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工程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网络规划

进行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进行科学的网络建设规划,这是完成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的必要前提也是必要保障。在规划的过程中要对用户的需求分析与系统可行性分析进行科学的规划。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中网络规划对于网络的性能和分布情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是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1.1需求分析

1.2系统可行性分析

系统可行性分析是根据不同用户或者单位,结合其实际情况,对需要建立的计算机网络工程进行正确性与科学性的论证过程。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进行可行性分析可以为我们的工程建设提供很多的具体指导。比如,通过可行性分析可以得知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传输方式的选择,具体是应该选用宽带传输还是基带传输;在通信类型方面,可以告诉我们应该进行怎样具体的操作;另外系统可行性分析还可以为网络建设中的通信容量、用户接口、传输速度、协议版本、服务器类型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议。由此可见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重视系统可行性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更加合理科学的方式。

二、网络设计

2.1网络设计的原则

2.2网络体系的结构

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功能的分层及各层功能通信所遵守的协议,核心内容是决定应采用何种协议集合,当前一般较多选择TCP/IP网络通信协议。在设计时我们通常可以采取过渡和共存的策略,使之既能适应发展的潮流,又有最大限度地保护已有的网络投资。

三、网络的实施

3.1网络建设工程的实施计划

3.2网络设备到货验收、安装、调试

四、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于计算机和网络的依赖程度在逐步加大,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帮助我们更简洁的完成更多的事情,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面对这样的情况,本文针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进行了系统论述,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希望对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启动一定的指导作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信息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系统也在不断得到完善。信息化管理在“互联网+”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仅次于人才的重要性。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全面信息化管理对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才能为进入真正的电商时代打好基础。

关键词:全面信息化管理;计算机网络工程;应用措施

1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概述

全面信息化管理措施在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当中的应用主要是采用计算机信息的管理软件作为平台的管理措施,以计算机网络作为传输的中介,收集、整理、转化并存储、以及传输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中的各个信息资源,可以大大地提高信息采集的工作效率和信息沟通水平,对各项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传输。全面信息化管理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具体应用表现在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对项目中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整理,旨在提高整个网络工程的信息管理水平。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背景下,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技术更新快,且运用在管理当中的各个项目工程复杂又多样,因此,其信息化管理内涵十分丰富[1]。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运用全面信息化管理具有一系列信息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信息收集自动化、数据传输时效化、信息分析的科学化等。

2当前计算机网络工程领域中全面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硬件设施更新速度慢

2.2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更新换代慢

3促进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措施

3.1提升计算机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

3.2做好网络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准备

上面我们有提到,计算机网络工程实施全面信息化管理需要硬件设施的过硬支撑。因此,为了充分保障网络工程的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的有效进行,必须要不断完善网络平台,加强对企业现代化办公的建设,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共享,为网络工程实行全面信息化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2]。

3.3建立统一规范的网络工程项目标准

3.4建设高效的信息网络管理和交流平台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全面信息化管理措施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的领域当中缺一不可。因此,必须不断加强和优化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信息共享,加强交流信息的合作,促进企业自身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发展,为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和制度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君瑞卿.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探索与尝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1):11-11.

[2]聂玉奇.谈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与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12(8):230-232.

[3]吴其达.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xx,(8):157-158.

一、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的概念和优势

(一)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的概念

(二)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的优势

二、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三、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改善建议

四、应用及发展趋势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的全球化普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随处可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多的便利和娱乐,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也各个领域的企业管理方式带来了一个新的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各领域的发展进程,提高了各大企业的管理水平。我国政府和各大企业都比较重视工程项目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进程,但其发展的速度依然过于缓慢,普及度不高,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推动其发展。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网络攻击特点

(1)一般都是网路入侵者对接入网络的计算机进行攻击,破坏大量计算机的运行,引起网络的`瘫痪,造成大量的损失;(2)威胁到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更有甚者会泄露国家机密,造成严重后果;(3)攻击的方式手段多样还具有掩蔽性,采用各种技术性方式来套取用户的保密信息,造成用户损失;(4)攻击破坏的主体对象是计算机软件,造成的多是无形资产的损失。

2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

2.1计算机网络工程广义上的安全问题

2.1.1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脆弱性

计算机网络在现在社会是普及和开放性的,任何人基本都能够进行网络的连接、使用及共享,这就给计算机网络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时常会因此受到恶意的攻击和遭到安全破坏的行为。因此,计算机网路工程的脆弱性体现在:自由性、国际性和开放性这三个方面。

