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农业现代化实现的新路径

互联网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法宝,互联网农业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一方面,“互联网+”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正成为打破小农经济制约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枷锁的利器;另一方面,“互联网+”通过便利化、实时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为农地确权、农技推广、农村金融、农村管理等提供精确、动态、科学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正从单一使用的工具上升为现代农业跨越式发展的复合型引擎。“互联网+农业”是一种革命性的产业模式创新,对推动传统农业转化为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农场化的现代农业将产生深远影响。

“互联网+农业”正在深刻地改变农业生产关系,只有抓住机遇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各地在认真吸收借鉴国内外互联网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实际,以互联网为强大推动力,以互联网农业为新的突破口,明确基本思路、发展重点、政策措施,加快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是加快布局实施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突出重点环节抓住发展重点

(1)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加快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利用信息化推动农业产业升级,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推进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技术在大田作物生产上的应用;推进在线监测、远程控制、远程诊断、报警联动等技术在设施园艺生产上的应用;推进电子耳标、智能识别和无线传感等技术在畜牧养殖上的应用;推进在线监测、智能增氧、智能投饵等技术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推进全球定位系统或北斗系统、电子地图等技术在农机作业中的应用。

(2)推进农业互联网体系服务化。建立国内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平台,创新商业运行模式,构建涵盖云农场、乡村服务站、服务员、乡间货的等全新服务理念、全新服务方式的云农场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从生产、加工、销售到物流的全产业链服务,实现个性化定制、集约化、规模化、全产业链的农业生态服务。

(3)推进农产品营销电商化。一是加快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支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在线交易,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农产品物流配送。鼓励扶持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市场主体上网发布供求信息,在淘宝、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开设农产品营销网店。进一步放大现有农产品电商平台的辐射带动效应,支持各地建设淘宝馆,实施农产品电子商务“千镇万村”的扶持政策。二是发展农产品同城配送。扶持引导农产品批发市场、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有实力的农业市场主体自建网店,开展同城配送,满足不同层次的市场消费需求。三是创新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最新信息化技术成果和现代物流体系,创新最快速度、最短距离、最少环节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实现农产品市场流通的快捷、高效、安全。

三是整合资源推动互联网农业做大做强

(1)网络平台整合工程。围绕农业生产,通过信息流打通包括农资供应、农业金融、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流通加工消费等环节在内的农业产业链,形成一个完善的农业互联网生态圈,提高农业产业链效率。整合全省范围内政府或民间成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平台,建成影响力和辐射力较强的开放性平台,提升互联网拉动农业发展的效应。

(2)乡村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工程。健全完善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确保农产品快速、高效通行。充分发挥现有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体系流通仓储功能,在临近路港、方便集散的园区,配套提升冷链设施水平,建设区域冷链中心。鼓励多方投资兴办冷链运输,共同建设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

(3)乡村休闲体验旅游工程。农业本身具有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的多功能性,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作用拓展衍生农业的多重功能,从休闲娱乐、参与体验等角度去挖掘乡村本土特色与文化。依托各地特色资源,积极开发专项体验之旅,凸显乡村观光、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养老健康为特色的乡村旅游精髓。

四是构建互联网农业的推广机制

(1)构建“现代农业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农户”互联网农业传导机制。以现有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研发、制造与应用,取得经验,为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示范服务作用,带动成千上万的农户应用,形成紧密的互联网农业推广机制。

