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气温忽高忽低,温度升高以后,适宜的温度环境更有利于虫害的发生,这不4月23日一位来自德州市的草莓种植户在农管家问答区域提问了一个问题,问草莓蓟马应该怎么办?
请问老师草莓蓟马用什们药?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农管家后台专家提供的解决方案:
卢芃源(河南省郑州市擅长植保技术)
蓟马危害,可用烯啶虫胺,联苯菊酯,噻虫嗪,乙基多杀菌素。
吕兰华(山东省聊城市擅长南方果蔬植保技术)
草莓蓟马虫危害,建议选用烯啶虫胺+联苯菊酯、噻虫嗪+高效氯氟氰菊酯、螺虫乙酯等配合有机硅于傍晚喷施防治。
郭欣华(山东省聊城市擅长果蔬等植保技术)
蓟马危害引起的,可以用吡蚜·呋虫胺,艾绿士+噻虫嗪,啶虫眯+联苯菊酯,乙基多杀霉素,烯啶虫胺等加有机硅交替使用喷雾防治。
冯涛(安徽省六安市擅长南方果蔬等植保技术)
草莓地蓟马危害,建议搬出蜜蜂使用氟啶虫胺腈、噻虫啉、氟啶虫酰胺、吡蚜酮防治蓟马相对来说对蜜蜂安全!
赵培雨(山东省聊城市农资导报金草帽专家,多家APP平台特聘专家,擅长温室黄瓜豆角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
蓟马危害,建议在早晨或傍晚使用联笨菊酯或啶虫脒或乙基多杀菌素等药物轮换交替喷雾处理。
农管家知识大讲堂——草莓蓟马
危害症状:
据资料介绍,蓟马种类繁多,危害草莓的主要是茶黄蓟马、西花蓟马等。成虫、若虫多隐藏于花内或植株幼嫩部位,以锉吸式口器锉伤花器或嫩叶等,严重时导致花朵萎蔫或脱落,花变褐不能结实。
受害叶片中心叶脉出现黑色条斑,心叶皱缩不展,植株矮小、生长停滞;果实受害后不能正常着色,无法正常膨大或畸形,即使膨大果皮也呈茶褐色。
蓟马危害初期,叶脉轻微发黑
蓟马进一步危害,叶脉明显发黑
近距离拍摄的蓟马
蓟马在花蕊取食
蓟马危害草莓的花
发病规律:
蓟马在设施草莓上通常在定植后至冬前(9~10月)和春季气温回升后(3~4月)有两个危害高峰。近年来由于草莓品种更新与技术改良,冬季棚室草莓花芽分化提前,11月下旬蓟马数量有所回升,如防治不及时,对花蕊危害大,影响冬季第一批草莓果实,会严重影响果实的商品性,造成损失大。
蓟马喜高温干燥环境,草莓棚内要在盖棚前早期查治。设施草莓花果期主要采取物理和农业措施防控蓟马。与蚜虫趋黄色的习性不同,蓟马具有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黏虫板可以诱杀成虫。
黏虫板高度与植株高度持平,可与诱杀蚜虫的黄板间隔等量设置。也可在通风口设置防虫网阻隔。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可消灭部分成虫和若虫。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促进埴株生长健壮,减轻危害。
防治方法
生物农药:
可选用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1500倍液,或25克/升多杀霉素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1.5%苦参碱可溶液剂1000~1500倍液,或7.5%鱼藤酮1500倍液等;
化学农药:
可选用240克/升螺虫乙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开花前使用)或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
蓟马隐蔽性强,喷雾施药应选择具有内吸性的药物或添加植物油助剂,而且苗期与现蕾开花前尽量选择持效期长的药种;蓟马成虫能飞善跳,扩散速度快,晴天午后较活跃,常快速爬行于草莓花蕊间取食,施药时从外围四周开始向中间为好,可集中消灭蓟马。
同时根据蓟马昼伏夜出的特性,在下午用药。注意轮换或交替用药,以延缓抗药性产生,采果期如需防治,要选用生物农药。
病虫草害,疑难杂症都不怕!一个超厉害的“农管家APP"都帮你搞定!绝对免费!农技知识+庄稼医院+专家问诊+高清图库,“农管家APP”让种植更轻松!(下载请认准红色小瓢虫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