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2017年,随着发展环境和基础条件的日益改善,重庆农产品电商产业继续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在缓解农产品“卖难”、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

2017年重庆农产品①电商产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网络交易总额522亿元。其中,网络批发(B2B)本地交易平台实现交易额490亿元②;本土农产品③网络零售(B2C)实现交易额约32亿元,同比增长166%。

网络零售交易额中,全国性平台约20亿元(含阿里系平台7亿元)、社交微商平台约10.8亿元、本土主要平台约1.2亿元。本土农产品网络零售渗透率达2.38%,同比增加了1.47个百分点。

1、平台基本情况

根据行业跟踪和大数据采集分析,2017年纳入本课题研究的本土新增B2C平台9家。剔掉退市平台和僵尸平台,2017年末本土仍在持续经营的B2C平台共19家,其中:从资本性质看,国资背景有8家,占42%;从区域看,都市区板块有4家,占21%、渝西板块有8家,占42%、渝东北板块有5家,占26%、渝东南板块有2家,占11%。

备注:

④本研究按照售卖农产品SKU占比的视角,将农产品电商平台划分为农产品专业电商平台和涉农综合电商平台两类;按照平台是否由卖方建设的视角,将农产品电商专业平台划分为自营平台和第三方平台两个类别;按照交易主体的视角,划分为共识较高的B2C和B2B两类;按照企业法人注册地及其经营覆盖范围的视角,将农产品电商平台划分为本土平台、外地平台。详情参见附录。

2、市场主体情况

农产品电商市场主体包括网店、三级电商服务体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配套服务主体等类别。

网店方面,2017年阿里平台上销售重庆农产品网店数峰值为6989个,出现在1月,峰谷为3905个,出现在12月;销售重庆农产品并且注册地为重庆的本土网店数峰值为3389个,出现在1月,峰谷为1873个,出现在12月。本土网店中,单月盈利网店①数量峰值为425个,出现在1月,峰谷为278个,出现在6月;全年盈利网店数量有493家,占比24.9%。牛羚网店②总体销量增长了159.3%,成为推动本土特色农产品上行的重要力量。

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触网方面,入驻天猫、京东、苏宁和邮乐购等知名B2C平台的重庆本土农产品网店189家,农业龙头企业105家,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触网率仅18%。电商物流配送发展迅猛,大部分区县乡村到主城实现次日达或隔日达,埠外运费基本实现城乡同价。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和营销服务等配套服务市场主体发育迟缓,实力相对较弱。

3、网络批发情况

2017年,本土B2B专业平台发展迅猛,实现大宗农产品③网络交易额490亿元,其中生猪交易中心全年实现电子交易额372亿元,会员达4.6万多户,交易范围实现全国覆盖,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全国统一的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市场。咖啡交易中心全年实现电子交易额98亿元,注册的咖啡行业会员共计336家。土特产品交易中心拓展业务范围,在两江新区新设立重庆土特产品交易分中心。

①盈利网店指月度网销额平均超过1万元的网店,参见《重庆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6》。

③交易农产品面向全国,不只包括重庆地产农产品。

4、网络零售情况

2017年本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32亿元,同比增长166%,本土农产品网络零售渗透率达2.38%,同比增加了1.47个百分点。

其中,阿里平台7亿元,同比增长40%,生鲜占比11%,略有下降;京东、苏宁等其他全国性平台实现网络零售约13亿元;微商平台实现网络零售约10.8亿元;本土主要平台实现网络零售约1.2亿元。

淘宝平台上年销售额超过100万的本土爆款单品(SKU)有16个,其中“重庆特产渝美滋豆腐干1000g散装”销售额达到341万,拔得头筹;天猫平台上年销售额超过500万的本土爆款单品(SKU)有11个,其中“乌江涪陵脆口榨菜175g×10袋装”、“好哥们酸辣粉254g*5袋装”、“桥头老火锅底料400g*2袋装”等3个SKU销售额突破千万。

