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任务分工为明确工作分工,全面贯彻落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会议同意,现就规划纲要提出的工作任务进行如下分工:b5E2RGbCAP一、加强信用法律法规制度和信用标准体系建设(一)加强信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建设。1、完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推进信用立法工作,使信用信息征集、查询、应用、互联互通、信用信息安全和主体权益保护等有法可依。指导和推动信用服务机构依法制定和实施信用信息采集、整理、加工、保存、使用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发展改革委、人民
4、银行、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参加)xHAQX74J0X二、推进信用记录建设和信用信息征集共享(三)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7、加强重点领域信用记录建设。以工商、纳税、价格、进出口、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医疗2/34卫生、知识产权、流通服务、工程建设、电子商务、交通运输、合同履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科研、消防安全等领域为重点,完善行业信用记录和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LDAYtRyKfE8、建立行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各部门要以数据标准化和应用标准化为原则,依托国家各项重大信息化工程,整合行业内的信用信息资源,实现信用记录的电子化存储,加
5、快建设信用信息系统,加快推进行业间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Zzz6ZB2Ltk(四)地方信用信息系统建设。9、加快推进政务信用信息整合。各地区要对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履行公共管理职能过程中产生的信用信息进行记录、完善、整合,形成统一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为企业、个人和社会征信机构等查询政务信用信息提供便利。(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dvzfvkwMI110、加强地区内信用信息的应用。各地区要制定政务信用信息公开目录,形成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大力推进本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政务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在公共管理中加强信用信息应用,提高履职效率。(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rqyn
6、14ZNXI(五)征信系统建设。11、加快征信系统建设。推动社会征信机构建立征信系3/34统,依法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个人的信用信息,并采取合理措施保障信用信息的准确性。(人民银行负责)EmxvxOtOco12、对外提供专业化征信服务。推动征信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对外提供专业化的征信服务,有序推进信用服务产品创新。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内部风险防范、避免利益冲突和保障信息安全的规章制度,依法向客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征信服务,进一步扩大信用报告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政府部门行政执法等多种领域中的应用。(人民银行、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SixE2yXPq5(
7、六)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13、完善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继续推进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提升数据质量,完善系统功能,加强系统安全运行管理,进一步扩大信用报告的覆盖范围,提升系统对外服务水平。(人民银行负责)6ewMyirQFL14、推动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继续推动银行、证券、保险、外汇等金融管理部门之间信用信息系统的链接,推动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建设,推进金融监管部门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人民银行牵头负责,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管理局参加)kavU42VRUs(七)推进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15、逐步推进政务信用信息的交换与共享。各地区、各4/34行业要以需求为
8、导向,在保护隐私、责任明确、数据及时准确的前提下,按照风险分散的原则,建立信用信息交换共享机制,统筹利用现有信用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依法推进各信用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用信息的交换共享,逐步形成覆盖全部信用主体、所有信用信息类别、全国所有区域的信用信息网络。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对信用信息进行分类分级管理,确定查询权限,特殊查询需求特殊申请。(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参加)y6v3ALoS8916、依法推进政务信用信息系统与征信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发挥市场激励机制的作用,鼓励社会征信机构加强对已公开政务信用信息和非政务信用信息的整合,建立面向不同对象的征信服务产
9、品体系,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征信服务需求。(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牵头负责,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参加)M2ub6vSTnP三、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八)坚持依法行政。17、将依法行政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和服务的全过程,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在保护国家信息安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依法公开在行政管理中掌握的信用信息,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切实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确5/34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和程序,提高决策透明度。进一步推广重大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拓宽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渠
10、道,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社会监督和约束,提升政府公信力,树立政府公开、公平、清廉的诚信形象。(各有关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负责)0YujCfmUCw(九)发挥政府诚信建设示范作用。18、在行政许可、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科研管理、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申请政府资金支持等领域,率先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发展。(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牵头,中央组织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科技部等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eUts8ZQVRd(十)加快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建设。19、严格履行政府向社会作出的承诺,把政务履约和守诺服务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把发展
11、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落实情况以及为百姓办实事的践诺情况作为评价政府诚信水平的重要内容,推动各地区、各部门逐步建立健全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对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要认真履约和兑现。要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不得施行地方保护主义措施,如滥用行政权力封锁市场、包庇纵容行政区6/34域内社会主体的违法违规和失信行为等。要支持统计部门依法统计、真实统计。政府举债要依法依规、规模适度、风险可控、程序透明。政府收支必须强化预算约束,提高透明度。加强和完善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机制。完善政务诚信约束和问责机制。各级人民政府要自觉接受本级人大的法律监
13、建设。21、建立安全生产信用公告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承诺和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及安全生产失信行为惩戒制度。以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特种设备生产企业7/34以及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和爆破企业或单位为重点,健全安全生产准入和退出信用审核机制,促进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安监总局、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TIrRGchYzg22、以食品、药品、日用消费品、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为重点,加强各类生产经营主体生产和加工环节的信用管理,建立产品质量信用信息异地和部门间共享制度。推动建立质量信用征信系统,加快完善12365举报处置指挥系统,
14、建立质量诚信报告、失信黑名单披露、市场禁入和退出制度。(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质检总局、农业部按职责牵头负责)7EqZcWLZNX(十三)流通领域信用建设。23、研究制定商贸流通领域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制度,完善商贸流通企业信用评价基本规则和指标体系。推进批发零售、商贸物流、住宿餐饮及居民服务行业信用建设,开展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完善零售商与供应商信用合作模式。(商务部牵头负责)lzq7IGf02E24、强化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加大对市场混淆行为、虚假宣传、商业欺诈、商业诋毁、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典型案件、重大案件予以曝光,增加企业失信成本,促进诚信经营
15、和公平竞争。(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商总局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分别负责)zvpgeqJ1hk8/3425、逐步建立以商品条形码等标识为基础的全国商品流通追溯体系。加强检验检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质检总局牵头负责)NrpoJac3v126、支持商贸服务企业信用融资,发展商业保理,规范预付消费行为。鼓励企业扩大信用销售,促进个人信用消费。(商务部牵头负责)1nowfTG4KI27、推进对外经济贸易信用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对外援助、对外投资合作等领域的信用信息管理、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和企业信用等级分类管理。借助电子口岸管理平台,建立完善进出口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信用分类管理和联合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