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刚刚曝光!正规厂家参与犯罪,假农资通过网店销往全国南方+

3月16日,公安部公布7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涉及制售假劣种子、套牌侵权、销售伪劣化肥等。公安部指出,多起案件中的犯罪团伙通过注册网店,大肆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给农户造成重大损失,影响十分恶劣。

通告还透露,去年以来,钾肥原料及成品价格普遍上涨,制售假劣化肥案件多发,甚至出现个别具备生产资质的正规厂家参与犯罪,以降低氮磷钾等有效成分含量方式制售伪劣化肥,严重坑农害农。

No.1

黑龙江制售假水稻种子案

2023年1月,根据工作中发现的线索,哈尔滨市公安局侦破一起制售假水稻种子案,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经查,2022年以来,犯罪嫌疑人李某依托其父亲控制经营的粮米专业合作社等公司,大量收购其他品种繁育出来的水稻种子以及普通稻米,未经筛选去劣等制种必要工序,直接套用尚属于试产阶段、未经审定的水稻种子品种,通过发展经销商、设立直营店、直播带货等方式对外销售,案值1100余万元。

该案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

No.2

山东制售伪劣小麦种子案

2022年11月,根据行政主管部门通报线索,聊城市公安局侦破一起制售伪劣小麦种子案,抓获犯罪嫌疑人20名,查扣假冒某品牌小麦种子20余万斤、包装袋10万余条、筛种机及封装机等灌装设备。经查,2021年6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张某某联合某种业公司法人陈某某等人,购买某品牌小麦种子生产经营权作掩护,定制种子包装袋,使用普通小麦或劣质麦种灌装后冒充该品牌种子对外销售,案值900余万元。

该案是公安机关与行政主管部门通力协作,依法惩治种子套牌侵权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

套牌侵权是种业领域最典型的犯罪手法,不法分子通过收购私自繁育的种子套牌畅销种子对外销售牟利,此类种子不仅质量没有保证,更严重扰乱种业市场秩序、侵犯权利人企业合法权益、阻碍民族种业良性发展。2022年,农业农村部、公安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营造种业振兴良好环境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强化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本案中,嫌疑人作案手段隐蔽,通过开设种业公司、购买品牌种子经营权作掩护,使用劣质小麦种子甚至是普通小麦灌装包装,套用优质种子品牌对外销售,严重侵害权利人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加强同行政主管部门的协作配合,一举打掉以张某某为首的套牌侵权犯罪团伙,及时阻止了一大批伪劣麦种播种流入耕种环节,有力维护了广大农民群众和品牌种子企业合法权益。

No.3

安徽侵犯种业商业秘密案

2022年4月,根据举报线索,合肥市公安局侦破一起侵犯种业商业秘密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查获侵权稻种1.2万斤。经查,安徽某种业公司历经8年研发出某品种杂交稻种,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并通过农业农村部门审定,获得上市销售许可。该稻种培育技术属公司核心商业秘密。2019年,作为制种合作方的某种业公司负责人邓某某等人违反保密合同,在种植该品种稻种过程中,私自截留稻种亲本,利用从权利人公司获取的有关育种技术,非法组织大量种植,将产出的该品种稻种交给另外一家公司套用其公司自有品牌包装后对外销售,共计销售套牌侵权稻种13.68万斤,非法获利460余万元。

该案是公安机关加强种业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典型案例。

No.4

河南制售伪劣化肥案

2022年6月,根据工作中发现线索,南阳市公安局侦破一起制售伪劣化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现场查获伪劣复合肥40余吨。经查,2021年12月以来,犯罪嫌疑人段某某等人伙同5家化肥生产企业,使用其他原料替代钾,生产、销售成分严重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伪劣复合肥1万余吨,案值2800余万元。

