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天气干旱等众多因素均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全球农业种植结构和植保产品的生产和供应。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中,2022年的CPEW会议既聚焦影响全球农化市场的宏观因素以及重点农化市场动态,也着眼于那些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企业如何践行各自特色的发展战略,扎实履行好为壮大中国农药产业、更好的服务全球农业的使命精神。
浙江省农药工业协会理事长吴严明代表主办方为本次大会做开幕致辞,他表示,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特殊战略意义。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国外双重压力下,浙江省农药行业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均取得可观增长,为全国稳经济大盘贡献了浙江农化的力量。
关键词:生物技术、粮食贸易、化工园区、化工产业转移
黑海地区粮食贸易咨询公司SovEcon总经理AndreySizov在报告中主要谈了黑海地区、俄罗斯、乌克兰的小麦和玉米、油菜籽生产、价格和其它最新动态。他说道,近二十年来,俄罗斯冬小麦种植面积大幅增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全球全球气候变暖的受益者。俄罗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乌克兰主要出口商品为玉米、大麦等。但由于俄乌冲突,乌克兰玉米、小麦出口受到严重影响,俄罗斯未受太大影响,他认为,影响俄罗斯出口最大的障碍是粮食出口配额用完的问题。他们预计,受冲突影响,乌克兰冬小麦将减产20%-30%。当前市场环境极具挑战,AndreySizov认为离触底不远,甚至可能已经触底,价格已经从历史高位滑落,无论是化肥、农药,还是其他植保产品,2023年对所有农民和农化供货商来说极具挑战。
信达证券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张燕生为参会代表带来了观察化工产业的新视角,他发现,中国目前出口增速快的地方不是美国、日本、韩国、英国这些发达国家,而是对泰国、越南这些发展中国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增速远远落后于越南对美国的出口增速,美国人在买更多越南的东西。同时,越南成为中国出口的第四大目的国。中国对越南出口的基础原料以半成品为主,这说明越南在成就我们产业链的最终端,即向欧美出口的那一端,但是它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但是这只是现今的状况。产业链的转移可能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杨光亮主要介绍了陕西榆神工业区清水工业园、蒲城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甘肃玉门东建材化工园区、金昌市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等园区的基础设施(供电、供热、供气、供水、污水处理、固废处理)配套情况,现有入驻农药企业、以及发展农药及中间体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并分析了农药企业进行布局的建议以及化工园区发展存在的普遍问题。他强调,有无纳污水体是考察园区是否合适入驻的关键,另外也要注意基础原料配套条件、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交通状况等。
关键词:研发、供应链、产业链一体化、中印竞争与合作、农药出口
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阳回顾了扬农自1999年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介绍了近几年的发展战略,对扬农来说,研、产、销一体化的是重要的增长引擎,其中涉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快速的工程转化能力、生产能力的培养、产品后向一体化能力、本质安全及绿色发展能力等。他说道,扬农产品这么多年能够保持竞争力,与公司坚持做完整后向一体化是分不开的,大部分产品是从石油化工基础原料开始做起,这样就能避免受制于人。扬农还拥有多种复杂反应的应用能力和超越合规的三废处理能力,国家重点监管的18种危险化工工艺中涉及精细化工有13种,扬农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其中11种均已建成工业化装置,包括:硝化、氟化、氯化、重氮化等。
