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基层|“数据农资”给农业插上“智慧翅膀”
来自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4月9日,南皮县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监测农作物长势情况。河北日报记者袁铮摄
4月9日,记者来到沧州市南皮县乌马营镇西五拨村的农田里,一眼就看到了沧州绿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10余座温室大棚。“这里面可有不少智能化技术。现在要种好菜,离不开数据支撑。”作为懂新技术的新农人,该公司负责人王勇说,当前,数据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农资。
记者跟随王勇来到一座玻璃温室前,没人怎么管理?王勇指着秧苗下的白色罐体和灰色管道解释:这里安装了环境数据监测系统,升温、降温、喷灌、通风都可以通过自动化管理设备进行操作。
2023年,南皮县启动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选取乌马营镇、刘八里镇的6个村作为试点,开展智慧化农业改造。绿隆公司的设施蔬菜厂区成为受改革试点试验项目支持的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
原来,绿隆公司各个温室的环境监测数据,正实时显示在十公里外的南皮县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大屏上。
现在“智慧农业大脑”的监测区域已扩展到全县的近百万亩耕地,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作物长势监测、成熟度预估、产量预估及重大病害监测预警等服务,帮助他们进行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管理。
丁昊将屏幕定格在南皮县农作物长势监测界面,监测区域内的农作物长势情况以5种颜色分级展示出来。
数据成为新农资,农业插上了“智慧翅膀”。
目前,南皮县“智慧农业大脑”二期正在建设中,移动端应用预计将于今年5月中旬上线,届时广大农户的手机“新农具”将再添新功能。(河北日报记者袁铮)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冀)字第101号|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11618号|冀网文【2021】1825-001号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