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大宗商品批发价格继续明显下行,同食用农产品批发价格大幅上涨继续大幅上涨形成明显反差,食品零售终端价格必需品和低档品价格大幅上涨,严重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原粮价格大幅上涨,但是口粮价格出现上涨;蔬菜价格农户价格略有恢复,终端出现暴涨,蔬菜9月底价价格较6月末上涨超过40%;月度均价较6月上涨33.60%,冲击历史的高位水平。
全社会投资与经营活动萎缩导致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市场主体对政策不信任导致经济继续下行,利益集团操控食品、成品油、液化石油气等生活必须品价格的大幅上涨进一步压低的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严重制约社会消费增长,使得工业品价格及非食物价格加速下行。
更重要的,部分缺少社会责任企业的随意裁员降薪更是导致的大量家庭没有消费能力,综合当前灵活就业占比和登记失业率全社会实际失业率超过20%,达到城市就业人口的1/4,这是,当前消费不畅,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更是投资下滑的根本原因。
当前政府必须将保就业、保生产、保流通顺畅作为维护经济社会稳定的基本工作,严厉打击集团和平台的垄断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统计局公布大宗商品流通价格显示:2024年1-9月,大宗商品综合价格指数累计值117.0((注:2014年全年平均价为基准,定为100,下同。),较上年同期下降4.5%,连续两年综合价格指数同比下行,当前价格为近4年低位水平。
对比同期价格走势与年度长期趋势,2024年1-9月累计均值为2014年以来的长期趋势线之下,同长期趋势距离不断扩大,当前价格水平与长期趋势线直接的距离创下历史新高。后期价格存在修正的可能,市场经营者应当注意把握机会,逢低吸纳。
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年度均值及变化走势
其中,9月大宗商品综合价格指数为113.2,环比下降1.1%,同比下降8.4%,较历史最高水平下降34.1%。
从总体经济观察来看,运输物流成本、土地和房屋租金、基础行业垄断权的滥施、经营环节税收、部门执法的乱作为等租金与成本支出不断加重是导致经济下行的关键因素,使得国内社会总需求的发展受到严重抑制,导致价格水平回落。
政府宏观收入在社会总需求的占比近年来的快速提升,居民和经营者收入占比大幅缩减,导致社会经营收入和利润大幅下滑、社会诈骗产业盛行可以看出当前问题所在。
大宗商品价格月度走势及长期趋势线对比
对比月度价格走势和长期趋势线可以看出,2023年4月份大宗商品价格跌至长期趋势线以下,价格走低使得工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下滑明显,价格基本平稳是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关键。
二元分类中,工业品方面,1-9月价格定基总指数为123.1,同比下降3.9%,为4年来最低水平。其中,9月,工业品价格指数为117.5,环比下降1.5%,同比下降8.1%,为2020年12月份的最低月度价格。工业品价格下滑使得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下滑和利润明显。
农产品方面,1-9月定级价格指数为103.4,同比下降9.3%,降幅为2015年以来的最大降幅,农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对农业主产区经济产生明显负面影响,将会带来黑龙江、河南、吉林成为全国经济增速最低的地区,可能导致的地区的经济再度下行。9月农产品价格总指数为101.6,环比下降1.9%,同比下降14.8%,较历史最高水平下降21.8%,为2019年9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农产品价格降幅明显大于工业价格,使得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进一步扩大,导致亏损和农村地区非外出务工收入为负值。
截止8月末,全部大宗商品价格趋势线斜率为0.0120,工业品趋势线斜率为0.0149,农产品趋势斜率为0.0060;工业品价格趋势线斜率为农产品趋势斜率的2.483倍,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扩大;全部大宗商品价格斜率为农产品价格趋势线斜率的2.000倍,差距进一步扩大。