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李斌在会上细数了全球近十年来上市或即将上市的几十个化合物及其创新程度。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农药发展史,他表示,最早化合物开发都是在做″metoo″,现在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和单位也都在做″mebetter″,比如浙化院。新农药开发的一个切实可行的路线是选用新出现的高效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他发现,日本一开始也是走这条路线的,先爬、后走、再跑。他在会上提到三个关键词,我们该如何理解discovery、innovation、creation,其实这就是把钱变成纸的过程,变成什么纸了呢?把它变成专利、变成农药登记证、农药许可证,这叫把钱变成纸。也就是说农药创制需要规划专利布局,全球登记布局和产业链布局。
关键词:拉美、美国、土耳其、哈萨克斯坦、草甘膦、经销商、法规
CPDA(美国农用化学品制造商与销售商协会)主席TerryKippley对中美农药贸易有很深的了解,他的报告展示了美国农化生产及分销面临的市场挑战。整个美国植保市场市值总额近90亿美元,未来将继续保持其规模和市场吸引力。但2023年也将面临市场动荡等诸多挑战:库存高于正常水平,受全球市场调价影响,存货价格处于高位;供应链压力将持续存在;商品价格上涨。截止2022年6月,美国通货膨胀超9%,能源价格上涨41%,食品价格上涨10%。植保市场,对比2018年到2022年,2022年1到5月草甘膦进口增长达55%,同比增长88%。TerryKippley在报告中还谈到了能源危机和贸易政策对美国农化市场的影响,并由此产生了″双重采购″的概念,即采取更契合的地理位置进行采购,企业都在想法设法使自己的供应链变得更加可靠。TerryKippley认为2022年本土采购依然是主题,企业将投资扩能,提高运营效率。随着″制造回流″的发展趋势,需求将持续增长,美国化学品生产年增长率到今年1月份已经达到15%。在一项调查中,美国本土企业有97%的美国本土企业有扩产计划的,以满足新业务和新需求的。
CHS公司营销及业务开发副总裁DeanHendrickson在美国终端经销商有着丰富的实操经验,他在报告中用一系列数据展示了美国植保终端市场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突出说明能源影响和供应链影响;2021年美国植保市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三大品类占75-80%;其中除草剂占到70%,增长7.5%。草甘膦是2021年市场销量最大的活性成分。未来美国植保市场和作物营养市场会比过去更加波动。草铵膦、24-D和抗性苗前处理产品预计会增长,麦草畏可能下滑。2022植保市场较2021有较大增长,但进入2023以前,增速减缓并趋于稳定。能源价格导致植保行业原材料紧张、供应不足,劳动力、运输、包装均受影响。DeanHendrickson还介绍了几大巨头公司拜耳、巴斯夫、科迪华、先正达、富美实等在美国的市场计划,这些公司基本上都对产品做出了涨价计划。DeanHendrickson预计2023年新冠、供应链的影响仍将持续,动态的贸易会成为活性物质市场的巨大驱动因素。
StrategiaAg咨询公司总经理JimEckles介绍了墨西哥、秘鲁、阿根廷、巴西等拉美重要市场的农业生产/出口特点和近年来的商业环境,以及海外公司在这些市场不同的业务开发策略。拉丁美洲是世界主要农业生产地区,是一个值得倾注、投资的重要市场。对于开发策略,JimEckles表示,在较小市场开展出口比较容易,而在其他市场,如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则有必要考虑长期发展,甚至成立本土企业。他强调,海外公司在进入时必须了解当地行业和文化,获得本地支持非常重要,亚洲经理在与当地客户、合作伙伴和人员进行合作、管理、沟通和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拉丁文化特点。
土耳其DevaAgro公司国际业务总监BerkanKaya介绍了土耳其农业、农化市场和进口原药及制剂概况,对土耳其主流业务市场难度和价格趋势进行了剖析。他在报告中介绍了2021年土耳其市场主要进口的原药和制剂,并且通过对过去15年的用药量的分析指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土耳其市场具有很大的增长潜力。BerkanKaya在报告中也总结了土耳其市场目前面临的发展阻碍,目前土耳其基于欧盟规定限制农残入境,土耳其农业部禁用活性成分、限制活性物质,39种新活性物质已被列入2022禁用名单,等待农业部作出决定。此外市场还面临汇率变动大,登记成本高,监管变动、汇率影响导致成本投入更高以及2022俄乌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这一切都影响着土耳其农业市场的良性发展。
