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
“在定州办事,‘定’好办、‘州’到办。这次算是有了体会。”11月17日,定州市居民李胜的不动产抵押贷款审批获得通过后,他在建设银行网点完成线上受理、审核、发证等一系列不动产登记程序,没像以往那样在不动产登记窗口和银行之间来回跑。原来,3月11日,定州市在18家银行设立“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在全省率先实现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银行全覆盖,个人、企业办理不动产抵押登记在银行可即办即结。
近年来,定州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重点、难点、堵点,通过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全流程网办,打造10分钟政务服务便民圈,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努力叫响“‘定’好办、‘州’到办”政务服务品牌。
·聚焦“一次不用跑”,推进全流程网办
“没费事儿就办下来了!”定州市南城区街道办牛村的李家豪今年10月中旬在网上申办高中教师资格证后,医院直接将体检表转给定州市行政审批局,李家豪通过电脑上传照片、身份证、户口簿等信息,11月16日直接拿到教师资格证。今年以来,该市共有2700名准教师“一次不用跑”办理了教师资格证。
以数字化为引领,定州市全面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由网上可办向全流程网办转变。对无系统及网办程度不高事项,逐步完善一体化平台功能,全力打通网办通道;对涉及现场勘查、专家评审等特殊环节的事项,完善审批系统勘验结果回传功能,逐步推行远程视频勘验、在线视频评审,提升网上办事的可用性和易用性。
截至目前,定州市1075项(主项)政务服务事项开通网上预约功能,实现市级政务服务中心进驻事项全覆盖,全流程网办率达到100%;331项便民应用在冀时办App上线,供热、公积金等高频便民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群众可通过网站、冀时办App等途径“预约办”“随时办”。
以前,个体工商户、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申办过审批服务事项,再申办其他事项时,一些资料还得重新提供,许多信息还得重新填写,这些资料和信息审批服务部门也得重新审核。人们申办政务服务事项时,有时要往返跑几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提供的资料、信息不全。
针对这一情况,今年以来,定州市整合各类政务数据资源,完善信息数据资源库,大力开展个人信息档案、企业信息档案和电子证照信息档案建设,推动政务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开放共享,尽量减少群众和企业重复提交证照等资料、重复填写各种信息,拓展网办范围。截至目前,定州78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免证办”。
·聚焦“就近跑一次”,建成10分钟政务服务便民圈
在小陈村综合服务站,村干部提立欣向笔者展示了一张服务清单,上面列有残疾补贴、低保等服务事项80项。“村民通过这里全能办。”提立欣说。
聚焦“就近跑一次”,定州市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积极打造“1+25+542”政务服务体系,以市政务服务中心为龙头、25个乡(镇、街道办)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为纽带、542个村(社区)综合服务站为终端,市、乡、村三级层层联动、互联互通,建成10分钟政务服务便民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100米”。
“人社业务请按1,房地产业务请按2,营商环境业务请按3,其他问题请按0。”拨打定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定州市12345热线”),便会听到这样的提示音。定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公室(以下简称“定州市热线办”)主任解营说:“设立这些接听专席是定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推出的举措之一。”
市民赵莹在宋街办了一家名为缪缪福的冷饮店,想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第一天开业。9月28日下午,她去办理营业执照时才知,得先办理经营许可,而办理经营许可必须经市场监管人员现场勘验。如果当天办不成,就得等到假期结束后再办,将错过大好经营时机。情急之下,赵莹拨打了定州市12345热线,按下3键。定州市热线办马上把工单转给南城区街道办,并专门督办。当天下班前,赵莹便拿到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