工农产品剪刀差的进一步扩大导致农业劳动亏损进一步,农村地区的社会总需求将会进一步下滑,前三季度的整体经济下降将会进一步加剧,河南、黑龙江、吉林经济明显下滑。
中国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对比,2014-2024.9
分9大类商品来看,月度价格环比来看,林业、有色金属出现上涨,分别上涨3.3%和0.1%;其余产品均呈现下降态势,农资、建材、农产品降幅最为明显,分别下降4.0%、3.9%和1.9%。月度同比3涨6跌,林产品、有色金属、化工出现上涨,分别上涨6.5%、4.5%和0.9%;建材、农产品、黑色金属、农资、煤炭降幅在10.0%以上,分别下降15.7%、14.8%、14.6%、14.3%和14.0%。其中,农产品中粮食价格同比跌幅15.0%。
1-9月均价累计均价,化工、有色金属和林产品价格上涨,分别上涨8.6%、7.4%和2.7%;其余产业呈现下跌态势,农资、煤炭、建材、农产品跌幅明显,分别下降13.5%、11.3%、10.3%和9.3%。石油产品降幅最小,仅为0.9%。
各产品的月度定级指数中,国有企业居垄断地位的煤炭价格指数最高,为161.6,环比下降1.6%,同比下降14.0%。其次,有色金属的价格指数为141.6,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4.5%;。
农产品中,粮食价格指数为95.4,环比下降1.8%,同比下降15.0%,最近5个月均在100以下,为2020年8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
1-9月,价格指数来看,9大类商品中,煤炭、有色金属、建材价格指数最高,为174.1、141.0和117.7,同比分别上涨-11.3%、7.4%和-10.3%。
基础材料产品持续保持极端高位,危害经济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特别是,一些政府机构参与维持垄断高价,或者基层管理者乱收费导致生产到消费中间费用居高不下,这是当前地租经济危害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
分类别大宗商品年度价格比较,2024.9
51个具体产品来看
2024年9月,52个细分商品价格指数,焦煤价格指数最高,分别为207.7;煤炭的7种产品有5种指数在160以上,为所有产品中价格指数最高的产品;聚丙烯、聚乙烯和涤纶长丝价格指数最低,分别为66.6、73.3和74.2
另外,农产品中各产品价格指数,生猪、花生价格指数高于100,144.1和117.7其余产品价格指数较低。
油料价格保持高位对油料生产有一定支持作用,也充分显示我国农业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最近几年政策导致生产下行。其中土地(房屋、资源、权力)租金价格持续上涨,对总体经济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得国内经济出现明显倒退。其中贪腐资金上涨体现在贪官数量不断增加,金额不断冲击历史新高,持续发展的会危害的我党的执政党地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月度环比变化来看,9月,18个产品价格上涨,涨幅在0.7%-9.7%;1个产品价格稳定,33个产品同比下降,降幅在0.4%-41.1%。
月度同比,9月,15种产品出现价格上涨,涨幅在0.1%-23.7%;37种产品价格程度不同的下降,降幅在2.9%-30.8%。
2024年1-9月,19个产品价格上涨,涨幅在0.1%-60.9%,硫酸价格上涨最为明显;33个产品价格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0.1%-25.3%;生产资料价格大幅最明显价格下滑,显示当前的生产极端衰退。
中国大宗商品主要品种价格定级指数及变化情况对比,2024.9
指数水平
变化情况
从当前价格来看价格变动情况来看。总体经济经历5月、6月两个复苏后,7-9再度陷入停滞和下行。
农业产业中,改革开放之初的土地成本占总成本比重不到4%,为3.83%,1985-1997年之间,的土地成本占比6.5%-8.7%,1998年土地成本占比暴涨到13.6%,较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增幅高达72.31%;1998-2008年升至17.71%,2008-2015提升到接近20%的水平,2015年升至历史新高为19.98%。2016年以后,土地成本持续保持在总成本的20%以上,中国农业进入相对困难的阶段,尽管国家相继停止的农业税、给予一定数据量补贴,并且逐年提高最低收购价,尽管如此农业生产依然处于相对困难的境地。