2.1.2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操作系统由软件组成,通过和计算机的硬件结合,可以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支持和管理。如果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同样的,计算机的硬件部分如果受到了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会影响到计算机的网络安全。

2.1.3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的安全问题

2.2计算机工程狭义上的安全问题

2.2.1计算机网络协议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协议是互联网的基础,分别由IP协议和TCP协议这两个部分组成,但是计算机的网络协议却没有足够的安全性,主要是因为协议的数据流在传输的过程中基本没有进行过加密,有意攻击破坏的人容易找到其中漏洞盗取信息,从而对网络带来安全问题。

2.2.2计算机病毒的问题

计算机病毒是一组通过计算机网络中的漏洞恶意侵入的非法程序,对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都能够造成影响,具有破坏性;同时,它还能有自我的复制、隐蔽、潜伏和传播,并且在此过程中对计算机及网络进行攻击,会造成用户信息丢失、泄露等多种问题,严重的影响着计算机网络安全。

2.2.3计算机漏洞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的漏洞的存在由于其本身的技术性原因是无法避免的,而网路入侵者就是通过研究,利用计算机网络的漏洞对其进行攻击和破坏。这些漏洞有的是来自于计算机网络的软件部分,有的则是硬件部分,还有的是计算机程序本身设计的问题。

3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对策

3.1提高技术防范意识

3.2加强管理的能力

3.3安全的保障

3.4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的防范

4结束语

1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存在的问题

(1)环境方面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中存在的问题,首先就表现在环境方面。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的过程中,其计算机网络的环境也是相当复杂的。一般来讲,计算机网络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传递信息和连接的。在输送的这个过程中,计算机网络工程会受到一些环境的影响,这里的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而且还包括社会环境。计算机网络工程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温度,还有湿度。有的时候一些自然灾害也会影响到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对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或者是破坏。这些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或者是火灾会影响到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无线电波的传递,导致网络信号的传递受阻,甚至严重的时候会使得整个计算机网络工程属于瘫痪阶段。另一方面,社会环境也会对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一些认为的原因对计算机网络工程造成的威胁,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或者是解决,就会深深地影响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

(2)资源共享方面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存在的问题,其次还表现在资源共享方面的问题。我们知道,在现在的社会,计算机网络资源在不断地实现资源共享,这种资源共享包括几个方面。资源共享不仅是当代时代网络的要求,同时也是互联网的真正价值所在。资源共享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方面,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料,同时也实现了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但是资源共享也给计算机网络工程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资源共享带来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是指一些非法用户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对计算机网络上的一些信息进行了窃取。有的`一些用户经过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获得或者会窃取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这就会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或者是网络信息的泄露。这就是现代的资源共享所带来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问题。

(3)计算机病毒方面的问题。

除此之外,计算机病毒方面的问题也是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存在的问题之一。一般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计算机网络信息一般是通过许多的数据传播来完成的。在计算机网络工程数据的传播过程中,会运用到一些线路或者是电波,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或者是产生病毒。因为在当今计算机网络工程中,计算机网络工程在不断地发展,资源在不断地交换与共享,这也就会使计算机网络连接的每一个终端变得脆弱,从而感染计算机病毒。如果计算机在感染病毒之后,就会导致计算机的整个系统出现瘫痪的现象,影响到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使得计算机网络储存的一些数据丢失或者是损坏。再者说,如果计算机网络重了病毒之后,会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复制和再生,对计算机网络的损坏面积也是极大的。因此一定要做好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病毒防范,来保护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使得计算机网路工程得到更好地保护,获得长远的发展。

2如何解决计算机网络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1)及时检查网络安全漏洞。

(2)合理设置防火墙。

合理设置防火墙也是解决计算机网络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的对策之一。合理设置防火墙的目的在于直接的,更好地保护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使得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能够抵抗或者是免受外来的攻击与骚扰。一般所说的防火墙,就是指网络与网络之间所设立的一个保护网络的屏障,能够起到安全阻止的作用和功效。合理的设置防火墙,能够有效的对计算机网络的数据进行检测,而且还可以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有效安全的评价,从而对计算机网络信息进行安全有效的控制。

(3)实施身份认证。

除此之外,实施身份认证也是解决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安全问题的对策之一。开启计算机网络的身份认证,能够限制一些非法用户访问网络资源,也能够进一步的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实施身份认证还能够阻止一些hacker对网站的攻击,从而有效的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实施身份认证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是一项最为基本的安全服务,能够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起到实效作用。