二、突出特征

2017年重庆农产品电商产业生态系统持续进化、不断完善。关键种群方面,平台格局深度调整本土平台喜忧参半,网店加速分化牛羚网店增长迅猛。模式创新方面,营销模式创新网络预售前景看好,品牌效应初显爆款引领增长。发展环境方面,政策落地走实,产业发展氛围渐浓。

1、格局深度调整本土平台喜忧参半

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为代表的全国平台深化开拓本土“下行”消费市场,逐步重视本土特色农产品上行销售。以易果生鲜、每日优鲜等为代表的农产品电商B2C平台攻城略地拓展一二线城市。以一亩田、宋小菜等为代表的农产品电商B2B平台继续得到资本支持。

就本土平台而言,以生猪交易中心、咖啡交易中心为代表的本土B2B专业平台发展迅猛、前景可期。

以世纪购、奇易网、礼兜兜等为代表的本土涉农综合平台面临全国大平台补贴式资本密集型竞争,引流和补贴成本高,举步维艰、难以为继。

以天农八部、爱果JOY为代表的本土专业自营平台聚焦具有供应链优势的独特货源,专注服务细分消费者群体,苦练内功、负重前行。

2、网店加速分化牛羚网店增长迅猛

阿里平台上年度盈利本土网店有493家,占年末网店总数的24.9%,同比增加15.6个百分点,成为推动本土农产品上行的主要力量。牛羚网店共计20家,比2016年13家增长了53.8%,其中天猫平台有18家,淘宝平台有2家。全部牛羚网店总销售额达到3.06亿元,较2016年1.18亿元增长159.3%。

龙头企业打造的牛羚网店通常都在前端供应链、网络营销和客户服务上具有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具有深厚的线下品牌底蕴、高额的质保押金、高超的营销能力、绚丽的店铺“装修”,逐步形成优秀的消费者口碑。

3、营销模式创新网络预售前景看好

网络预售通过将分散的用户需求集中起来,达到商品的集中式生产、采购及销售效果,能够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或商家)的双赢,是农产品电商营销创新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重庆各类涉农生产经营主体积极利用知名电商平台等开展农产品网络预售,取得了积极成效。

据课题组不完全统计,2017年,在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邮乐购等主要电商平台上,重庆农产品实现网络预售销售额581.92万元,占到全国农产品网络预售销售额的9.6%,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三位。

其中,恒都牛肉、永川秀芽、奉节脐橙是重庆农产品网络预售的爆款单品,展现出了良好的网络预售前景。

4、品牌效应初显爆款单品引领增长

涪陵榨菜、奉节脐橙、梁平柚等地标品牌农产品和酸辣粉、豆腐干、辣条等地方特色农产品,以及恒都牛肉、桥头火锅底料、德庄火锅底料、有友泡椒凤爪、老四川牛肉干等企业品牌农产品受到网民追捧,占据网销爆款排行榜。

品牌降低了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强了消费者信心,提升了农产品网销竞争力,引领了本土农产品网络零售的快速增长。

5、政策落地走实产业发展氛围渐浓

顶层设计更加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农产品品牌体系建设和电商市场主体培育,清晰描绘了产业发展蓝图。

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行动、农产品主产区加大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都市区物流平台强化高端功能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础。

三、发展成效

过去的一年,重庆农产品电商产业的蓬勃发展为缓解农产品“卖难”、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1、推动了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

农产品电商畅通市场信号推动了农产品品种结构优化。传统特色产业链在网络零售推动下市场信号更加透明。

根据课题组的数据监测,2016年重庆特色产业链阿里平台网络零售总额为1.35亿元,2017年这一数字增长迅猛,达到3.22亿元,占本土特色农产品总触网销售额的46%。扣除牛肉干品类统计口径因素,特色产业链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05%。

