螨虫以取食茎叶和果实中的汁液为主、繁殖快,快到从卵、若螨到成螨,有的只需要10天左右。当你发现柑橘或者苹果叶片背面有三两只叶螨的时候,如若防治不及时,用不了几天,害螨虫口基数就会数倍、数十倍地增加,给果树造成很大损害。
为保障农业生产,在人类与害螨长期较量中,杀螨剂应需而生。
说到杀螨剂,首先得从农业生产角度,认识一下害螨。
农业上通常所说的害螨,属于节肢动物门蛛形纲,和蜘蛛有着近亲。全世界已发现螨虫达50,000多种,例如危害严重的柑橘全爪螨、二斑叶螨、四斑始叶螨、朱砂叶螨、山楂叶螨、土耳其斯坦叶螨等,害螨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小麻烦,它们体型微小,有些螨类小到0.1毫米,例如农户常说的红蜘蛛、白蜘蛛,学名叶螨,肉眼就很难发觉。
杀螨剂的开发和应用,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无机杀螨剂时期,1918年以前,防治螨类主要使用硫磺。
有机杀螨剂时期,1918—1944年,石油乳剂,以杀螨卵为主。
有机合成杀螨剂时期,1944—1970年,最早的农用杀螨剂,诞生于1944年的美国,施多福化学公司开发出史上最早的只有杀螨作用的一氯杀螨砜,使化学杀螨剂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此外,主要品种还有克杀螨、敌螨死等;螨类对药剂出现抗药性较快,所以,杀螨剂的发展不断加快,新品种不断出现。
杀螨剂的第4个历史发展时期,是以螨类生长调节剂为主的有机合成杀螨剂时期,1970—1990年,品种主要有四螨嗪、阿维菌素、噻螨酮等。
第5个发展时期,以螨类呼吸代谢抑制剂为主的杂环类杀螨剂时期,1990年至今,产品主要是乙螨唑、联苯肼酯、螺螨酯、腈吡螨酯、乙唑螨腈等。
以上5个时期的杀螨剂种类或产品,几乎全部来自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除了接下来要说的“乙唑螨腈”。
2017年,来自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的中国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化合物“乙唑螨腈”上市,它开创了我国杀螨剂历史的一个新纪元。
2011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乙唑螨腈”被列为国家“十二·五”计划项目。2015年获得临时登记,2017年以商品名宝卓?上市,从此,杀螨剂的江湖有了一款卓尔不凡的“杀螨之宝”,并在2020年成为中国第一大杀螨剂品牌。
多项国内外专利加身的乙唑螨腈,作用机理独特,与现有杀螨剂无交互抗性,杀螨彻底、卵螨兼杀,持效期长,且对作物、有益昆虫和生态环境安全,在我国柑橘、苹果、棉花、蔬菜等作物上,广泛使用至今。
国货当自强,离不开农户的认可和使用,当然更需要数据和效果说话。
据估算,5年来乙唑螨腈在全国柑橘上使用约3,000万亩次;棉花、苹果等其他作物累计使用约4,000万亩次。
乙唑螨腈卓越的杀螨效果,已为万千农户挽回了损失,在琳琅满目的杀螨剂市场,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战绩仍在刷新,但中化的农药创制研发仍在不断突破,可解决抗性害螨种群防治问题的新机理杀螨剂或许就在不远的未来。
中化农药创制和研发,将不断书写新的传奇!
宝卓(30%乙唑螨腈悬浮剂)
登记证号:PD20181622
登记作物及剂量:
棉花(叶螨),5~10毫升/亩,喷雾
苹果(叶螨),3,000~6,000倍液,喷雾
柑橘树(红蜘蛛),3,000~6,000倍液,喷雾
(1)本网旨在传播信息,促进交流,多方面了解农药发展动态,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邮政编码:210024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17号(化工大厦)主办单位:江苏省农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