3结语

总之,计算机网络工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应该从各个方面来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解决计算机网络工程中存在的问题,让计算机网络工程得到长远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李翠茹单位:威县医疗保险事业管理中心

【摘要】在计算机网路工程中,可结合专门的网络测试设备进行网络监测,但目前的网络性能仍然存在不足之处。计算机网络工程作为较为复杂的系统,提升网络性能检测水平将能保障计算机网络用户的网络安全性和用户信息的保密性,满足用户多信息保护的要求,以便能够建立一套安全的网络体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本文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工程现状和网络命令,浅要阐述了计算机网络工程中命令的应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命令;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是实现信息传播与共享,这就要求有机结合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随着电脑高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提高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能测试将会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命令的应用将能促进网络的安全和信息的快速传递。

一、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现状

为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与稳定,在进行计算机网络的设计时需以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和共享性为前提,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保障网络安全需检测网络性能,传统的网络性能测试上,一般采取专门的网络测试仪,如JDSUTest-UmNT700网络测试仪和JDSUTest-UmNT750网络测试仪套件。这些测试仪只存在专业性较强的网络公司,在其他非专业领域的应用较少,对网络性能检测仪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非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在测试公司的网络安全问题时通常采取网络命令等操作进行测试工作,而常用的操作系统WindowsXP、Windows7、Linux、Unix等自带Ping命令,并非有专业网络测试软件的公司可根据Ping命令的功能来检测和维护公司的网络安全,有效分析网络性能、排除网络故障以实现整体网络的良好运行。

二、网络命令分析

网络命令(networkprogram)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所属类别为网络实用工具,主要运行在windows系统环境中,以“简单就是美”为原则,确保网络的安全性。主要的实用程序有Ping、netstat、ipconfig等,常用的网络命令主要有Ping命令、Tracert命令、Netstat命令以及Arp命令等。这些网络命令将能充分检测计算机网络性能和网络和故障,为计算机网络用户信息安全提供有利条件。

三、计算机网路工程中命令的应用

(一)Ping网络命令的概念

Ping网络命令在英语解释中表达为PacketInternet(t前面多个空格)Grope。使用Ping命令主要是发出ICMP(Internet控制消息的协议)相应请求的信息包,端对端连通,检查网络畅通情况和网络连接速度。Ping命令的工作原理为利用计算机网络运行的IP地址唯一性,反馈网路管理员与向目标IP地址发送的数据包,以便网络管理员确定目标计算机的存在并对其操作系统是否正常运行而判断。Ping网络命令参数设计主要是确定DOS命令,网管技术人员可借助Ping网络命令在目标主机或者路由器中的响应,检测网络的连通性,进一步分析网络性能和网络故障的所在位置以及故障发生原因。

(二)Ping网络命令的应用

1、Ping网络命令测试网络的连接性

Ping被检测计算机的IP地址,根据检测所获取到数据进行有效分析。若数据结果显示为128,将说明目标主机的网络配置正确;在将运行对话框打开,输入网关地址,若所获取的结果为266显示目标计算机的IP通信处于正常状态。

2、Ping网络命令测试网络运行速度

3、Ping网络命令可代替专业网络检测仪对其他计算机进行网络测试

在网卡测试工作中,可分类辨别。若网络不通但本机网卡正常,可Ping该计算机的IP地址,并促使该计算机运行处于DOS状态,结合Arp、ipconfig命令观察该计算机的IP地址。在测试计算机的IP协议时可Ping127.0.0.1地址,若顺利执行则说明该计算机的IP协议正常,若不通则说明IP协议存在故障隐患。Ping网络命令可测试网络线路,可Ping同网段计算机IP地址,若出现阻碍将象征着该计算机网络线路发生故障,需及时采取修理措施。

(三)其他网络命令的应用

1、Tracert命令

2、Netstat命令

Netstat命令作为控制台命令,有利于网络连接的检测,随着命令的执行情况,有效分析网络连接状况;对网络接口的正常运行情况进行检测,若是命令得到顺利执行将说明网络接口良好,若是出现命令未被执行情况将说明带网络接口出现故障;对路由器信息进行检测,该执行Netstat命令出现路由器信息将说明网络正常运行,若显示信息乱码或者不执行命令将说明网络连接出现故障,需及时完善计算机网络。

四、结束语

[1]杨战武.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探索[J].电脑开发与应用,20xx,09:24-26.