该案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化肥犯罪的典型案件。

去年以来,钾肥原料及成品价格普遍上涨,制售假劣化肥案件多发,甚至出现个别具备生产资质的正规厂家参与犯罪,以降低氮磷钾等有效成分含量方式制售伪劣化肥,严重坑农害农。公安机关针对性加强了此类犯罪线索研判和案件侦办。本案中,主要犯罪嫌疑人段某某、王某某先后担任某公司法人代表,长期负责公司氮磷钾复合肥的生产经营,为了减少成本、牟取更大利润,与多个化肥生产厂家负责人及业务员相互勾结,使用其他原料代替钾,大肆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复合肥对外销售,严重扰乱化肥市场经营秩序,严重侵害农户合法权益。对此类犯罪,公安机关将始终坚持“零容忍”,不断加大打击力度。

No.5

湖北制售伪劣肥料案

2022年9月,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宜昌枝江市公安局侦破一起制售伪劣肥料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现场查获伪劣肥料53吨。经查,2022年6月,某磷化公司法人代表朱某某购买有机肥原料、定制包装袋,组织在其工厂生产有机肥料,在产品未经过质量检验检测、未取得合格证明的情况下销售给犯罪嫌疑人徐某某。徐某某组建销售团队,安排专人在农村及偏远地区宣传,采用包接包送包餐的方式,诱导有购买肥料需求的农民群体参加其举办的种植技术培训和新产品推广会,安排专人冒充资深农业专家,骗取群众信任,虚构、夸大产品功效,忽悠群众以高价购买廉价劣质肥料,给农户造成重大损失。

该案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忽悠团”销售伪劣化肥的典型案例。

流窜作案、忽悠行骗是此类案件突出特点,犯罪目标一般为大龄农户,犯罪团伙将伪劣化肥或价格便宜的磷肥、有机肥包装成复合肥,通过免费接送、专家洗脑、管吃管喝、买赠促销等方式,诱导农户购买,严重坑农害农。本案中,涉案肥料经检测均为不合格产品,徐某某购买价格仅为600元/吨,经“忽悠”宣传后,销售价格高达3000元/吨。在打击此类农资犯罪过程中,公安机关坚持把追赃挽损作为检验案件效果的重要标准,贯穿侦查办案全过程,全力挽回被骗农户经济损失。该案件侦破后,当地公安机关及时组织召开追缴赃款返还大会,现场退还了部分受害农民货款,有力保障了受害农民的合法权益。

No.6

云南网销伪劣化肥案

2022年9月,根据工作中发现的线索,大理州公安局侦破一起网络销售伪劣化肥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名,现场查获伪劣化肥产品及原料300余吨。经查,2020年5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周某某等组织工人将购进的硫酸镁通过“翻包”替换成多个畅销品牌钾肥,或用硫酸镁掺杂、掺假后假冒品牌钾肥等方式,在其电商平台注册的多个网店进行销售,案值2100余万元。经检测,涉案化肥为不合格产品。

该案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网络销售假劣农资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网络销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不法分子违规开设网店,通过网络社交平台公开虚假宣传、销售伪劣农资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巨大损失。本案中,嫌疑人在多个电商平台注册网店,大肆销售有效成分仅为标识成分含量1/20的劣质化肥,危害严重。公安机关将继续加强网上巡查,对网络制售假劣农资犯罪下重手、出重拳,同时积极配合行政主管部门加强线上销售农资管理,压实电商平台和商户的主体责任,严厉查处网络销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行为,有力维护线上农资市场秩序。

No.7

天津制售伪劣农药案

2022年8月,根据农业农村部门通报线索,武清公安分局侦破一起制售伪劣农药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现场查获伪劣农药4吨、百草枯原液44公斤。经查,2022年以来,犯罪嫌疑人孙某伙同他人购买百草枯原液、工业盐等原料,非法生产含有百草枯成分的无标桶装除草剂农药,同时购买无标桶装除草剂农药,一并贴牌封装后,通过其开设的网店对外销售,案值2000余万元。