2016年,粮食生产土地成本占比升至20.32%,中国农业种植的土地成本占比远远超过美国占比,考虑劳动成本,中国农业竞争力严重下滑,中国开始进入农产品的大量进口阶段,中国农业和农村进入相对衰退阶段。
2016年以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的20%以上,不仅农业开始衰退,整体经济的也出现明显的衰退,实际全社会的土地租金都出现的大幅提升,租金超过社会总成的比重的远远超社会成本的20%;过高租金导致经济衰退。
2021年土地租金占到总成本的22.25%;2022年土地成本占22.36%;2023年成本占23.52%;预计2024年的土地成本达到23.61%;再创历史新高。土地成本占比的提升导致的农业经济的竞争力大幅下滑。
中国农业生产土地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
9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折合2000的基准)为253,同比上涨9.7%,环比上涨3.7%;菜篮子价格指数为258,同比上涨12.1%,环比上涨4.2%。
9月农产品和菜篮子价格创下历史同期新高,月度环比连续3个月保持高位,推动农产品和菜篮子价格指数的上涨,三个月累计分别上涨17.39%和20.43%。接近过去三年春节期间的高位水平。
食品价格极端上涨严重的遏制实际社会消费,导致工业品及其他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滑,是一些集团操纵市场导致消费虚脱所致。
2024年1-9月的农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为236,同比下降1.3%,菜篮子价格指数为238,同比下降1.2%。
2024/25年5-9月的农产品的综合价格平均值为232,同比上涨0.6%,菜篮子价格指数为233,同比上涨1.2%。
全国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年度平均值,2007-2024,1-9
1农产品和菜篮子综合价格指数月度走势,2005-2024.9
9月,全国大中城市全部食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为16.79元/单位;环比上涨0.94%,同比下降0.23%,较历史最高点2023年1月下降4.80%。作为对比,农产品综合价格环比上涨3.68%,同比上涨9.66%,较2023年1月下降2.71%。
1-9月,全部食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平均值为16.79元/单位,同比下降2.76%,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235.77,同比下降1.28%。
食品零售价格指数分类情况来看,9月,粮食价格总指数为2.77元/斤,食用油价格总指数93.56元/5升,肉禽蛋22.65元/斤,水产品13.81元/斤,蔬菜4.18元/斤;同比分别下降-0.27%、1.90%、6.11%、1.53%和-24.12%;环比分别下降0.06%、0.22%、上涨0.39%、0.16%和8.42%。
1-9月平均值,粮食价格总指数为2.78元/斤,食用油价格总指数为93.97元/5升,肉禽蛋22.65元/斤,水产13.80元/斤,蔬菜价格总指数为3.73元/斤;较上年同期比较分别下降-0.47%、2.09%、6.50%、1.93%和0.59%。
最近两年劳动就业结构的逆转显示最近两年的经济社会衰落,加速农村地区产业多元化,加速推动淮河流域完备的运河体系的构建,推动沿海及长三角、珠三角内河口岸的转移才能真正土地经济好转。更重要的,必须真正精兵简政,消除腐败,消费市场垄断权的滥施,构建公开透明的社会诚信体系,推动社会公平才能实现真正实现经济
城市主要食品的零售价格月度走势
城市蔬菜零售价格指数月度走势
批发和零售价格定基指数变动趋势比较,(注:以2020年9月-2021年8月价格为基准,定为100)9月农产品的批发价格指数为109.15,食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2.75;从长期趋势线斜率来看,批发和零售价格存在明显的价格剪刀差,零售价格指数的斜率为0.0018,批发价格指数的斜率为0.0001,在批发长期趋势线基本水平,零售价格保持上涨态势。
2024年1-9月,食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1.88;批发价格指数为101.87;零售价格分类来看,粮食为102.19、食用油为109.15,肉禽蛋为85.92;水产104.37,蔬菜为102.25