[2]段莉屏.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命令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32:7186-7187.

[3]徐小亚,谢延华.在计算机软件系统工程中网络命令的应用[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xx,10:80-81.

[4]郑勇.基于网络命令在计算机网络工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06:186+188.

[5]战岩松.计算机网络工程网络命令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10:55.

作者:钱程乾单位:江苏卓易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互联网在我国快速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培养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主要落在了高职院校的肩上。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加大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力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综合素质的符合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培养

1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也随之快速地发展起来。人才市场面临着网络技术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许多高职院校都加大了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力度。在近几年中,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占了绝大多数,成为了提供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术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他们十分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我国网络基础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优秀的人才。

2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

2.1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2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3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3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面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缺乏的现状及不断蓬勃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在培养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培养策略。

3.1进行前期调研,确定培养目标,制定学习计划

我们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因此,高职教育院校在进行教学计划之前必须要对计算机市场做一个前期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教学计划和目标。这样可以使教学目标更加符合实际,教学计划的实施结果更加高效。学校主要通过调研了解该地区以及其他周边地区的计算机企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对计算机网络工作人员所具备素质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致力于培养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具有较强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技能型计算机人才。

3.2老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践能力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拥有实践、创新以及专业技能的毕业生,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对于教学的要求,老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主张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技术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不再是“我说你听,我讲你学”教学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在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技术型人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因此作为老师,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及时了解计算机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及时为学生普及新的技术知识。同时也可以积极地向行业的权威人员进行请教,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引导学生,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为社会提供全能型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3.3改革教材体系

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主要是按照技术学科来进行教材的编写,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现在教材的编写必须以企业需求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力求提高教材的适用性。教材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时直接接触的知识载体,大多数的理论知识都是从教材上获得的。教材的.编写模式将会对学生接受理论知识的程度,以及对该专业的认识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教育部门必须重视教材编写,加强对计算机网络教材体系的管理。要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不断对计算机网络的教材体系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3.4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

要想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这就要求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在兴趣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可以事半功倍,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课堂上老师要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在进行软件使用的介绍时,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往届学生用软件制作的优秀成品。听着老师结合实例来讲解软件的强大功能,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计算机的专业技能。

3.5建立校内,校外实习基地

为了适应社会的要求,学校在现有的实训基础条件下,建立集教学、培训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网络工程技能培训基地。老师根据企业要求进行实际模拟,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一个项目的制作。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让他们尽早的与社会接轨,为将来毕业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还要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学校与网络工程企业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毕业实习基地,确保毕业生全部参与到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中。与企业共同制定学生毕业顶岗实习制度,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可以获得良好的培训环境,增加学生毕业就业的机会。我国的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仍然在不断地变化,高职院校培养符合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职位能力的工作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高职院校的老师任重而道远,老师要根据社会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致力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岗位的技能型人才。

[1]王亮.信息技术背景下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J].电子测试,20xx(23):181-182.

[2]范新刚.高职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6):144-147.

[3]徐岩.基于“互联网+”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J].东方企业文化,20xx(23):135.

[4]李静.基于岗证赛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3):70-71.

[5]梁楚光.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xx(35):116-117.

【摘要】现代起企业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化越来越重视,未来适应当前的市场发展环境,只有认真的项目工程的信息化进行管理,才可以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得到好的发展。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网络工程项目全面信息化管理进行了一系列地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

1.1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概况

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全面信息化是指用计算机的管理软件作为基础,计算机的网络作为传输的工具,进行各种资源的收集与整理等工作。它能够大大提升工程项目的信息采集效率,使得彼此之间能很好的处理与管理一些信息。它能够一步推动提升整个工程管理水平。因为与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存在密切联系的技术本身以一个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工程项目又并非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所以,它在实施工程中,是相当复杂的。

1.2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所谓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平台是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软件,传输媒介是计算机网络,在此基础上能够收集、整理、储存、传输和应用整个项目工程中的信息,在整个过程中,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导工程项目的正常运作,使项目顺利进行。由于能够很大程度上的将信息进行沟通并提高信息的采集效率,它可以很好的对整个工程中庞大的信息进行管理,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它能够利用计算机对工程项目涉及的所有阶段和主体进行信息路线的协调,将所有的资源进行科学的整合,从而使得工程管理更为有效,提高管理的效率。由于更新与发展的速度很快,计算机技术具有很丰富的特征,在庞大复杂的工程项目中主要表现为:信息收集自动化,数据传输实时化以及科学化的信息应用处理等特点。