其中,调味品产业链、草食牲畜产业链、榨菜产业链不仅销售额绝对数较大,并且增长速度均超过一倍。网络零售的迅猛增长反映了全网消费者对重庆农产品的偏好,是强烈而明确的市场信号,将进一步推动特色产业链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农产品电商激活潜在需求推动了农产品价值结构优化。需求信息得以大规模汇聚和匹配,为好商品找到了支付意愿更高的消费者,对生产者构成稳定的市场预期。

例如江津区抓住网购消费者对富硒农产品愿意支付更高价格的市场信号,集中成片发展粮油、花椒、茶叶、蔬菜、果品、畜禽、水产和中药材等8大类富硒产业,预计2018年富硒农产品电商销售额可实现2.5亿元,增长62%。

借助电商平台的鼎力支持,中国·重庆(江津)首届富硒产业发展大会于2017年12月8日在重庆市江津区召开,更是拉开了江津以富硒产业为特征的农产品结构优化大幕。

例如潼南区借力农产品电商打造“潼南绿”蔬菜品牌和柠檬特色产业,建设蔬菜冷链物流体系,开通蔬菜流通网上交易平台等等,积极打造“潼南绿”蔬菜品牌,2016年全区蔬菜产量达200万吨,行销全国,本地大型超市也建起“潼南绿”蔬菜销售专柜,“潼南绿”白萝卜卖到了俄罗斯、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同时大力发展柠檬特色产业,加快建设全市百亿级柠檬产业核心区,柠檬及其加工产品已搭乘“一带一路”快车,通过中欧班列出口到德国、俄罗斯等28个国家和地区。

2、倒逼了农业品牌化绿色化发展

农产品电商倒逼了农产品品牌意识较大提升。品牌是厂商提供的一种信号显示机制,可以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品牌的品质承诺有助于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

重庆农产品网络零售爆款的共同特征是都具有强烈的品牌传播要素,阿里平台本土农产品千万级的三个单品中,排名第一的涪陵榨菜是著名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排名第二的酸辣粉是具有强烈重庆特色小吃信号的单品,排名第三的火锅底料借助重庆“火锅之都”的名号。

电商强烈的市场信号倒逼了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市场主体品牌意识的提升,把创建品牌提升到了较为重要的战略高度,目前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达2740个。其中2017年新增名牌农产品173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6个、全国区域公用品牌4个。

农产品电商推动了农产品品牌能力建设。品牌表达独特的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加强了与消费者的沟通,增强了消费者的识别能力。

农产品电商发展强化了品牌的作用,提升了农产品品牌培育的战略高度,而要想培育农产品品牌,首先要推动农产品的绿色生产方式的变革。

“三品一标”往往具有政府背书的特性,通过政府规制和第三方认证,打破农产品“柠檬市场”,从而增强消费者信心,提升了农产品网销竞争力。

对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而言,要获得认证并取信与消费者,必须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重庆天农八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电商为导向通过绿色生产方式打造梁平柚品牌。天农八部给梁平龙滩、合兴等地数千亩柚园约80万株果树上所产的柚子,都安上了“身份证”,消费者扫一扫每个柚子的专属二维码,就能对它的“身世”全面了解。这些果树标签记录了柚树的树龄、户主、经纬度、海拔高度、大概产量,以及何时施肥、何时修枝等信息。

为保证梁平柚的绿色标准化种养,天农八部还为柚农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不但发放枝剪工具、有机肥等前期农业生产资料,还会派技术人员前去指导,提供技术支持。

农产品电商提升了农产品品牌溢价。消费品牌产品的效用满足可以归结为产品的功能收益、消费者的心理收益和社会形象收益等三个方面;随着市场上同类产品的功能日趋完善和消费升级浪潮,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心理收益和社会形象收益。

2017年京东商城“江津生鲜馆”正式开馆,富硒农产品增值增效明显,江津“石蟆硒”富硒大米最高卖到150元/斤,“羊儿山”富硒土鸡蛋卖到5元/个,猫山富硒茶叶最高卖到1000元-8000元/斤。