THE END
1.农村互联网农业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农村互联网 农业行业竞争格局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33页内容提供方:hyj59071652 大小:38.04 KB 字数:约2.02万字 发布时间:2024-11-15发布于江苏 浏览人气: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114/6040215233010243.shtm
2.互联网农业四个领域值得布局,这是下一站风口?未来,他们将成为农业互联网的落地参与者,引进诸如农业金融、保险、农机服务、农业托管服务等多种专业化分工形式,并孕育出更多的创业机会。 主要子领域的“下一站” “三农”领域纵横交错,分支庞大繁杂,创业和投资大都专注于某一垂直领域,以小切口切入。以下是星河互联白皮书对这些细分领域的趋势判断。 https://www.iyiou.com/p/67461.html
3.农业与互联网(一)随着农业互联网化逐步推进,农资企业也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比如:聚焦农业信息化的辉丰股份,打造农资服务平台的芭田股份、金正大,着力于农业金融的大北农等。 4)农业产值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传统农业模式下,人们只能依靠人力来测量农田信息,整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而且测量精度有限,很容易导致决策失误https://www.jmt007.com/12214.html
4.“互联网+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农业新闻网农业互联网 “互联网+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互联网+”能够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http://www.nyxw.org.cn/xiangxi.asp?xid=20763&leibie=%C5%A9%D2%B5%BB%A5%C1%AA%CD%F8
5.用“互联网+”为农业现代化提速六是设立政府产业引导基金。对那些投身农业互联网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云计算技术、数字分析技术、实时处理技术、遥感技术等研发科技企业,以及积极应用推广物联网技术、能够引导农户参与到互联网营销网络,促进互联网在农业上应用的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给予适当基金补贴。 http://wap.cuncunle.com/content/1591431504221797
6.互联网+农业:打造全新的农业生态圈首页 馆藏纸本 图书详情 互联网+农业 :打造全新的农业生态圈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3639071 出版年:2015 作者:裴小军 学科:农业科学 资源类型:图书 细分类型:中文文献 收藏单位馆藏地在架状态索书号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四层中文自科图书区在架上65.228/732 https://www.las.ac.cn/front/book/detail?id=7fc9724b51bffbc2ee82a28d64fc8cd2
7.互联网+农业什么是互联网+农业物联网百科互联网+农业是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使农业摆脱传统行业中,消息闭塞、流通受限制,农民分散经营,服务体系滞后等难点,使现代农业坐上互联网的快车,实现中国农业集体经济规模经营。目前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农业生产领域,并在http://www.tpwlw.com/baike/info_89.html
8.农业互联网科技产业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农业互联网高科技企业,以“用互联网改变农业”为使命,致力于构建最有影响力的农业数智生态平台,通过管理数智化、交易数智化、财务数智化,提升农牧企业的数智竞争力,推动中国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https://2d.ciftis.org/view/productmgr/productdetail?productId=67667
9.“互联网+农业”的六种实现途径6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议题。 会议指出,按照国务院部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大发挥市场作用,依托“互联网+”发展各种专业化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更加效率,使亿万小农户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更好对接,对推动农业提质增效、拓宽农民新型就业和增收渠道意义重http://www.jidijiahe.com/article-item-78.html
10.盘点:未来“互联网+农业”呈现的几个形态在农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黑龙江省副省长吕维峰指出,为适应信息化发 展趋势,黑龙江省委省制定了“互联网农业”三年行动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该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四点:一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立完善黑龙江农业电 子商务平台等一批省内大型农电商务平台。在三年内组织3000家农业合作社,绿色有机食品企业,建构黑龙江农http://www.xpshop.cn/blog/dianzishangwuzhishi/dkg1010_1/
11.远不只电商,听农大教授谈“互联网+农业”在中欧农业大数据创新论坛暨农大软通动力农业互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签约仪式上,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兼中欧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道亮先生相信阐述了中国互联网 + 农业的内涵,作用,问题与举措。 在中欧农业大数据创新论坛暨农大软通动力农业互联网大数据研究中心签约仪式上,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https://www.51cto.com/article/494969.html
12.农林牧渔行业:“互联网+农业”产业互联网的下一个风口农业!2)农业互联网时代到来,互联网正全面改造农业。2013年以来,我们对从事涉农互联网的100多家企业进行了调研,发现从农资销售、中介服务、土地流转到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整个完整的农业产业链上都已经出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身影,伴随着土地经营进一步规模化,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崛起,农业互联网时代已到来https://www.p5w.net/stock/gpyb/hyfx/201504/t20150424_1031006.htm
13.互联网+农业电商目前B2B农业互联网平台主要有三类: 1.B2B农资电商平台 农用物资行业整体处于上升期,农资产品主要分为种子(市场空间约3500亿元)、化肥(7500亿元)、农药(3800亿元)、农机具(6000亿元)四大品类,这类农资电商平台试图为农户带来更低价的农资产品,去掉农资贸易过程中的县级、村级经销商。 https://blog.csdn.net/xiaonuoya_l/article/details/47002133
14.金农网农业互联网平台金农网是国内一家专业的农业门户网站,提供农业信息、电子商务、广告宣传等服务,已经成为大型中国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之一。金农网(www.jinnong.cn)经过10多年时间的建设,已经成为规模较大的农业门户网站。https://www.jinnong.cn/
15.金农网农业互联网平台金农网是国内一家专业的农业门户网站,提供农业信息、电子商务、广告宣传等服务,已经成为大型中国农业信息网络平台之一。金农网(www.jinnong.cn)经过10多年时间的建设,已经成为规模较大的农业门户网站。http://xm.nyjx.cn/
16.互联网+农业“互联网+”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新趋势,也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了新路径、新方法。 “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以“互联网+农业https://baike.sogou.com/v140999051.htm
17.互联网+农业您好!我们是闽南理工学院的学生,欢迎您参与本次关于互联网+农业的调查,我们希望能通过您的参与,获得部分有关互联网普及程度以及网络销售农产品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我们能够据此取得科学的调研成果。这是一份调查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您所提供的任何资料我们将会严格保密、不泄露您的信息。我们对此表示感谢,十分感谢您的认真https://www.wjx.cn/jq/4178652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