2研究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必要性

在现代企业管理之中,计算机逐渐得到了广泛性地应用,进一步提升计算机应用管理水平能够进一步推动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使得人才得到合理运用。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实施全面化管理能够全面提升企业项目资源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堵塞漏洞。与此同时,它可以使企业很好的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而保证现代企业管理中数据采集以及应用的准确性以及实用性,进一步推动现代企业项目管理体系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3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的`现状

3.1计算机网络工程取得的成就

3.2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工程在全面信息化管理在对企业进行服务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企业要想很好的解决与处理这些问题,应该大力引进计算机网络人才,必须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保障,然而现如今看来,并非所有的企业和单位都能做到这些。在一些经济条件不好,或者地方比较偏远的地方,由于它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太差,这就导致它工程项目的全面信息化管理难以实现。再加上它相应人才的缺乏,这就更使得企业不能很好的实行全面信息化管理。

4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好的管理措施

4.1将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作为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途径

对企业计算机应用人才培养引起足够地重视,网络工程市场可谓是瞬息万变,对于现代企业而言,为了适应这一重要特征,企业对网络人才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从而能够有效推动企业项目的实际运行。企业之所以对人才展开一系列地培养,一方面切实增强员工网络应用的重要意识,另外一方面,大力引进计算机开发应用人才,从而确保企业项目有较为充足的网络工程信息化人才,进一步推动企业项目人才管理以及人才开发。譬如说,企业应积极做好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人员的培养工作,增强企业在项目实施中的人才管理。

4.2对基础设施加强建设

为了使企业实现管理的自动化,全面的进行信息化管理,对信息网络的平台应该构建。构建的方法有:一是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及信息共享。二企业内部的沟通与交流通过自建网络通信系统,从而使信息服务全方位的支持企业项目建设。三是对外交流的窗口要建立,有了这一个重要窗口,能够使得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实施有效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不仅能够降低成本,更能够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

4.3企业信息化文化环境应该加强建设

[1]聂玉奇.谈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与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12(08):126-128.

[2]马昆.关于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研究[J].电子测试,20xx,(05):86-87.

一、前言

二、涉密网络布线工程设计要点

三、涉密网络布线工程施工方案分析

综上所述,涉密网络布线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高效的保障信息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加强涉密网络布线工程的设计与实施可以有效的打击非法盗取信息的不法分子,保障了信息数的安全性,同时也促进了网络信息化技术在大数据时代能够更安全更迅速的发展。

[1]张启浩。涉密网络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xx(03)

[2]邵凯。涉密网络布线工程设计与施工方案[J]。信息通信。20xx(07)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处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与信息网络紧密联系的技术也在不断涌现并用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物联网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文中探讨了物联网技术下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

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中,它在提高人们生活品质和生活多样性的同时,加快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物联网是近几年来由互联网拓展而来的新型网络技术,其本质依然与信息网络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相对来说,物联网相当于是互联网的业务和应用。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以完成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的存在,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建设工作来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物联网技术下的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可以提高各个基于物联网方向的计算机网路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促进该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

1物联网技术与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联系和发展方向

2物联网技术下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的问题

3物联网技术下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方式优化策略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物联网技术下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需要明白其专业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需要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必须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全面培养他们计算机各方面的能力,将他们打造成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并能够不断促进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计算机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顺立,邓荣,姜雷,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9,11(1):36-38.

[2]徐兴顺.计算机网络工程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03):56-58.

[3]聂玉奇.计算机网络工程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7):78-79.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煤炭产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不仅给我国煤炭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提高我国煤炭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需要引进新的科学技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工程引入煤炭产业,我国煤炭产业获得了健康稳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煤炭业的质量标准,同时提升了煤炭业的工作效率,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煤矿的竞争能力。

[关键词]煤矿产业;计算机网络工程;信息系统工程

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系统工程在我国煤炭产业应用的越来越普遍,为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本文对计算机网络工程与信息系统工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从而保证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煤矿产业。

