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明确防治对象,选用最佳药剂品种。
(2)检查药品包装。包装上应注明农药产品名称、厂家名称、“三证号”、重量或体积、出厂日期、生产批次、使用时期与方法、注意事项。
(3)要了解农药毒性,要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外观质量要合格,要在保质期内。
农药选购常识
看包装:
购买农药前要确定需要防治的病虫害种类,主治什么、兼治什么,然后才能选择农药品种。购药时要认真识别农药的标签和说明,凡是合格的商品农药,在标签和说明书上都标明农药品名、有效成份含量、注册商标、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并有三证号——农药登记证号、生产批准证号和产品标准号,而且附有产品说明书和合格证。
凡是“三证”不全和没有“三证”号的农药要仔细检查农药的外包装,凡是标签和说明书识别不清或无正规标签的农药不要购买。
看外观:
如果粉剂、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有结块;水剂有混浊现象;乳油不透明;颗粒剂中有粉末过多等,以上农药属失效农药或低劣农药,不要购买。此外、行风农药要注意农药的一药多名或一名多药,不要买错,特别是杀虫剂。如:大功臣、四季红、一遍净、扑虱蚜和吡虫啉等,都为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属一药多名;而同叫稻虫净的农药,有的为杀虫单剂与Bt的复配剂,有的为菊酯类农药与有机磷农药的复配剂,有的为几种有机磷农药的混剂等,药名虽同,其有效成份截然不同。
根据农药外包装认清农药各类:
包装底部红色为杀虫剂、黑色为杀菌剂、绿色为除草剂、蓝色为杀鼠剂以及黄色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购买农药需要注意哪些细节的问题
(1)购买农药必须看有效成分
(2)对症购药
任何一种农药只适用于一定的防治对象,某种农药在作为商品销售之前,都已经进行严格的室内、室外试验和田间示范,用来明确防治对象和防治效果。正规农药都会标明防治对象,如吡虫啉、噻虫嗪、啶虫脒,适用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多抗霉素用于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梨黑斑病;灭幼脲等生长调节剂适用于防治潜叶类害虫,阿维菌素对梨木虱防效较高等。
(3)单价高的农药用药成本不一定高
每年用于防治病虫害的农药开支,要花很多钱,降低用药成本是必须想到的。但经过核算会发现,单价高的农药用药成本并不一定高。若某种进口药剂对梨黑星病防效很好,但售价高,每袋20元(0.5千克装),稀释倍数为2000倍,某国产药防效一般,但售价低,每袋10元(0.5千克装),稀释倍数为700倍。若一车水1000千克,使用进口药需20元钱,使用国产药需30元钱。可见使用单价低的农药,由于使用倍数高、使用次数多,用药成本也不一定少,而且防治效果还很难与进口药相比,因此购买农药一定要结合性价比来确定选用品种。
(4)尽量选购单剂,慎用复配剂
两种或两种以上杀虫剂复配的目的是杀虫作用互补,提高防治效果,而杀菌剂的复配是为了克服或延缓病菌对某些专性杀菌剂的抗性产生。甲霜灵·锰锌、乙膦铝·锰锌、撷霉威·丙森锌等都是很好的杀菌复配剂。但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大量复配农药,多数是为了降低成本、多赚钱,如硫·多菌灵、高渗哒螨灵、高渗吡虫啉、福·多等。因此,在选购农药时尽量选用对某种病虫害防效好的农药单剂,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虫害需要同时防治,而且需要不同种类的农药时,可选择针对性强的农药自行混配,也不排除选用配方合理的复配剂。
(5)过期农药不要购买
如粉剂、可湿性粉剂有结块现象、有颗粒、颜色不均;水剂出现变色、沉淀;颗粒剂中粉末过多;乳油出现沉淀、变色、分层,剧烈振荡后不能恢复至均匀液体,表明农药已变质或失效,出现不正常现象的农药不宜购买,以防发生药害。同时,一般农药有效期为2年,超过有效期势必影响药效,因此不要购买超过有效期或没有标明有效期的农药。
原标题:《【文明实践在行动】购买农资注意事项——农药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