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局对20__年拖拉机年检工作进行了精心组织、周密布置,局成立了由分管副局长旷劲松任组长,监理所、管理股、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年检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20__年年检工作动员大会,在会上局长瞿运生同志严格要求年检工作人员依法办事,严格遵守年检工作纪律,讲究工作方法,多向农民宣传党和政府对农机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做好农机窗口服务工作。此次下乡年检工作,市局局长瞿运生,分管副局长旷劲松,多次下乡督促检查年检工作并与参加年检的农机手亲切交谈,了解农机驾驶员的情况,听取他们对农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了农机驾驶员的信用,赢得了农机工作的主动,得到了农民朋友的一本文致好评。
二、严格检验,确保农机安全生产
拖拉机年度检验是法律法规授予农机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农机监理部门履行职责,加强监管,保证农机安全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对拖拉机进行年度检验,能够有效地提高广大农机手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水平,改善拖拉机的技术状况,进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保障农机安全生产。在车辆检验中,我所检验工作人员严格审查证件,仔细核对车辆的发动机号码、车架号码、车型、颜色是否与行驶证记录相符,有不符情况的待查明原因后再进行处理。车辆检验中严格按要求检车,对不合格车辆要求修复后进行复检。对于要求上线检测的三、四缸机车,做到了无上线检测报告单,绝不签章。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七条规定,
此次年检一律参加机动车交强险和机动车驾乘人员意外伤害险,不参加保险的车辆,监理员不得办理年检手续。
三、齐心协力,年检工作显成效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情况
农产品检测合格率。今年以来,我们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作为工作的重心来抓,与农业其他站互相配合,出动小车一辆,抽派技术人员40(次),深入八美镇农贸市场、县农贸市场、城关大棚蔬菜基地、县城重点宾馆、饭店、路边饭店等进行蔬菜、水果抽样检测,到2020年10月份止,全年抽检48次,共抽检样品228个,检测合格225个,合格率98.6%。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
(一)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办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的规定,开展执法检查。
1、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执法检查,配合有关部门依法严厉查处向农产品生产基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物、废气、医疗废异物或者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
2、继续在全县开展高毒农药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农业投放品、肥料、农药的销售和安全使用执法检查,推行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制度,严禁高毒高残留农药进入生产基地,依法严厉查处违法违规销售、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
3、加强对产地和全县农贸市场和水果摊点的产品包装标识执法检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进行包装、标识的行为以及假用、冒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志的行为。
4、加大对农产品种植和销售质量安全执法检查,强化对农产品产地和市场所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检,发现不合格的农产品,要依法责令停止销售,并及时上报情况,加强对农产品销售者的监督管理,严格杜绝不合格的农产品进入市场。
5、坚持经常性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监督和产品的抽检,严厉查处生产销售不合格的农产品,坚持重大节日期间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我县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
(二)认真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管工作
1、严格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管。进一步加强农产品检测监测力度,抽派专人负责农产品检测工作,每周开展一次,每次抽检4-6个样,做好检测报告资料的保存和收集,严防农残超标和有毒有害农产品流入市场,保证农产品市场供给安全。
2、经常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组织农业行政执法人员和技术人员对重点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实行全天24小时抽检制度,并准确将数据向上级汇报,做好检测存档,保证农产品生产安全。
4、有力有序推进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各项工作。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7月中旬,我县试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证制度。通过推动生产者主动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探索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新模式,截止目前,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共计128张。
6、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申报认证工作,开展有机、特色、无公害农产品申报认证工作。截至目前,共完成有机食品认证5个(黄瓜、辣椒、豇豆、莴苣、甘蓝)。
7、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力度,并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制,严防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8、积极制订和建立、完善重大农产品安全应急预案机构,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作情况
1、开展农产品检测。通过农产品生产基地定期抽样检测工作,对即将上市的农产品进行农药残留检测,为农产品安全生产把好质量关,结合检测工作的开展和监督人员深入乡村、田头了解作物长势及农业投入品施用情况,指导农民安全施用农药、安全采收农产品,指导农民建立田间档案,从源头开始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农产品从产前到采收的全程监控,保证农产品生产中各项关键技术落实到位,确保基地农产品安全生产。
2、加强节日、会议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工作。在重大节日、会议期间,为确保广大居民消费安全,吃上放心安全的农产食品,加强对辖区内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药安全使用的指导,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延期上市或者收缴烧毁处理,避免超标农产品流入市场造成危害。
3、为确保广大居民,吃上放心安全的农产食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检测站,每周进行农产品农残检测。
四、存在问题
1、认识不到位。主要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还不强,诚信经营的意识还不够,缺乏必要的责任感;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管理往往流于形式,从而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隐患。
2、监管难度大。我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有关的职能部门虽然都能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恪尽职守,但是部门之间通力协作、联合监管的力度还不够,整体合力还不强,给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3、体系待健全。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标准不配套,农业标准覆盖率还不高,农业投入品主要是农药的使用难以完全监管到位;二是缺少快捷的信息反馈和统计平台,难以及时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动态;四是生产环节与流通环节、政府监管环节之间的信息传递脱节,难以实现实时监控。五是检测机构不健全。
4、监管力量较弱,工作经费不足。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和监管任务重,面对千家万户进行有效监管十分困难,虽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但监管工作经费非常缺乏。
五、下步工作打算
1、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小事为舆论导向,上下联动,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多层次营造氛围,广泛宣传,不断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积极引导生产者、消费者按标生产、健康消费。
2、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管理办法》、《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条例》等农业法律法规,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精神,做好源头治理。扎实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业投入品综合执法体制,进一步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建立主导品种制度。建立假劣产品曝光制度。加大抽样送检力度,特别是重点肥料产品和重点农药产品,凡抽检不合格的农业投入品,要依法通过媒体曝光,及时控制假劣农资产品下田,尽可能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建立举报投诉制度。
3、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现有人才、设备等资源,优化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资源的配置,认真规划检测体系的建设,明确职责,合理分工。强化检测检验网络的建设,明确各自分工,形成高效运行、构建完善配套的监测网络,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质量追溯体系和责任追求体系,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监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