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云南将把芬芳送往全国

原标题:“双11”云南将把芬芳送往全国花农备战正酣电商平台加持

“双11”已拉开帷幕,云南花田里的花商和花农们,正准备为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送去一抹芬芳。

乘上快车

线下销售转到线上实现鲜花产地直发

年初,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花市关闭,大部分物流无法正常发货,线下花店停业。今年“2·14”情人节,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的鲜花交易量、供应量只有去年同期的30%至40%,批发价格仅去年的1/3,而物流成本上涨超过两倍。正常情况下,斗南市场每天只有5%左右的鲜花因拍卖不出而销毁,但今年比例高达30%以上。

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发布的《关于疫情及雪灾对花卉产业及企业影响的报告》预测,第一季度云南花卉交易量减少约8.42亿枝,交易额减少约11.42亿元,再加上物流、农资等其他损失,对整个鲜花行业造成的损失至少在40亿元。

传统鲜花供应链的制约,加之疫情影响,让不少花农不得不面临鲜花卖不出去的困境。也就在这时,商家和花农们纷纷“触电”,将线下销售转移到线上,让鲜花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各地。

“总体来讲,今年的情况比较特殊,在5月20日之前,鲜花的价格非常低,最主要就是受到物流不畅的制约。”云南探花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霍森说。

往该公司的基地走,一个4000平方米的自建车间十分显眼,10个冷库里摆满了鲜花。霍森介绍,公司所在的玉溪市红塔区大营街道赵桅社区周边有1200多亩花卉,今年进一步扩大产能,按照规划达到3000亩左右,属于鲜切花核心产区。在物流方面,公司依托电商物流一体化体系,实现鲜花产地直发,减少中间环节。鲜花可以通过冷链自建的干线、支线运输网络及社会化冷链协同网络,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并且智能温度监控平台可实现全流程的可视化溯源,以及温控冷链车全程“0断链”“0腐损”,让鲜花“鲜活”送达,解决鲜花在电商配送中历来存在的痛点难题。

小试牛刀

一公司线上销量激增占总销售量的1/5

物流打通,商流也就跟上来了。同样在赵桅社区的云南斗色花卉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谭家田介绍:“我们自己种植鲜花,自有花卉产地181亩,其中红玫瑰种植产地115亩,每亩地每年可收获3至4季。还在玉溪与花农紧密合作2000余亩花田,以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运营,在销售上密切合作,互利共赢。年销售额达2000余万元,排名当地行业前三。”谭家田说:“过去,我们的销售以传统线下批发为主,线上销售金额少、订单太少、利润太少,为鲜花行业普遍认知。但今年传统线下交易场景受到极大冲击,公司的线上销售渠道增长快速。截至8月底,整个线上平台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20%左右。”

据谭家田回忆,早在今年2月,在电商平台的流量加持下,公司卖出1万单、超过20万枝鲜花。2月至8月底,公司在京喜的鲜花拼购店共售出鲜花近200万枝,相当于80亩高品质玫瑰花田一季的总产量,而且这些鲜花都是在基地现采现发的。

而云南花匠科技有限公司CEO王鹏博和同事们则在电商平台开起了一周一次的直播,让顾客直观地看见生产环境、采购处理、运输方式。“我们今年的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0%,即使在上半年,销量也是上升的。”

备战“双11”

有的今年首次参与首日预售28万元

电商正在改变传统的鲜花零售格局。自2016年起,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就开始保持稳定增长,《2020年中国鲜花电商行业分析报告—行业供需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预估,今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876.6亿元。其中,一、二线城市单量约占到消费总量的60%,中小城市的消费量与需求量也在逐年上涨,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消费趋势呈年轻化,家庭生活与各类社交场合用花的需求日益旺盛,鲜花消费也逐渐变成了日常行为。王鹏博说:“今年,庆典、活动用花的需求减少,但得益于电商对云南鲜花产业链的重构,电商、物流、冷链相继走进花田,鲜花的居家消费需求被提前释放,家庭生活用花板块崛起,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谭家田笑眯眯地说:“线上渠道还有一个好处!以前通过传统的线下批发模式,商家和花农们没有办法统计销量。和电商平台合作后,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清楚地看到每个季节、节日鲜花价格的波动曲线,让我们更加科学地规划、种植。现在,我们已经在为明年‘2·14’情人节做准备了。”