1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工程的简要概述

2煤矿产业中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工程

2.1煤矿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工程实用性的标准

美国人因工程学会主要将信息系统可用性分为效率、记忆、学习、错误以及满意程度这五大属性。简言之,所谓可用性就是指效率快、成本低、出错率低及使用舒适。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提高了个人或者整体的工作效率,同时控制所需成本的增加。由于信息系统的最终使用者是人,因此在信息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注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从而设计出简单易学的信息系统工程方案。出错率低主要是指在设计过程中符合人们普遍的使用习惯,从而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出错的可能性。舒适度主要是指使用者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感受,通过使用者的反馈开展进行信息化建设。因此计算机网络信息工程的可用性标准主要是“以人为本”。判断一个产品是否好用主要取决于这个产品的服务对象,不同的使用者有着不同的判断,因此在信息化系统建设过程中需要建设不同的可用性标准,这也是“以人为本”的集中体现。可用性工程的核心主要是以使用者为核心,在设计实施标准、方法以及标准等方面突出使用者的核心地位,从而能更加有效地对信息系统的可用性质量作出有效的评估,同时还可以弥补常规开发方法的不足。

2.2煤矿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对于煤矿业来讲,为了能有效地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率及实效性,就要在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注意质量的控制,要想在煤矿业的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实现控制质量的目标,就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事先控制。对于煤矿行业而言,信息系统的建设具有高投入的特点,如果因为质量问题而影响工程的变更则会带来极大的投资浪费,同时还会造成工期拖延。因此,在建设煤矿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过程中,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在系统的设计阶段通过对使用者需求的探讨,及时发现系统在分析过程和设计过程中的不足,并对其进行及时处理,从而在信息系统建设之前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科学性地设计煤矿业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

②分阶段控制。煤矿业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进行深入考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具有显著的.过程性,因此信息系统工程的质量控制应该分阶段进行。针对煤矿业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其系统的集成商主要是以系统的整体质量为依据,形成各个工程阶段的质量目标,并且制定具体的质量控制措施,并通过各个阶段质量控制实现对系统整体质量控制的目标。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引入我国煤矿业后,不仅提高了煤矿业的工作效率,同时还增强了我国煤矿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主要对煤矿业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能为煤炭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梁斌,高昆,梁世斌.以网络职业认证为指引促进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建设[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xx(5).

[2]阴国富.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综合版,20xx(4).

[3]南惠斌.浅谈计算机网络工程规划和施工设计[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xx(16).

[4]段莉屏.基于信息技术发展浅析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策略[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xx(20).

[5]邹永康,王月浩.无线传感网络工程实验中心规划建设初探[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xx(2).

[6]赵治国,谭邦,夏石莹,等.网络工程专业柔性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xx(10).

前言

人力资源强调的是能够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劳动能力的所有人员的综合,通过对全社会的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与调节更有利于让人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从而为社会的发展服务;社会保障则强调的是为由特殊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发展是其本质。随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已经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目前我们要结合计算机技术构建更加完善的网络管理工程,以进一步推进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快速稳定发展,从而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步伐。

一、完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管理的重要性

(一)完善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有助于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

(二)完善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有利于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

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

(一)完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平台

1.强化各高校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公共信息平台的构建

2.构建社会人员的信息管理平台

除了大学毕业生外,社会上有还有很多失业或待业人员,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计算机网络管理中应为社会人员提供构建专项的信息管理平台,将其详细的信息输入到网络中,这些信息中会涉及到这些人员的就业意向,而一旦招聘企业中有相应的岗位,信息管理系统便会及时将这些信息通过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将信息发给就业人员,以为其提供更多的找工作的机会。

3.加强人力资源与区域内各行业的联合信息平台的构建

(二)完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平台

(三)完善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网络服务平台

总结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扩展,各类网络版应用软件推广应用,计算机网络在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实现数据集中、数据共享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建设已逐步成为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确保各项工作的安全高效运行,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络硬件及软件系统的正常顺利运转是基本前提,因此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安全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1、局域网安全现状

2、局域网安全威胁分析

局域网(LAN)是指在小范围内由服务器和多台电脑组成的工作组互联网络。由于通过交换机和服务器连接网内每一台电脑,因此局域网内信息的传输速率比较高,同时局域网采用的技术比较简单,安全措施较少,同样也给病毒传播提供了有效的通道和数据信息的安全埋下了隐患。局域网的网络安全威胁通常有以下几类:

