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物联网涉及在受控的农业环境中应用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
2.通过精准监测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PH值等,农业物联网为农事活动提供数据支持。
3.利用智慧云平台,农业物联网实现对作物生长环境的实时在线监测。
4.智慧云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自动调节作物生长环境,如通过喷淋系统增湿或启动风机水帘降温。
5.确保最佳生长条件,农业物联网旨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调整生长周期和经济效益。
6.农业物联网促进科研、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实现常年、全天候、反季节的规模化生产。
7.它融合现代生物技术、农业工程和农用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以现代化农业设施为基础。
8.农业物联网代表高技术含量的农业发展方向,其产品附加值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也高。
9.作为我国农业技术革新的重要工程,农业物联网是跨世纪的农业发展项目。
拿极飞智慧农业(XSAS)举例子:一般需要有测绘的无人机,打药的农用无人机,以及农业物联网设备例如农业自动驾驶仪、控制阀、水位传感器等多种农业装备。可以通过感知与精准农业任务执行将物理信息数字化,提供多维数据源。
农业物联网是将农业与物联网技术相融合,帮助农业产生经营的数字化,农业物联网涵盖的方向有不少,几乎覆盖了整个农业从生产-物流-销售的过程。
农业物联网云平台
把物联网应用在农业生产、经营等环节中,传感器之类的感知设备加上物联网云平台的软件系统,从收集作物生长环境信息到流通运输,最后再到销售、消费全过程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为农业生产经营各环节提供数据支持,目前比较常用的农业物联网产品有智慧农业、智慧养殖、智慧水产养殖等,其中智慧农业包括:智能温室大棚、智能灌溉、水肥一体化、智能供水等,其中智能温室大棚
智能温室应用设备
智能温室大棚控制模式
总的来说,智慧农业物联网覆盖的领域、项目极广泛,涉及到的设备更多,除了各类感知设备,也就是传感器之外,还是智能控制柜、智能阀门、电流采集模块等等,视具体需求而定。
农业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实施速度呈指数级增长。据统计,到2020年,农业物联网设备安装数量将达到7500万台,年均增长20%。
导致增长的原因有几个:
到2050年人口增长97亿(30年内增长25%)及其粮食需求在过去的40年里,由于水土流失和污染,世界耕地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一有限的昂贵资源,例如水、电、化学肥料等极端的天气条件价格合理、耐用且易于维护的传感器
物联网和分析技术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一种提高耕作方法效率和增加现有耕地产量的方法。精准农业包括使农民能够更精确地管理作物生长和饲养牲畜的一切。智能传感器可以24小时自动运行,从而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要,降低了种植者的成本,提供了农场的整体视图,并突出了可操作的见解。
此外,精准农业解决方案可告知生产者他们需要了解的有关土壤、湿度、水位和其他重要指标的参数,以便在小问题影响利润之前采取纠正措施。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物联网在农业实践中的一些实际应用和好处,接下来一起来看看农业物联网:7个智慧农业创新用例。
农业物联网已经开始建设很久了。像托普物联网这些企业都做过很多农业类项目。由于国家对物联网支持力度很大,所以这个进展的很快。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早已渗透到农业的很多方面。往大一点说,绿色农业、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是在物联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往小一点说,温室智能大棚、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等,也都会应用到物联网技术,托普云农无论是农业植保服务、农业物联网软硬件服务、大数据服务,或是农业知识服务,都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通过对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利用,构建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为链条的服务模式,提供智能大棚种植系统、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农业管理系统、农业小程序、智慧农业园区等解决方案,对农业大数据进行产业化应用探索,为农业管理部门和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农业数字化产品与信息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