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4年1月AD消耗5.26万,销售额100万左右:
一、准备短视频投放素材;
二、豆荚测试数据和短视频效果;
四、通过后端团队做数据跟进;
下面说说每一步都是怎么做的。
一、准备短视频投放素材
我们在准备短视频之前做了3件事:1、备货;2、挖掘产品卖点;3、包装账号。
1、备货并挖掘产品卖点:跟大家一样,我们是集团旗下子公司,以前都是免费给兄弟公司介绍客户,2023年11月,子公司决定打款到集团下面的种业公司,预定15万斤种子,自己做流量,自己销售;
2、挖掘产品卖点:因为考虑到大家可能对水稻种子不太感兴趣,所以放几张截图,让大家看一下我们的工作流程和沟通方式。每个类目不一样,卖点不一样,匡老师说过,找产品卖点有2种方式:1、做现有用户调研,从需求上找卖点;2、参考竞争对手,在竞争中找卖点…因为网民基数大,所以照搬竞争对手的内容,完全可行;
我们前面几条视频配音的效果不好,这个投一波抖+,测一下播放量和咨询量就能判断了。
优质投放素材参考▼
当时调整拍摄后的咨询量▼
二、豆荚测试数据和短视频效果
因为匡老师交代讲的越细越好,所以这里我仔细说一下我们的做法。
划重点:不要测私信,不要测私信,不要测私信,直接测线索!因为只要有人私信,就算一个有效数据,私信的消耗超级快,转化率也极低。
豆荚测试完成,找抖音直客或代理开AD户,后面短视频审核原因可以找直客提审。开户资源匡扶会群里也有,可以让助理找一下。
接下来用橙子建站做落地页,跟豆荚的落地页一样,突出工厂、产品优势,产品特点,这里需要加一个表单的组建(用于客户留资料)提交等后台审核,如果没有过审会提示你继续修改完善。
点击看高清大图▼
这里补充一点我个人对人群和关键词的认知:首先,我们要找到买我们产品的,到底是哪些人?有什么特点?就是大家经常说的“用户画像”,那怎么具体怎么做用户画像呢?
你可以找10-20个正在买你产品的客户,跟他们聊一聊,物理层面的标签无非就是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地域等等;那更高一级的标签有行为轨迹、兴趣爱好,比如平时喜欢做什么?看什么类型的内容?除了买你的产品,还会买什么同行业的上下游产品?
以我为例,我卖是水稻种子,那我的客户画像是这样的:男、40-50+岁、年纪偏大的农户、这个群体的行为兴趣喜欢看新闻,时政,这时候你可以选这个类目,然后把类目词点进去。
同时,他们除了买水稻种子,还会配置农资、肥料,所以也要加入这些强关联的产品词。就像你卖珠宝首饰,包包、香水都是你要拓展的人群。
计划前期,用“大行为、小兴趣”找精准人群,让系统快速过探索期;计划稳定后,用“小行为、大兴趣”拓展更多精准流量。
什么是“大行为、小兴趣与小行为、大兴趣”?行为是用户近期30/60/90天的电商互动行为,如:观看、点击、互动、购买等;兴趣是对产品或内容感兴趣,但未必购买。例如个别兄弟们喜欢丝袜,但未必会买,对吧?但是,卖保健品或保健用品的商家,可以用“丝袜”这个兴趣词,找到潜在意向客户,你们懂的。
总之,行为用于覆盖精准人群,兴趣用于拓展更多精准人群。
四、通过后端团队做数据跟进
因为我们的客户是种地的农户,相对来说,需求明确,也没那么多心眼子,所以中小客户线上成交并不难,下面是我们几个新加客户的真实成交过程。
2024年1月份,我们开始邀约大客户到线下做成交,也是常规的会销,没什么套路,大家过一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