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六、DDT均系有机氯农药,化学性质稳定,难易降解,易通过食物链在人体蓄积,具有慢性和潜在性的毒性作用,虽然在1987年已经禁止使用此类农药,但至今仍有检出。
有机氯类农药在我国使用长达30余年。虽然1983年停止生产有机氯类农药,但它们的残留问题仍不容忽视。如DDT、六六六的残留期长达50年。有机氯类农药挥发性不高,脂溶性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于在动植物富含脂肪的组织及谷类外壳富含脂质的部分中蓄积。由于化学性质稳定,受日光及微生物作用后分解少,在环境中降解缓慢,因此在食物中残留性强,属高残毒农药。如六六六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2年,而DDT为3~10年。人体长期摄入含有有机氯农药的食物后,主要造成急、慢性中毒,侵害肝、肾及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及生殖系统也有一定损害作用。
农药“666”成分是六氯环己烷,是环己烷每个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形成的饱和化合物。
六六六对昆虫有触杀、熏杀和胃毒作用,其中γ异构体(又称林丹)杀虫效力最高,α异构体次之,δ异构体又次之,β异构体效率极低。六氯化苯对酸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或锌、铁、锡等存在下易分解,长期受潮或日晒会失效。本品对环境有危害作用,有毒性。
六六六稳定性强,不易分解,大量使用直接造成对农作物的污染,同时农药残留在水和土中,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而人体又不能通过新陈代谢把它排出体外。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使人中毒。
扩展资料:
六六六在环境中的扩散,有溶解、悬浮、挥发、沉降和渗透等几种形式。研究表明,在25℃时;α-六六六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630μg/L,β-六六六为700μg/L,γ-六六六为7900μg/L,δ-六六六为21300μg/L。
进入水环境中的农药,可被水中的悬浮物(包括泥土、有机颗粒及浮游生物等)吸附;进入水体和土壤表面的农药也可通过挥发而进入到地面表层的大气中,而空气中的颗粒物或呈气态的农药又可随气流中的尘埃飘流携带到一定距离,沉降于底质环境中;土壤中的农药也可通过渗透的形式从土壤上层渗透到土壤下层,进而污染地下水。
错误,666是根据分子结构命名的,一个分子含6个氯6个碳6个氢。分子式C6H6Cl6
666农药是做了666次实验才得的名字吗?666农药不是做了666次实验才得的名字。
666农药的化学名字是6氯环己烷。
分子里是6个氯,6个碳,6个氢,所以简称666农药
化学结构模型是:
六氯环己烷,是环己烷每个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形成的饱和化合物。英文简称HCH。分子式C6H6Cl6。分子的结构式中含碳、氢、氯原子各6个,因此它可以看作是苯的六个氯原子加成产物。白色晶体,有8种同分异构体。
本品应密封保存。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保持干燥。
工业品六氯环己烷是通过在光照下将氯气通入纯苯中而制备的。这个过程得到的是六氯环己烷各种异构体的混合物,可以通过利用各异构体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将高含量的γ-异构体提取出来。
该品是作用于昆虫神经的广谱杀虫剂,兼有胃毒、触杀、熏蒸作用,一般加工成粉剂或可湿性粉剂使用。由于用途广;制造六六六的工艺较简单,50-60年代在全世界广泛生产和应用,曾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杀虫剂,对于消除蝗灾;防治家林害虫和家庭卫生害虫起过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