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加盟商认为,极兔今年对加盟商罚款加重,与巨亏流血之下,急于冲击IPO上市有关。
01
以罚代管,对薄公堂
作为网购消费者,安杰(化名)甚至不明白,他取消对极兔快递员的投诉后,快递员为何仍被罚款200元。
在黑猫投诉、微博、贴吧等社交平台,有关“极兔罚款快递员”的投诉、吐槽比比皆是。
有极兔快递从业人员称,极兔快递每单派送费0.5元至1元,每月合计大概能赚5000-7000元,但却经常遭遇罚款,比如差评一次罚款50元,被判定“虚假签收”一次200元罚款,如果问题则会被罚款更多。
“罚款是快递员最大的痛。”有快递员抱怨,送一单赚几毛钱,但一个月罚款几百元、上千元情况屡见不鲜,很多明显不合理却无能为力。
值得一提的是,极兔快递员的经历并不特殊,“以罚代管”早已是快递行业普遍现象。
快递物流信息服务商快递100发布的《2021年中国快递员权益保障问卷调研》显示,近六成快递员每月被罚200元以上,27.1%的快递员每月被罚200~500元,25.98%的快递员每月被罚500~2000元,还有4.35%每月被罚2000元以上。
被罚款的不止快递员,还有加盟商。
有快递网点老板表示,相比一线快递员,他们不仅承担着派件压力,还兼具转让成本、房租水电、人力管理、投诉处理、设备物料等多项任务。“每个派件网点只赚几毛钱,但罚款动辄数百甚至上千元,最终又会转嫁到一线快递小哥身上。”
在多位观察人士看来,这些繁琐的“罚款规章制度”,看上去是为了保护消费者,但缺乏对“快递最后一公里”从业人员权益的保护——不利于行业健康良性成长外,消费者得到的体验、服务也不会太好。
02
野蛮生长,武器失效
“这是极兔野蛮生长带来的结果。”有快递行业观察人士认为。
极兔2015年8月于印尼成立,创始人李杰是步步高段永平的得意门生。进入中国市场前,极兔依靠“免费上门揽件”、“包裹轨迹实时跟新”等,成为东南亚市场占有率极高的快递企业。2020年3月,极兔进入中国市场,全年业务量20.8亿,市场份额2.5%。
简单粗暴价格战,是极兔以“鲶鱼”姿态搅动快递江湖的最重要武器。为了打开国内市场,极兔以低于市场30%-50%的价格揽客,直接把价格压到了2元,电商订单收件价格甚至低至每单1.5元。
2021年,极兔部分地区以0.8元包邮发全国,在主管部门出手后,极兔被勒令停业整顿。经此一役,极兔日均单量迅速提升,成功从“四通一达一顺”激烈竞争中撕开口子,在江湖中有了一席之地。
超低价外,极兔另一个攻城略地“杀手锏”是并购。
2019年,极兔通过收购龙邦速运拿到中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2021年9月,极兔以68亿元收购百世快递,将超2万家末端网点收入囊中,日均单量突破4000万单。
在上述过程中,极兔收获了真正让它飞速发展的武器——数量庞大的加盟商。自2021年开始,极兔在全国开放加盟范围,加盟制成为极兔经营核心。当前,极兔在中国拥有104个区域代理和9600个网络合作伙伴。
粗放式的加盟模式,可以依靠低成本的策略,让极兔网点密集铺开,迅速占领市场。最近三年,极兔营收分别超15亿美元、超48亿美元、超72亿美元,总额逼近千亿人民币,中国区占到总营收比重的56.4%,超过东南亚地区。
B面是,赔本赚吆喝、烧钱换市场,导致极兔亏损严重。数据显示,2020-2022年极兔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4.76亿美元、9.11亿美元、7.99亿美元,3年累计亏损折合人民币158.49亿元。在东南亚地区盈利情况下,大部分亏损都来自中国市场。
招股书显示,2020-2022年间,中国平均单票收入分别为0.23美元、0.26美元、0.34美元,与收入相对的,是平均单票成本为0.51美元、0.41美元、0.4美元。