2。1欺骗性的软件使数据安全性降低

由于局域网很大的一部分用处是资源共享,而正是由于共享资源的“数据开放性”,导致数据信息容易被篡改和删除,数据安全性较低。例如“网络钓鱼攻击”,钓鱼工具是通过大量发送声称来自于一些知名机构的欺骗性垃圾邮件,意图引诱收信人给出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口令、账号ID、ATMPIN码或信用卡详细信息等的一种攻击方式。最常用的手法是冒充一些真正的网站来骗取用户的敏感的数据,以往此类攻击的冒名的多是大型或著名的.网站,但由于大型网站反应比较迅速,而且所提供的安全功能不断增强,网络钓鱼已越来越多地把目光对准了较小的网站。同时由于用户缺乏数据备份等数据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手段,因此会造成经常性的信息丢失等现象发生。

2。2服务器区域没有进行独立防护

局域网内计算机的数据快速、便捷的传递,造就了病毒感染的直接性和快速性,如果局域网中服务器区域不进行独立保护,其中一台电脑感染病毒,并且通过服务器进行信息传递,就会感染服务器,这样局域网中任何一台通过服务器信息传递的电脑,就有可能会感染病毒。虽然在网络出口有防火墙阻断对外来攻击,但无法抵挡来自局域网内部的攻击。

2。3计算机病毒及恶意代码的威胁

由于网络用户不及时安装防病毒软件和操作系统补丁,或未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的病毒库而造成计算机病毒的入侵。许多网络寄生犯罪软件的攻击,正是利用了用户的这个弱点。寄生软件可以修改磁盘上现有的软件,在自己寄生的文件中注入新的代码。最近几年,随着犯罪软件(crimeware)汹涌而至,寄生软件已退居幕后,成为犯罪软件的助手。20xx年,两种软件的结合推动旧有寄生软件变种增长3倍之多。20xx年,预计犯罪软件社区对寄生软件的兴趣将继续增长,寄生软件的总量预计将增长20%。

2。4局域网用户安全意识不强

许多用户使用移动存储设备来进行数据的传递,经常将外部数据不经过必要的安全检查通过移动存储设备带入内部局域网,同时将内部数据带出局域网,这给木马、蠕虫等病毒的进入提供了方便同时增加了数据泄密的可能性。另外一机两用甚至多用情况普遍,笔记本电脑在内外网之间平凡切换使用,许多用户将在Internet网上使用过的笔记本电脑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擅自接入内部局域网络使用,造成病毒的传入和信息的泄密。

2。5IP地址冲突

局域网用户在同一个网段内,经常造成IP地址冲突,造成部分计算机无法上网。对于局域网来讲,此类IP地址冲突的问题会经常出现,用户规模越大,查找工作就越困难,所以网络管理员必须加以解决。

正是由于局域网内应用上这些独特的特点,造成局域网内的病毒快速传递,数据安全性低,网内电脑相互感染,病毒屡杀不尽,数据经常丢失。

3局域网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策略

3。1加强人员的网络安全培训

3。1。1加强安全意识培训,让每个工作人员明白数据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理解保证数据信息安全是所有计算机使用者共同的责任。

3。1。2加强安全知识培训,使每个计算机使用者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至少能够掌握如何备份本地的数据,保证本地数据信息的安全可靠。

3。1。3加强网络知识培训,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能够掌握IP地址的配置、数据的共享等网络基本知识,树立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3。2局域网安全控制策略

3。2。2采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通常安装在单独的计算机上,与网络的其余部分隔开,它使内部网络与Internet之间或与其他外部网络互相隔离,限制网络互访,用来保护内部网络资源免遭非法使用者的侵入,执行安全管制措施,记录所有可疑事件。它是在两个网络之间实行控制策略的系统,是建立在现代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基础上的应用性安全技术。采用防火墙技术发现及封阻应用攻击所采用的技术有:

①深度数据包处理。深度数据包处理在一个数据流当中有多个数据包,在寻找攻击异常行为的同时,保持整个数据流的状态。深度数据包处理要求以极高的速度分析、检测及重新组装应用流量,以避免应用时带来时延。

②IP?URL过滤。一旦应用流量是明文格式,就必须检测HTTP请求的URL部分,寻找恶意攻击的迹象,这就需要一种方案不仅能检查RUL,还能检查请求的其余部分。其实,如果把应用响应考虑进来,可以大大提高检测攻击的准确性。虽然URL过滤是一项重要的操作,可以阻止通常的脚本类型的攻击。