“双11”的帷幕已经拉开,云南的花农们正在等待着,为全国各地的消费者献上节日鲜花。赵桅社区花农张任菊种了两亩花,玉溪平缘农民花卉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达安种了6亩卡罗拉玫瑰。“伴随着‘双11’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五六年前,花农们就开始专门为这个节日培植鲜花。”

曾达安说,在“2·14”情人节鲜花出现滞销时,依托玉溪本地实施的“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政策,合作社搭上了“电商快车”。到“5·20”情人节时,依托电商平台销售,鲜花的行情非常好,是“10年当中罕见的一年”,价格相比往年增加了60%,合作社的花农们比起其他老乡减少了40%的损失。

今年,是王鹏博的公司第一年备战“双11”。据其介绍,公司采取了预售的模式,11月1日开局当天总共接了9000多单家居鲜花,销售额达28万元。

不少花农表示,今年的天气情况特殊,一会儿热、一会儿凉,对花的生长不利,或许一些鲜花不能如期上市。但迎接“双11”,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花商和花农们,都做好了准备。(记者朱婉琪)

THE END
1.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7大措施缔造经销商“农资+”服务模式随着农资行业竞争不断加剧,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建议经销商以农资供应服务为主线,通过以下7大措施缔造“农资+”服务模式。 构建综合服务平台 线上平台:开发农业服务平台,集农资销售、农技咨询、市场信息于一体,方便新时代的种植业主“一站式”获取所需资源。 http://img.pesticidenews.cn/zgny/yxcl/content/353c6e40-9958-4ab1-a8c3-c667cf76277d.html
2.农特产品营销策划农资产品推广销售方案科技化、绿色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根据2019年《农业科技创新报告》,全球农业生产逐渐迈向精准化、智能化,市场上对高效、环保型农资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在种植面积较大且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地区。 第二步:成功案例——从“农民心”出发讲到推广销售,我们最不该做的就是“高高在上”,总是想着“我们卖的好就是http://www.zhongxinlm.com/yinxiao/22261.html
3.探析农资电商平台运营策略,挖掘优势与展望发展趋势农资电商平台怎么做 1、农资电商平台的加盟模式,其优势在于能够覆盖广泛的农村金融地域,打破地域限制,同时大幅节约拓展成本,加盟商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不容忽视,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加盟商,制定严密的风险防范措施,成为运营中的关键环节,第三种模式则是与农资(农机)企业、农贸电商平台携手,共同开发资产端。 2、大丰收农资http://m.9213.net/7158e11C1e20.html
4.农资企业如何权衡线上和线下销售?(下)农资企业如何权衡线上和线下销售?(下) 上周,以A公司为例分析了线上线下渠道资源分配不当,致使企业“左右为难”,从而导致A企业渠道利润、经销商合作意愿和销量都下降。本周,将继续为大家带来线上线下“争夺战”的应对方案。 产品重新规划 有时我们需跳出固有思维模式,才能比较好地看清问题。如果传统渠道和网络渠道http://www.zh-hz.com/HTML/2019/01/29/404141.html
5.微信小店化肥类目入驻秘籍,开启你的线上农资销售之路!微信小店化肥类目入驻秘籍,旨在帮助商家顺利开启线上农资销售之路。以下是一步一步的指导: 一、了解入驻条件与资质要求 1. 资质准备 化肥类目作为特殊类目,入驻微信小店需要准备一系列资质材料,以确保平台的专业性和公正性。这些材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 营业执照:需提供有效的营业执照副本扫描件或照片,确保证件在有效期https://fuwu.11467.com/info/32892530.htm
6.线上服务视频培训网购农资我省多措并举推进网上备耕黑龙江日报1月29日讯当前正是抢抓农时、加快备耕的关键时期。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备春耕生产,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备春耕生产,采取线上服务、视频培训、网上购置农资、加快生产托管签约等形式,扎实有序推进备春耕生产。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目前,省农业金融服务平台已投放贷款77亿元,惠及农https://m.dbw.cn/heilongjiang/system/2021/01/29/058584242.shtml
7.农资电商平台农资电商平台怎么样农资电商平台有哪些→MAIGOO销售方面保留了传统的分销方式,只是对渠道进行了优化,淘汰了销售较差且缺乏新农资发展观念的网点。虽然整体的渠道链条并未改变,但产品的价格厂家自上而下调低了不少,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田田圈联盟能够迅速占领市场,凭借诺普信的全线产品覆盖现有农资市。此外,农商一号和农一网均采取了线上线下不同款的形式,对包装和规格https://www.maigoo.com/goomai/197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