该案是公安机关严厉打击非法添加隐性成分制售伪劣农药的典型案例。

不法分子为追求药效、降低成本,在生产加工农药过程中,非法添加未在标识中明示的其他成分,包括禁限用的剧毒、高毒农药,不仅破坏土壤结构和生态环境,而且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体健康。本案中,犯罪分子生产的除草剂均未达到国家标准并检测出百草枯成分,属伪劣农药,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公安机关将在保持打击力度基础上,积极配合行政主管部门加大伪劣农药犯罪源头治理、长效治理,切实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THE END
1.电商平台乱价销售我们产品怎么管控?淘宝控价电商平台乱价销售我们产品怎么管控? 淘宝控价是品牌方或卖家为了维护市场价格稳定、防止恶意竞争和低价倾销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下是一些淘宝控价的操作方法:kongjia009 一、建立价格体系 明确产品定位:了解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包括目标受众、价格区间等,为后续控价提供基础。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0CCJ1B0556AJJU.html
2.农业农村部农业执法指导性案例汇总共24个(2021查明当事人从某种苗有限公司购进“X绿333”种子10包,已销售7包,抽样2包(送检1包、留样1包),库存1包,销售价格33元/包,违法所得231元,货值330元。案件处罚完毕后,该局还对该农资经营部门店改正违法行为情况进行了检查核实。 【处理结果】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七十六条第一款,参照《https://www.360doc.cn/article/7293128_1134758553.html
3.央视曝光网店销售假农资涉案金额1800余万行业资讯央视曝光网店销售假农资 涉案金额1800余万 今年3月19日,成都市公安局专案组对涉嫌生产销售伪劣农资产品的犯罪团伙集中开展收网行动。警方在现场成功抓获16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高达1800余万元。这起案件的发现,源于今年1月份民警在网上的一次例行巡查。 四川省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食药环侦大队民警冯栋杰:在某网络https://www.nsdqb.com/html/2024/show20240811905.html
4.无货源网店,开启你的赚钱新姿势!农资资料那么,如何开启无货源网店呢? 选择平台:首先,你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电商平台,如淘宝、拼多多、京东等。注册账号,完善店铺信息,设置店铺名称、Logo等。 寻找货源:你可以通过1688、淘宝联盟、京东联盟等平台,找到优质的供应商。与供应商沟通,了解产品的详情、价格、发货时间等。 http://xm.bailichun.cn/post/2106.html
5.市场监管工作情况汇报(精选9篇)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多年龄偏大,缺乏识别假冒伪劣农资的能力,在购买农资时,关心的往往是价格,忽视对质量的要求,容易上当受骗;另外,一些农民对假劣农资防患意识较弱,存在盲目跟进购买的现象,出现农资纠纷后,又不懂得依法维权。从近几年工商部门查办的农资案件来看,属于消费者举报投诉而查办的案件很少,这从一个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r0d8xs.html
6.农资产品销售模式(4种模式卖农资,有人销售过亿!做服务做电商安文博的想法是,用整个基地支撑电商销售,等电商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再用它来匹配我们的基地生产,实现‘以销定产’和产品的可追溯,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为果农以出厂价格提供农资,只需要在收购农产品的时候提高0.5%的收购价就可以了,这样也解决我们的农资销售问题。 https://www.niaogebiji.com/article-626814-1.html
7.优化营商环境多方共治恶意投诉赋能农资电商步入发展快道——中国中国青年网讯 “全额支持20万元索赔诉求。”当拿到这份惩罚性赔偿的判决书时,张先生的网店经营额已经实现翻番。作为农资电商的一个卖家,张先生曾经常受到恶意投诉的干扰,自从启动诉讼维权之后,恶意投诉少了很多,经营也步入快车道。 自2020年上半年开始,阿里巴巴集团法务联手平台治理、行业小二助力商家集中对一批恶意投诉者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finance.youth.cn/finance_djgj/202101/t20210112_12659723.htm
8.公安部详解严打假冒伪劣犯罪十大典型案例今年以来,公安部组织全国公安机关继续严打假冒伪劣犯罪,特别是从3月1日起,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严厉打击经济犯罪“破案会战”,掀起打击假冒伪劣犯罪的更大攻势,集中突破了一大批假冒伪劣农资、食品、药品、机械电子产品、日化产品等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安全的大要案。 http://bw.xjtu.edu.cn/info/1046/19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