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严打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农资防虚假广告误农

通知强调,强化生产源头监管。要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源头治理,完善以随机抽查为重点的日常监督检查制度,依法对区域内重点生产企业加强监管,重点查处生产假冒伪劣产品、非法添加违禁物质与隐性成分、无证生产或擅自受托生产等违法行为。对近年来市场监管发现有问题的、农民投诉的和维权企业举报的企业,要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加大监管频率和抽查力度。集中整治行业性、区域性制假售假问题,坚决打击无证照生产的“黑作坊、黑工厂、黑窝点”。探索研究产业宏观调控有关措施,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根本好转。

通知要求,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重点是检查产品的真实性、质量状况及非法添加行为。发现不合格产品线索的,要按照“检打联动”原则,及时移交执法部门,依法予以查处,并深挖假劣农资制售源头。涉及其他地区、行政管理部门的,要及时依法移交。重大质量问题要及时通报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各地要根据农时季节和本地农资使用特点,制定农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并依法向社会公布监督抽查结果。不合格产品已流入市场的,要及时查清去向,并发布农资消费警示信息,采取下架、退市、收回等强制措施,严防假劣农资流入农业生产领域。

通知要求,深入开展专项行动。各地各部门要突出在春耕、三夏和秋冬种等重点农时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农业部门以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具、渔船救生设备等产品为重点,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公安机关继续侦办制售假劣农资大要案,作为“打四黑除四害”工作的重要内容。工商部门继续深入开展“红盾护农”行动,集中整治问题多、易反复、风险隐患较多的经营场所和品种。

通知强调,质检部门继续严格化肥、农药等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深入开展农资打假“质检利剑”行动,推动农资区域整治工作。工信部门继续深入开展化肥农药生产企业的监管,严格农药生产企业核准(延续核准)和农药产品生产批准证书的颁(换)发,打击取缔未取得农药生产资质的地下工厂,扎实推进磷铵、合成氨等行业准入工作。农业、公安、工商部门继续组织打击侵犯品种权和制售假劣种子行为专项行动,同时启动重点监管地区制假售假专项治理打击行动,严厉打击种子侵权假冒等违法犯罪行为。

通知要求,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要适应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农资营销方式转变的新形势,调整监管思路,创新监管方式,进一步下沉监管重心,延伸农资监管工作触角。支持构建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农资连锁经营、农资合作社、企业直销直供等新兴经营业态发展,畅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渠道,提高放心优质农资产品覆盖率。工商部门要引导农资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大力培育农资经营示范店。

通知要求,供销合作社要继续着力推进农资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资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示范,探索建立农资质量追溯,加强农资流通行业标准化和诚信建设,推进行业健康发展和诚信经营。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民购买使用农资的服务指导,引导农民理性购买、科学使用农资。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从事集中育秧、配方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农业公益性服务的经营性组织,要加强管理指导。

通知要求,加快推进信息化和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实施农资产品条码、二维码等追溯码标识,建设集信息采集、信用评价、动态监管、快速反应于一体的农资打假与监管工作信息平台,广泛应用物联网、电子标签、二维码等现代技术手段,推进农资生产、销售和使用环节的信息化管理,努力实现农资产品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质量可控制,责任可追溯,切实提高监管效能。加强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综合利用监督抽查、执法检查、投诉举报、群众调查等信息,全面开展农资经营企业诚信评价,建立并完善信用信息披露、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信用监督等运行机制。

通知强调,创新宣传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农资打假工作措施、进展和成效,宣传诚信企业,曝光制假售劣等农资打假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分子,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资打假工作的良好氛围。开展农资从业人员培训和法律知识教育,提高农资生产经营者的质量责任和诚信守法意识。在农资购买使用高峰期,要组织力量深入到农村基层,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活动,普及农资法律法规,传授识假辨假知识,提高农民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通知要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把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增强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勇于履职,勇于担当,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要以基层执法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农资打假执法体系建设,合理配置执法力量。落实农资打假工作经费由财政保障制度,改善执法条件和执法手段。加强基层农资打假执法培训,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执法办案水平。农业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农资联合打假工作机制。建立部门间的线索通报、案件协办、联动执法、定期会商等工作机制,形成打击合力,增强打击效果。

THE END
1.中国互联网+农资连锁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电商o第一节、B2B2C农资综合电商平台——云农场 一、平台基本情况 二、平台发展模式 三、平台服务网络 四、平台旗下产品 五、平台经营状况 第二节、B2B2C农资分销平台——农集网 一、平台业务范围 二、平台发展模式 三、平台运营数据 四、农资分销模式 五、物流配送体系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E594DO50553BKRJ.html
2.基于物流网络的内蒙古供销社农资运营模式研究【摘要】:随着内蒙古地区农牧业的发展,农资需求增加,导致农资流通领域竞争激烈,内蒙古供销社作为该地区农资流通的主体,原有的农资营运模式缺陷导致农资配送及经营成本过高、盈利空间小。而以物流网络为基础的新型"一网多流,双向盈利,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营模式,实现多方共赢,很好地弥补了现行运营模式的缺陷,为内蒙古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SCZG201533001.htm
3.抢农资网?2005-2021 抢农资网版权归淄博镰刀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ICP备案证书号:鲁ICP备16005386号-2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号:鲁B2-20220858 Tel:400-8002205 商务合作、投诉建议:13754757789https://www.qiangnongzi.com/
4.浙农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股票频道农业综合服务业务主要由公司下属惠多利、浙农爱普、浙农金泰、石原金牛、浙农农业、浙农科技等公司负责运营。农业综合服务的主要模式是依托国内外优质化肥、农药厂商资源,通过股权、业务合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构建集成化服务分销网络,代理经销优质高效农资商品,向基层经销商、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提供全程化综合服务。 https://stock.stockstar.com/IG2023042600038735.shtml
5.适合小投资的项目有哪些?农资资料五、网络代运营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开店或者做自媒体。如果你对这些方面有一定的了解,那么你可以帮助别人管理他们的网店或者自媒体账号。你可以帮他们做推广、做营销、做客服等等。关键是你要有网络营销的经验和技巧,这样才能让你的客户满意。 六、农产品直销 http://6g.bailichun.cn/post/16443.html
6.中国互联网+农资连锁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第一节、B2B2C农资综合电商平台——云农场 一、平台基本情况 二、平台发展模式 三、平台服务网络 四、平台旗下产品 五、平台经营状况 第二节、B2B2C农资分销平台——农集网 一、平台业务范围 二、平台发展模式 三、平台运营数据 四、农资分销模式 五、物流配送体系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377800.html
7.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精选十篇)对此,罗贵认为,从阿里高管们表达的信息可以看出,马云不仅仅是想做基于电子商务的物流,他的野心更大,是想打通整个生产流通的数据,并把这些数据运营起来,从农资连锁经营是在农资流通中引入工业生产规模效益思想, 通过规模经营和资源共享来降低企业的农资成本, 提高市场绩效。农资连锁经营的优势: (1) 引进先进的管理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rdpon0.html
8.20235.2.3 平台运营数据 4 5.2.4 农资分销模式 0 5.2.5 物流配送体系 0 5.3 O2O农业联盟——田田圈 6 5.3.1 平台基本情况 1 5.3.2 平台运营数据 2 5.3.3 业务与模式 8 5.4 农资电商O2O平台——新农宝 6 5.4.1 平台基本情况 6 5.4.2 平台发展模式 8 5.4.3 平台服务网络 产 5.4.4 平台经营情况分析 https://www.cir.cn/0/86/NongZiLianSuoHangYeXianZhuangYu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