FirstAgrochemical公司进口及国际业务经理AlmasAkhmediya,从国家、植保市场、公司业务3个部分进行了内容汇报,重点介绍了哈萨克斯坦作物保护市场、包括产品、营销等情况。AlmasAkhmediya介绍道,2021年该国植保市场规模约为1.78亿美元,作为全球十大粮食出口国,哈萨克斯坦具有较好的农业发展前景。哈萨克斯坦本土农药生产在农药总量中所占份额约15%,由于没有生产基地,哈萨克斯坦制剂制造完全取决于所进口的活性成分和预混,然后进行复配、分装。在报告中AlmasAkhmediya提供了哈萨克斯坦用药量最大的农药活性成分数据,以及主要进口商及进口数据信息作为参考。作为本土领先的植保分销企业,AlmasAkhmediya强调,包含技术咨询和后续技术指导服务在内的商业模式是与FirstAgrochemical建立合作的优先考虑因素。
关键词:农药创制、新分子
日本三井物产农化事业部总经理HitoshiKudo在报告向与大家展示了一家没有创新实验室的企业是如何利用自己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参与全球农化市场竞争,三井物产的经营策略是,与日本研发企业联盟,向全球分销产品,为什么战略重点放在日本企业?Hitoshi说道,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350种新活性物质中大约100种来自日本公司,日本企业拥有强大的活性物质开发能力。但是,日本公司海外开发、登记、销售能力有限,而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某种程度上来说会使竞争对手更加强大,反而抑制了日本企业的销售和专门技术。为使日本企业走出这个怪圈,三井物产努力提高新分子的开发、登记、销售能力。在全球构建了强大的业务网络,核心业务始于欧洲,遍布世界,美国的生物制品也在蓬勃发展。
青岛清原农冠抗性杂草防治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陈志明主要讲述了清原眼中的未来农业图景,他说道,清原深刻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并通过聚焦新化合物研发和生物技术育种来解决抗性问题、作物的安全性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过去的十年,清原已经上市了三唑磺草酮、双唑草酮、环吡氟草酮和苯唑氟草酮,在未来的五年还会上市另外新的六个化合物。在基因编辑育种领域,清原新增一项专利技术叫基因敲高,该技术能够提高作物对除草剂的抗药性。清原对于未来农业的看法是: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一定要创新种子,清原未来将紧抓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机遇,同时利用公司在化学农药方面强大的研发能力,与其它参与者一起推动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含氟化合物、中间体
从左到右依次为: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特化品事业部首席总监刘创、世界农化网总经理胡异、山东汇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旭芳、浙江永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逸中
山东汇盟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旭芳主要围绕吡啶杂环氟化中间体技术难点和下游应用、吡啶杂环氟化产业链市场状况以及汇盟未来的发展布局展开了报告,她表示,现在的吡啶杂环含氟都是利用氟化氢进行氟化,这个技术有三个主要的难点,一是剧毒物质氟化氢、二是反应过程高温高压;三是氟化的过程一般要使用定向氟化的调节剂,容易产生一些副产物。山东汇盟总部基地主要做的就是吡啶杂环含氟中间体,汇盟是2007年在国内第一家实现工业化生产DCTF的企业。未来,汇盟将依托吡啶杂环氟化中间体的优势,往上下产业链去延伸,形成六大产业链的产布局,产业链下游产品包括草铵膦、精草铵膦、五氟磺草胺、精吡氟禾草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和啶氧菌酯。
两天的会议在密集的信息接收和思考讨论中圆满结束。在充满动荡的全球环境中,政治、经济、文化……外部多种因素都对行业产生扰动和影响。AgroPages希望通过一场多维度、高水平的行业会议将这些影响因子进行深入剖析,和大家共同探讨和厘清行业未来的发展动向。我们也看到中国农化行业人在埋头耕耘之外,越来越多地开始主动捕捉和分析外部变化,感知上下游的联动,与全球农化市场,甚至全球经济的发展同频共振。2022会议落幕的那刻即是2023年会议筹备启动之时,我们欢迎中外农化人向我们提供建议,一起打造下一届更为精彩的CP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