切可以完善的服务,复制一切可以复制的经验。
当前,奉贤有10万多家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数量占据全区企业的99%,如何对接企业个性化需求?如何扫清困扰企业发展的大小障碍?庄木弟表示,营商环境好坏,关键要看政府是否愿意创新优化方案,变不能为可能,又好又快地为企业解决问题,提供增值服务。
记者了解到,奉贤区投促局今年已面向区内投资人和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展开营商环境问卷调研,要求企业从开办企业、人才和用工环境、对外贸易环境、法律环境、投融资环境、纳税环境、服务与政策扶持、经营环境等方面对奉贤区营商环境给予评价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