食用农产品批发和零售价格走势趋势比较
分类食品分类及批发和零售价格指数的年度价格指数比较
对比不同类别产品零售价格变化情况来看,食用油因为市场的垄断,价格保持极端高位;蔬菜和肉禽蛋生产高度分散,价格下行明显。
面对当前市场,政府必须加强对商品生产与流通环节的中具有市场垄断地位的企业及行业平台企业加强管理,对垄断企业和平台企业滥施垄断权者必须坚决严肃处理,创造顺畅的产业运行环节,实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及信息链的顺畅有效流通,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AOABC建议1)尽早落实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金,推动农村需求得到启动。全面提高农村60岁以上退休老年的养老金水平,农民交公粮视同农民养老金的缴纳,让老年农民的贡献得到应有的回报,给予农村劳动者宪法赋予的完整的公民权利。国家必须尽快将全国所有农民养老金提高到不低于200元;并对70、80和90岁以上的分别提高到500、1000和1500元/月以上水平。只有提高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水平,才能推动农村地区的社会总需求的增长,从而拉动全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2)央行尽快核查全国所有居民家庭成员的存款账户,由央行直接给低收入家庭消储蓄账户发放限时定向消费费基金。即基金发放对象与额度,前一个月末家庭存款人均最低额度不足的2万元;发放奖金额度每人500-1000元/月;消费基金用途仅仅用于家庭的各类生产与生活消费品、餐饮、旅游、教育等各项服务,支付方式为央行数字人民币支付,且不可在家庭之外的成员之间转让赠与;基金必须在当月消费完毕,当月不能消费完毕自动结转下月,在后一个月发放消费基金后的余额不超过初始水平,确保消费基金能够转化成为当月的消费,从而让国内居民消费能够真正支持内需增长。
3)央行必须认真核查当前的社会负债情况,对公民和法人的债务进行有效分类,实现的全社会的债务重组,有效核查公民和法人的三角债,对非正常债务进行完全或者部分的免除实现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债务减免才是解决当前的经济发展的困难有效途径,解决债务的唯一正确选择。
4)严格社会就业管理,当前国家必须把保障社会就业作为当前经济社会工作的核心,对于一些企业缺少社会责任的任意解雇和辞退员工说不。必要时给予一定程度的惩戒,确保企业恢复行使应有的社会责任,从而维护社会的健康可持续的运行,从而实现的有效的经济复苏。
5)产业发展方面,必须坚决推动农村地区的产业多元化,而非单独的农业食品产业,乡村旅游对绝大部分农业区是不可能成功的,乡村旅行属于都市农业范畴,只有在一个地区的有了高度发达的多元化产业之后,才能因地制宜搞出一定比例的乡村旅游才能实现真正的盈利,当前的经济下行的过程推动青山绿水的乡村旅游是相对困难的事情。
6)我们必须真正降低土地和房屋成本、真正规范城管、交警、路政等各类执法部门的活动,将人工执法改为互联网、大数据及物联网监测,落实电子警察和电子执法为主,人工执法为辅。让各类监测实现合理、合规、合法的,让监管成为真正推动和规范地方经济发展,而不是阻碍经济发展,构建公开透明的社会诚信体系才能真正确保经济社会健康运行。
7)更重要的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郑州、武汉等传统的工商业中心必须率先消除市场的垄断,恢复城市自由市场、地摊市场,沿街门店,给予居民创业和就业机会,满足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让被电商平台、房屋租金、错误政策打断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得到有效修复,才能实现经济真正复苏,才能实现全球企业重新回归中国大陆。
9)最近10年中国经济土地、房屋、道路及行政权力的租金不断上涨,成为推高国内商品服务价格水平不当冲击历史高位的根本原因,是导致经济下滑消费不足的直接原因,总体社会租金因为资源和权力的垄断权的滥施而不受监督和控制,使得租金成为社会收入的主导部分,提高租金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所有问题的根本在于权力租金的急剧上涨,构建公开透明的社会诚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