按现阶段汇率换算,2022年速递平均每单亏损0.4元。相比之下,“三通一达”在同报告期内,韵达和圆通单票毛利同比分别提高23.53%、107.69%,全员实现盈利。
成本“倒挂”意味着,极兔想维持庞大规模且保持发展速度,需要大量的现金流——8年来极兔共计获得55.7亿美元(约合400亿元人民币)融资,但投资人终究需要回报,且“大家都没有余粮”情况下,投资回报越来越紧迫。
问题是,如今电商流量红利见顶,极兔低价等武器失效,收购百世、封网后整合过程却频频遭遇困境,加上服务和效率饱受市场批评,对极兔来说,光有规模没有效应,难以向投资人证明其在中国市场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
03
压力转嫁,网点“逃离”
答案或许是:压力转嫁。
如今,飞速增长的快递业已进入日均3亿件时代,但除了618、双11这种大促,快递业大多是日常不赚钱甚至亏本情况。
极兔全国化布局也是如此,其通过并购百世、丰网完成跑马圈地后拥有近万网点,但快递员大都是外包人员,签的合同也不是极兔,而是各个分包公司。
“加盟商先准备好亏两年。”2021年,曾有媒体报道称,极兔创始人李杰多次给加盟商打预防针,明确亏损换市场的风险要加盟商一起承担。同时,网点建设成本还需加盟商独自承担。
实际上,将“盈利”压力转嫁到加盟商、快递员身上成为很多快递企业共同选择。
“以罚代管”就是最有效的招数。据财经十一人报道,罚款可以占多家快递公司净利润的一半以上,有的甚至超过净利润。韵达2021年罚款收入超13亿元,净利润为15亿元。2021年圆通罚款收入也大于当年净利润的一半,申通罚款收入大于当年净利润。
对快递企业而言,都知道简单粗暴的罚款,不能真正提高快递整体服务质量,加强总部的管控能力,更不符合快递企业长期发展。但是,想要对全国近万加盟网点做好管理,需花很多人力和成本,快递企业显然不愿承担。
加上每单配送现实情况复杂,死板考核指标和罚款制度,就是最经济、最轻松、最有效的方式。至于每单罚款数百甚至上千元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现实情况,是否能保障网点和快递小哥利益,则不在快递企业考虑范畴。
“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模式复杂,如果行业有明确统一的考核、罚款标准,那么网点、快递员会更理解,也更容易执行。”有行业观察人士认为。
但在派送费用不断降低下,罚款不断增加,以派送为主加盟网点大面积亏损下,加盟商都自顾不暇,快递员生存状态更是堪忧。
比如在闲鱼,有卖家以66元的价格,转让松江佘山极兔一级站点。而在辽宁一县级网点,转让费则高达280万元。不过,虽然转让虽多,但大多转让网点是有价无市,咨询、浏览的人并不多。
据了解,极兔扩张网络为一级网点、二级网点、转运点。一级网点大多分布在省会等枢纽城市,二级网点则为区县、县级。那么,极兔加盟网点转让费为何如此悬殊?
“极兔收购百世、丰网后,整合不太顺。原网点加盟商面临被整合、优化局面,利益受损最大,因此有的加盟商考虑以极低价格,甚至零转让方式把网点处理掉。”有业内人士称。
不过,虽然转让虽多,但大多转让网点是有价无市,咨询、浏览的人并不多。
归根结底,是快递行业单量增长虽然很快,但投资快点网点的生意却越来越不好做了,极兔除了追求规模,并未带来服务质量和体验上的提升,加盟网点也陷入赚钱难、亏损加剧尴尬局面。
但可以肯定的是,简单粗暴的“以罚代管”,除了让加盟商、快递员苦不堪言,愤怒逃离,并不能真正让极兔们强大起来,更不会让他们走多远。“更重要的是‘事中监管’,这是服务和效率的关键。从技术上来说,极兔们可以对快递出现的种种乱象进行判断,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