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村位于湖北省宜昌市西部,人口为3084人,700余户,海拔1000米左右,属山区地形。S村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种植、加工茶叶,这一产业一直延续到当下,现如今,村内有茶叶面积2437亩,4家小型茶叶加工厂(投资100万元左右),一家大型茶叶加工厂(投资800余万元),加工厂的主要经营方式是收购农民手中的鲜叶,然后制成干茶,进行销售。这些加工厂不仅收购本地的鲜叶,也收购周边村庄的茶叶,五个加工厂基本辐射了周边4个村庄,辐射人口总数约为10000人左右。
在长期的茶产业发展过程中,S村和县城的茶叶市场(三峡国际旅游茶城)以及其他省内外的产业经销商和零售商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茶产业链,基本路径是:由本地茶农种植、采摘鲜叶,茶叶加工厂将其收购并制成干茶,然后通过本地茶叶市场卖给来自全国的茶叶经销商,最后经由经销商流动到全国各地零售商手中,再卖给消费者。
茶叶是S村的经济支柱,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一半靠农业一半靠打工。农业部分主要是采茶,S村的土地有80%种植茶叶。打工部分有三种方式,其一是在茶厂制茶,一个小型加工厂大约需要7-8名工人,一个大型茶业加工厂大约需要15名工人,本地大约有40-50名茶叶工人;其二是外出务工,一些村民会在春茶结束后外出务工,或者是在10月份茶叶采摘彻底结束后外出务工;其三是在村里或周围做小工,由于近年来村里建房子的村民较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务工市场。
因为春茶收益很高,一家人,两个劳动力,两个月的收入可以达到2万多元,有时一天就有1000多元的收入,所以基本上所有的村民在春天时都会在家里采茶叶。春茶采收结束后,部分家庭会选择让强劳动力外出务工,弱劳动力继续在家采茶;另有部分家庭则会选择让强劳动力在家一边采茶一边在本地务工(进厂+本地小工),弱劳动力也是一直采茶叶。即使分工不同,但是村民的家庭收入差距不大,一般都在5-7万元左右,茶叶的收入大约有3万元左右,务工的收入大约为2-4万元左右。茶叶在村民的家庭收入中占据了很大的份额。
二、疫情给本地茶叶产业带来的影响
疫情带来的影响是全面的,茶叶的产业链涵盖了茶农工人、加工厂老板、茶叶经销商和茶叶零售商,在疫情之下,这些环节几乎全部遭受重创。
1、茶叶零售商
望叔在县城最繁华的地段有一间门面,已经做了大约25年的茶叶零售生意,在访谈中,他表示自己今年损失惨重。茶叶销售存在两个旺季,第一个旺季是3月15日到5月份,此时出产的是新茶,居民的购买热情较高,且茶叶的价值也较高,利润丰厚;第二个旺季是腊月和正月,此时是春节期间,居民需要购买茶叶送亲友以及招待客人。在往年,望叔春节期间每天的销售额可达数千元,是全年生意最好的时候。但是今年由于疫情,腊月里没有人走亲访友了,自己的销售额大减,而在正月里,因为连出小区都要开证明,更是连店门都没有开,即使可以开门做生意,也没有人来买茶叶。于是对望叔来说,这个茶叶的销售旺季就这样失去了,现在手里还有大量的茶业尚未销售出去。
2、茶叶经销商
3、茶叶加工厂
王叔是S村的一名茶叶加工厂老板。他现在主要面临两个问题,其一是资金问题,在往年,他在年底就能从下游的经销商手中收回货款,这笔钱有三个用途,一是偿还银行贷款(王叔前年给购置了20余万元的机械,扩建了厂房,花费10万元,向银行贷款了30万元),二是给工人发工资,三是做明年的购置鲜叶的资本。但是今年的货款迟迟不到账,现在银行贷款难以偿还,工人的工资也付不清,明年做生意的本钱也没有着落,王叔现在心急如焚。
陈叔是另一家茶叶加工厂的老板,陈叔告诉笔者,有一个问题已经开始出现,本地的茶叶明年很难卖出去了。陈叔除了茶叶加工厂,还有网店,在拼多多和淘宝上都有,由他的儿媳妇经营,在客人问价咨询的时候,每当听说是湖北的茶叶,就马上不要了,陈叔开始考虑,在这种情况下,明年自己的茶叶还能不能卖出去。
4、茶农
益明是S村的一名茶农,因为他本来就没有春季外出务工的习惯,因此对于交通管制不能外出务工也并不着急。目前他唯一着急的事情就是买不到化肥,没有肥料,今年的春茶产量一定会下滑。但是对于这点损失,益明也并不是很在意,在他看来,“这是“天灾”,怪不了任何人,而且这很正常,以前种田的时候也会有大小年,这点波动是可以接受的,大不了今年生活稍微拮据一点”。总体而言,村民的心态很豁达。但我们可以预料到,由于零售商去年囤积的茶业尚未卖完,同时湖北的茶叶今年又可能会受到抵制,因而今年本地的茶业需求量极有可能会大减。茶农将要面对的不仅是产量减少,而且价格也会降低,茶农今年在茶业上的收入并不会是他们预料中的减少一点这么简单,而是会严重下降。
三、茶叶产业发展受阻的社会政治影响
如前所述,疫情之下S村的茶叶产业面临了巨大的危机,结合茶叶产业对于S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推测,一旦本地茶叶产业出现严重问题,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
首先,茶叶产业的危机将会导致农民收入降低。在S村,茶叶收入可以占到农民家庭收入的一半左右,一旦今年茶叶产业出现严重问题,农民的收入必然会大幅度降低,进而导致生活水平降低。不仅如此,当下农村家庭的消费已经变得极为刚性,儿子结婚、建房、买房、买车,都需要大量的现金支出,而且是不得不为之,不可能因为收入的降低就取消,因而收入的降低带给农民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
最后,茶叶产业的危机将直接影响当地的乡村振兴。没有产业,就没有劳动力留在本地,没有人,何谈乡村振兴。茶叶产业是S村村庄社会依然活跃的核心要素,一旦该产业衰败,村民只能外出务工,村庄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空心化,当地的乡村振兴只能流于空谈。因此需应尽早制定措施,帮助农村产业渡过难关。
四、如何降低疫情对农村产业的影响
在具体的政策上,各个行业不同,各个地区也不同,因此难以给出普遍性的措施,要想措施有效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因地制宜。就宜昌市的茶叶产业而言,地方政府至少应该在四个方面对该产业进行支持。
一是帮助茶农解决好农资的供应问题,在交通管制的同时能够保障农村的农资供应,农业是有时效性的,当下虽然疫情未退,但是也需要在防疫和生产上兼顾,需要重新设计疫情管控下的物资流动方案。
二是帮助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足够的经营资金,这需要协调金融、财政等部门,设立相应的扶持资金,帮助农业企业或其他经营主体运转。同时,各个部门都应该行动起来,积极利用本部门的各种农业项目,帮助区域内的农业经营主体渡过难关。
三是帮助农业经营主体打开销路,从以上陈叔的经历可以看到,湖北的农业发展很可能在“天灾”之后还要经历一轮“人祸”,这需要政府部门和经营主体一起行动起来,做好宣传和牵线搭桥,帮助本地产业提前预防这轮人祸。
四是做好各种配套政策的跟进,例如税收减免、降低环保政策的激进程度等。
农村是中国社会的后盾,只要农村不乱,中国社会的弹性就在,即使遇到暂时的困难,也能化解,因此农村一定要保持稳定,农村政策要从农村的真实情况出发,要避免搞一些华而不实的套路,要满足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