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根据全市农村厕所革命摸底情况,我市共排查确定需改造农村户厕7503户,其中新建户厕2609户,维修改造户厕4894户。目前,所有问题户厕已全部整改完成。二是巩固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成果。建立完善长效管护机制,落实农户主体责任,探索制定农村户厕长效管护机制和考核办法,推动农村户厕长效管护。三是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围绕“五美”行动要求,全面清理村屯垃圾,累计清理村屯垃圾6.01万吨,清理公路沿线垃圾17.65万吨,清理公共区域垃圾12.6万吨,清除乱贴乱画等6.3万平方米。四是全力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结合“千村美丽、万村整洁”行动,共争取资金XX万元,重点打造自治区级美丽宜居村李店镇南街村。五是实施农村供水保障工程。科学合理编制村庄规划,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先后在铁力市、嘉荫县、乌翠区建设农村集中式饮用水处理工程12处,修建饮水安全管网215公里。六是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全年计划投资XX万元,实施农村公路畅通工程及危桥改造项目2个,分别是铁力市双河子村至三卡乡四卡村、乌翠区待路镇中心村至翠峦镇石人沟村。
(三)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农机手、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工、退役军人、女职工等为重点群体,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训农民6767人次。二是深化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通过搭建平台载体、强化要素保障、突出示范带动等方式,不断深化农业农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组建技术服务团队3个,开展科技服务活动5次;举办各类基层培训班17期576人参加,发放培训补助资金XX万元;引进“田秀才”“土专家”等各类人才12人;加强与东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合作,组织开展科技合作项目3项。三是组织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按照农业农村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规范提升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我市共有100名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家庭农场经营者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培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规模偏小,现代化程度低。现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规模普遍较小,农机装备水平不高,缺少大型农业机械配套服务组织,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缺乏农业核心竞争力。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精力不集中,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