3、壮大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农人

农产品电商壮大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产业体系。由来已久的平台经济在互联网时代获得了全新的规模、内涵与影响力,社会分工协作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众包、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等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和创业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消费升级带来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激增,“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健康”、“吃的愉快”激发了绿色生产、全球采购、产品溯源、电商服务、冷链仓储运输、送货上门等业态的快速发展,吸引了社会资本不断增加投资,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电子商务向农村基层延伸,城乡路网联通升级,乡村电子商务交易服务平台、商品集散平台和物流中心的建立,带动城乡基层创业人员依托其平台和经营网络开展创业,推动农产品加工、销售向产地转移,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截止2017年,重庆市20多个区县基本建成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2900个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8000多家网商企业农产品电商领域的创客达5000余人,直接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带动间接就业40万人。农产品“电商+休闲”构建休闲农业新业态。

农产品电商增加了城乡信息流动和人员往来,生态资源、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的价值得以发掘,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吸引了大批市民参与。

以“互联网+”为驱动,构建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多方参与、市场化运作的“互联网+美丽乡村”发展格局,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带动农民致富。

农产品“电商+场景农业”壮大了新农人群体。近年来,在国家文化政策支持、网络基础设施和移动宽带加速普及、视频技术日趋成熟、资本助推等利好因素推动下,网络直播高速发展。

(扎根农村卖农产品的人)

直播的价值在于通过主播与观众的社交互动达到情感共鸣从而满足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消费升级背景下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精神诉求结合,孕育了场景农业,壮大了新农人群体。

例如2016年5月农村淘宝“村红”全国直播首秀在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举行,以视频直播方式带领网友深入秀山田间地头,实时展示原汁原味的农家土货采集过程,消费者则可以边看边买、指定购买,从而让重庆农产品走向全国,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再如2017年春季,奉节脐橙通过一直播、映客、斗鱼、花椒、熊猫等5个直播平台,直播44场次,总时长达88小时,总计观看人数1473.5万人次,实现销量达到10万斤。

果技员余都香在果园通过直播直接向40万名围观网友讲解优质奉节脐橙的种植、养护知识以及生态环保管理经验,提升了消费者对奉节脐橙的认知。

农产品“电商+共享农业”引导消费者成为新农人。共享经济近年来成为资本追逐的宠儿,共享充电宝、共享电动车、共享汽车纷纷上市,多种业态的共享农业也不断产生。

与可反复使用的工具类型共享经济利用分时段匹配碎片化用户需求从而提高复用率实现盈利不同,共享农业并不能把特定农产品共享给不同用户,而是由运营者为“认养”的农产品提供共享的种养和管护服务,极大提升了消费者体验。

例如重庆首家共享生态园璧山登云坪共享生态园的“共享果园”模式,“共享果园”采用绿色种植方式,不打农药、不催熟。市民只需缴纳一棵果树500-800元的保证金(押金),以及一年果树的管理费,即可认养一棵有机果树,采摘该棵果树一年结下的所有果实。

4、助力了农户增收和脱贫攻坚

农产品电商将数字经济意识传播到了贫困地区。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以《重庆市深化实施电子商务扶贫行动方案》(渝府办〔2017〕33号)为标志,重庆推动电子商务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把政策、市场、种养等多种信息快速无损传播到贫困地区,打破了贫困地区信息屏障,开启了民智。

发展电商倒逼了贫困地区对外的交通建设,打破了贫困地区物流屏障,畅通了对外交往。例如丰都县把电子商务进农村作为推动“三农”发展的新引擎,全县累计已建成电商服务站和电商合作点110多个,电商网点覆盖全县30个镇乡街。

秀山县农村电商打破发展瓶颈,已建立起电商平台、物流配送、农产品上行、人才培养和电商服务五大体系,电商产业链覆盖全县近70%农户,现已建成武陵生活馆233个,运营农村淘宝服务站31个、“网上村庄”服务站4个。

