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示范农场各处分布有物联网传感器和监控设备,田间的空气温湿度、降雨量、光照强度、土壤墒情等参数,均能通过无线技术同步传输到农场的智慧农业平台,根据实时数据有针对性地浇水、除草、施肥、杀虫,保障作物的优质高产。”11月15日,在桓台县果里镇中化MAP(桓台)技术服务中心控制大屏前,中心经理李亮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的示范田在播种环节,使用马斯奇奥气吸式精量播种机,并配备了GPS导航系统,确保每一颗种子都能准确、均匀、深度一致地落入预定位置。伴随着播种,施肥、铺滴灌带的工作也由播种机一次性完成。”
与中化MAP的深度合作,让桓台县迈出了打造“绿色吨半粮”示范基地、推动建设现代化齐鲁粮仓先行县的坚实步伐。通过聚力打造“小切口”“好场景”,一批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牧场、智慧乡村等典型应用场景落户淄博市,实现了点上开花、面上成势。
“今年3月底,棚掌柜(淄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来我们基地,联系安装棚掌柜‘一站式’智慧大棚解决方案。有了棚掌柜,我们几个管理人员可以同时在线观看、操作,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11月12日,在桓台县泓基农业果蔬大棚前,技术员杨永利为记者展示了棚掌柜APP。
“以前,通风要操作通风系统,浇水要操作浇水系统,手机上安装了不同的APP,且每个APP的操作界面也不一样,需要花功夫学上一阵子,用起来很不方便。”杨永利说,“棚掌柜可以将各种APP集成到一个APP中,而且不用更换原有设备,只需安装一个智能控制柜,就可以用手机操控,功能清晰,一学就会。”杨永利几句话就表达了棚掌柜“一站式”智慧大棚解决方案的便捷与高效。
在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高青第二牧场,几十头“打工牛”在重型转盘上等待挤奶的场面,给到场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只见奶牛在入口处排队,一头接一头迈上“工位”,安静地开始挤奶“工作”。挤奶机12分钟转一圈,每转完一圈,奶牛就会自动离开“工位”,下一头奶牛再迈上这个空的挤奶位。挤奶机不停地转,奶牛也自行、有序、迅速腾换“工位”。据了解,当前第二牧场有1200头奶牛,全部完成挤奶工作大约需要3个小时,而这个过程,只需要5个人在现场进行辅助,高效且节约人工成本。
借智问计,合作共赢。通过与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共建农业农村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中心、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合作搭建山东省农业农村遥感应用中心淄博平台,淄博市建成了“齐农云”农业农村智慧大脑,构建4大标准体系28项标准,链接国家、省级涉农应用信息系统93个,汇集入库涉农数据32亿条,打造了一批涉农特色应用,初步营建了“一云统揽、多维一体、一网通办”的农业农村数字生态,淄博市数字农业发展驶上了“高速路”。
近年来,淄博市坚持数字赋能,全面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先后实施数字农业重点项目102个,完成投资115亿元,建设数字田园、数字果园、数字牧场50家,以纽澜地、中化MAP、禾丰种业、得益乳业、凯盛浩丰为代表的一批数字农业项目形成集聚带动效应。
立足自身优势特色产业,淄博市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推动农业发展,集中打造粮食、蔬菜、黑牛(奶牛)、苹果、猕猴桃、香菇等6条数字农业产业链,加快培育“数字化+”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主体,带动农业全产业链做大做强做优,一批数字农业项目实现了集聚带动、模式输出。
这些项目中,凯盛智慧农业打造了全省规模体量最大的智慧温室,配备了自动化潮汐苗床、智能环控等7大智能化系统,一期工程可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七河生物建设香菇智慧化数字孪生工厂,创造了“国内发菌、国外出菇、鲜菇就地上市”新模式,通过模式输出在国内外建立基地17个,年产菌棒2亿棒,成为全球最大的香菇菌棒出口供应商。禾丰种业打造全国首个生态无人农场,开展数字化育种、全环节智能化管理,获批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