这些站点带给当地的不仅是电脑和包裹,更为关键是为村民带去了对数字经济的直观生动认识,贫困地区村民通过电商认识了外面的精彩世界。

农产品电商提高了贫困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率。贫困地区往往地处偏远,以往农户田间地头种养的粮食瓜果蔬菜禽蛋往往用于自给自足,商品意识较差;部分地区积极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但往往由于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准而导致销不对路而造成更大的损失。农产品电商带动了滞销山货成热销网货,推动贫困地区产业扶贫“造血”模式的形成。

例如云阳县通过着力打造区域电商第一城,建立农产品电商“公共产品库”。开展农产品网货打造,依托公共品牌,对“三品一标”和分散在田间、地头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山货变网货”打造,建立农产品电商“公共产品库”,已完成柑橘、蜂蜜、青杠黑木耳、乌天麻等25个农产品形象包装,入库单品125个。

实现农产品线上线下同步运行,帮助农民增产创收,拓宽了农民增收新渠道。2016年云安镇2000余亩“云安雪梨”、红狮镇的临江鸡、洞鹿乡的生姜,通过网上预订带动单价上涨65%,户均增收2.8万元。

水口镇老林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建立的“荷香水口网上商城”淘宝店,已经帮助478户老百姓销售莲藕、黑山猪肉、农家红苕粉、土鸡蛋等农产品8580多单,增加农民收入27.75万元。

秀山县以中药材、茶叶油茶、果蔬、畜禽养殖为主的五大产业覆盖100%的贫困村、97%的贫困户,将贫困户发展的产业基地打造成网货供应基地。

农产品电商推动农产品增值提升贫困地区收入水平。农产品电商把农产品卖得更远,高效率在全网进行需求匹配,为贫困地区山货找到了愿意支付更高价格的消费者,同时也形成了农产品品牌溢价。

秀山县依托“武陵生活馆”线下服务平台本地集货,网销土鸡蛋零售价格达到3元/个,农户分配到的价格从以往1元/个增长到了1.6元/个。

近三年通过电商卖出价值12亿元的农特产品,培养农村电商从业人员1.5万人,带动1万余贫困户精准稳定脱贫。

丰都县借助农产品电商着力发展肉牛产业打造“恒都牛肉”品牌,在网络零售市场价格向高端品牌看齐,自2016年6月恒都农业与京东商城开展合作以来,生鲜牛肉月均销售额超千万,为全县进一步发展肉牛提供了动力,带动全县40%左右的农户增收,其中贫困户0.8万户,户均增收约3000元。

四、存在的问题

2017年重庆农产品电商发展取得可喜的成绩,但与农产品电商发展水平靠前的兄弟省份相比、与产业界领跑的市场主体实践相比,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矛盾依然突出

一方面,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还较低,“小特优鲜”特色农产品产量不多。

例如莼菜作为珍贵的野生水生蔬菜,被誉为“水中人参”,石柱作为目前全球集中人工栽培的最大基地,种植面积不到2万亩;作为错峰上市的晚熟柑橘,可以避免与11月至12月成熟的市外中熟柑橘“短兵相接”,在种植技术、种植面积上还需要更大的投入。

另一方面,具有规模产量的特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还不强,品牌溢价尚未得到体现,产业链总产值增长的趋势下提升品牌溢价成为当务之急。

例如火锅底料同业竞争整体价格偏低,还没有出现高品质高端高价的品牌;恒都牛肉较内蒙古科尔沁牛肉单价低30%左右;涪陵榨菜品牌溢价相比余姚榨菜尚不明显;奉节脐橙网络零售价格比褚橙低50%左右、比赣南脐橙低20%左右。

2、市场主体综合运营能力水平不高

网店数量不多,阿里平台能实现网络零售盈利的网店不足500家,本土入驻第三方平台、能够实现市场化拓展和新增流量的网店整体数量还较少。

农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触网比例还不高,售卖高附加值生鲜品类的网店还屈指可数。

品牌运营能力还有差距,相比而言兄弟省市一些精准定位的农产品网货品牌取得的成效而言,本土市场缺乏对农产品网货品牌的重视,地域化品牌难以占领农产品单品上的消费者心智。

例如云南省“褚橙”网销品牌,定位于互联网“励志橙”,传播口号“人生总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橙”,迅速占领吃货心智,以3000亩果园实现过亿产值,并迅速带领玉溪市柑橘产业发展面积近21万亩。

再如“三只松鼠”网销品牌,定位于互联网坚果第一品牌顺利占领消费者心智,2017上半年营业收入28.94亿元,天猫商城占比高达55%,已经正式冲刺IPO。

重庆农产品电商市场主体尚未培育出具有知名度的农产品网货品牌。

3、基层政府对平台经济规律认识不深

平台经济最大的竞争是消费者流量的竞争,当前线上流量竞争时代已经远去,头部企业凭借资金优势、研发优势不断增加城墙高度,逐步成为零售基础设施提供商。国内知名综合B2C平台市场竞争格局已定,本土综合平台涉足农产品电商鲜有成功案例。

部分区县政府在与阿里、京东、苏宁等头部综合平台合作上举棋不定,在发展农产品专业平台上缺乏精准定位的洞察;一些在农业生产、加工、营销上具有传统优势的企业通过“+互联网”当前更多是把既有的买方转化为流量,新建专业平台难以获得新增流量。

4、金融、科技和人才配套支撑存在短板

市场化服务中,风险投资、股权投资等金融服务氛围尚未形成,初生企业无法得到资金支持,在门槛日益增长的行业发展中难以独辟蹊径。

技术服务方面软件开发服务、网店设计服务等成本较高,市场主体面临外包和自建技术队伍两难抉择,在移动互联时代、新零售时代背景下制约了消费体验的提升。

公共服务中,标准体系、品牌培育、自律机制、人才培养等都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特别是精商懂农通网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农产品在种养、采摘、清洗、分拣、包装、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不同的品类差异明显,并且往往是缄默知识,人才的缺乏制约了农产品电商市场主体能力的提升。

5、网络市场监管服务尚未形成有效合力

涉及农产品电商市场监管的部门主要有农业、质监、食药监、商务、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虽然各个部门的职能明确,但是还存在一些空白地带,目前尚未形成监管合力。

一些农产品电商经营主体不清楚市场准入条件,一些第三方平台没有履行对经营者准入管理的义务,一些平台或网店的网销农产品质量安全缺乏监管,一些网购农产品消费者投诉无门,电商交易数据的权属界定与使用存在障碍,不利于产业整体良性发展。

THE END
1.农产品供应农产品产地价格农产品网上交易平台惠农网供应大厅汇聚中国各产地农产品供应商,每日更新农产品产地报价,以及各地价格行情,产地报价更真实更实惠,是国内专业的农产品买卖交易平台。https://www.cnhnb.com/supply/
2.农产品电商运营平台,农产品电商运营平台常见的有哪几个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网:作为我国最大的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包括批发销售和物流配送在内的全方位服务。 中国农产品网:融合农业资讯、农产品贸易等多重功能,是我国较为全面的农产品交易平台。 农产品电商平台:包括淘宝、天猫等在内的各大电商网站,在农产品交易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https://www.shenqiuyu.cn/155444.html
3.农业批发网的构建与发展探索现代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创新路径农业批发网的定义与意义 今天,全球农业生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之一是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兴起了——农业批发网。这一概念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互联网连接农民、买家和服务提供者,以实现更快、更便宜的农产品交易。 农业批发网有哪些? https://www.382hl43py.cn/liang-you-zuo-wu-bai-ke/434990.html
4.卖水果平台软件排行榜前十名惠农网专业农产品买卖平台 2024-11-18 立即下载 一亩田农业网app 2024-11-26 立即下载 快驴进货供应商平台 2024-11-28 立即下载 菜划算销售端 2024-10-26 立即下载 美菜网配送app官方最新版 2024-11-27 外卖 立即下载 批菜网 2024-11-12 立即下载 十大相关软件专辑 水果蔬菜批发app有哪些,水果蔬菜https://m.pianwan.com/s/zj-1485123
5.农产品交易网:不只是买卖,更是乡村的“淘宝”农资资料嘿,各位看官,今天咱们聊聊这农产品交易网。别误会,这可不是个啥高大上的玩意儿,而是咱们乡村里的“淘宝”。你或许觉得,农产品交易嘛,不就是田间地头、集市庙会上那些熟悉的身影,跟互联网能扯上啥关系?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得说说这农产品交易网的好处。咱们都知道,传统的农产品交易,要么得跑大老远的http://nba.bailichun.cn/post/13744.html
6.农产品现货交易平台排行榜农产品现货交易平台排行榜(农产品现货交易平台APP),老铁们想知道有关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吗,相信你通过以下的文章内容就会有更深入的了解,那么接下来就跟着我们的小编一起看看吧。 农产品现货交易平台排行榜(农产品现货交易平台APP)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农产品现货交易平台APP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农民和投资http://www.ma-wang.com/article/7577.html
7.农产品分销模式商城平台源码开发定制农产品分销模式商城平台的kaifa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商品管理 商品报价与调价:允许商家根据市场情况灵活调整商品价格。 商品上下架:商家可以方便地管理商品的展示状态,确保消费者看到的都是新、热的产品。 商品展示与宣传:通过精美的图片、详细的介绍、多角度展示等方式,以及热销产品、促销产品的展示,来吸引消费https://144251355.b2b.11467.com/news/9140417.asp
8.电子商务平台规划方案(全文)规划内容:网商业务平台拟规划作为海天拓展B2B业务,面向B2C网商提供业务服务的全新业务部门。平台主要包括网商客户与产品服务中心、网商业务小组等两个部分。网商客户与产品服务中心主要负责研究B2C网商对象需求,发现网货产品热点趋势和卖点,组织适应网货推广的产品线,制定网货营销策略。网商业务小组主要负责接洽B2C网商,推广网https://www.99xueshu.com/w/lca3xg4rx84v.html
9.上海市食用农产品电子化交易平台:肉类安全RFID技术与24小时结算肉类电子交易:是上海市食用农产品(肉类)示范批发市场;是全国首家采用轨道悬浮、RFID技术电子计量、电子结算的交易平台。肉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同时设立200多个切肉摊位,对肉类进行分类、加工和配送。我们还建立了蔬菜电子交易中心、水果电子结算中心等。 http://m.hwtx918.com/h-nd-367696.html
10.重庆市商务发展“十四五”规划推进实施“菜篮子”工程,充分发挥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菜篮子”工程中的重要流通节点作用,提升“菜篮子”产品市场供应能力。压实区县政府属地责任,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严格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管控,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合理布局,重点加强主城都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一体化统筹发展。支持建设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维护公益属性。http://www.cq.gov.cn/ykbzt/zcztc/detail.html?policyId=4300
11.独家发布2018年中国农产品电商发展报告垂直B2B2017年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在转型、升级、外迁中发展,许多城市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在外迁动荡中发展,相对其他产品批发市场而言,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量、交易额仍然稳步发展,在农产品流通中发挥着主渠道的作用,大约占70%左右。近几年,如“深圳农产品”的网络交易市场、岳各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网上交易正在发挥较大的作用。 https://www.ebrun.com/20180320/268676.shtml
12.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鼓励和组织建立具有综合性和行业性的农产品专业网站,为县、乡级产业化龙头企业、批发商、中介组织等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电子商务平台。同时,制定与农产品发展相适合的法律法规,为网上农产品的交易制定适合的法律法规,从而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政策支持。http://www.myidp.net/managementRead.php?id=19742
13.《数商兴农: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pdf《数商兴农: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pdf 38页内容提供方:汀枫 大小:1.34 MB 字数:约4.13万字 发布时间:2022-05-25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50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数商兴农:从阿里平台看农产品电商高质量发展》.pdf 关闭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23/5124222042004232.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