③TCP?IP终止。应用层攻击涉及多种数据包,并且常常涉及不同的数据流。流量分析系统要发挥功效,就必须在用户与应用保持互动的整个会话期间,能够检测数据包和请求,以寻找攻击行为。至少,这需要能够终止传输层协议,并且在整个数据流而不是仅仅在单个数据包中寻找恶意模式。系统中存着一些访问网络的木马、病毒等IP地址,检查访问的IP地址或者端口是否合法,有效的TCP?IP终止,并有效地扼杀木马。时等。

④访问网络进程跟踪。访问网络进程跟踪。这是防火墙技术的最基本部分,判断进程访问网络的合法性,进行有效拦截。这项功能通常借助于TDI层的网络数据拦截,得到操作网络数据报的进程的详细信息加以实现。[论文网LunWenDataCom]

3。2。3封存所有空闲的IP地址,启动IP地址绑定采用上网计算机IP地址与MCA地址唯一对应,网络没有空闲IP地址的策略。由于采用了无空闲IP地址策略,可以有效防止IP地址引起的网络中断和移动计算机随意上内部局域网络造成病毒传播和数据泄密。

3。2。4属性安全控制。它能控制以下几个方面的权限:防止用户对目录和文件的误删除、执行修改、查看目录和文件、显示向某个文件写数据、拷贝、删除目录或文件、执行文件、隐含文件、共享、系统属性等。网络的属性可以保护重要的目录和文件。

3。2。5启用杀毒软件强制安装策略,监测所有运行在局域网络上的计算机,对没有安装杀毒软件的计算机采用警告和阻断的方式强制使用人安装杀毒软件。

3。3病毒防治

3。3。1增加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对工作人员定期培训。首先明确病毒的危害,文件共享的时候尽量控制权限和增加密码,对来历不明的文件运行前进行查杀等,都可以很好地防止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这些措施对杜绝病毒,主观能动性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3。2小心使用移动存储设备。在使用移动存储设备之前进行病毒的扫描和查杀,也可把病毒拒绝在外。

3。3。3挑选网络版杀毒软件。一般而言,查杀是否彻底,界面是否友好、方便,能否实现远程控制、集中管理是决定一个网络杀毒软件的三大要素。瑞星杀毒软件在这些方面都相当不错,能够熟练掌握瑞星杀毒软件使用,及时升级杀毒软件病毒库,有效使用杀毒软件是防毒杀毒的关键。

通过以上策略的设置,能够及时发现网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快速有效的定位网络中病毒、蠕虫等网络安全威胁的切入点,及时、准确的切断安全事件发生点和网络。

局域网安全控制与病毒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的探索。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形式及传播途径日趋多样化,安全问题日益复杂化,网络安全建设已不再像单台计算安全防护那样简单。计算机网络安全需要建立多层次的、立体的防护体系,要具备完善的管理系统来设置和维护对安全的防护策略。

随着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日益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勘测设计院建立自己的局域网,成为势在必行的工作或计划,总院也要求20xx年甲级院必须建网。但是,为什么要建网?建一个什么样的网?它的带宽多大才合适?在网上干些什么?怎样实现信息共享?除了信息共享和设备共享外,还能做什么?怎么样才能通过网络提高cad勘测设计效率?怎么样才能通过网络实现iso9000的管理?这些都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也都希望能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解决方案。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1工程设计领域计算机应用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自80年代以来,工程设计行业cad的应用已经有相当大的发展,大部分设计单位已抛掉了图板而由计算机辅助完成设计,其中部分设计院的cad应用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近年来,不少院已达到人手一机并接近100%的cad出图率。但是,随着计算机应用在各设计院的深入和普及,一些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

在这普及推广cad应用的10余年里,很多工程设计单位都积累了大量的电子文档和电子图档,这些都是无形资产,它们的积累构成了企业#39;);">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但这些电子信息分散在单个的pc上,无法对其共享和利用,不可能进行有效的检索和查询,由于缺乏管理,久而久之变成了电子垃圾,反而影响了日常生产。各设计院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电子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企业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其质量规范体系必须与国际接轨。pdm(productsdatamanagement)产品中的工作流程控制模块,以其严格的工序审核和制约,可为实施iso9000提供有力的工具。

工程设计部门已开始从面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角度来重新思考、重整、优化企业内部的设计工具,对设计过程进行重整,以便更有效地组织生产。但面临如下问题:

随着电子存贮的各种图纸文档数量的增加,如何有效地管理、浏览和查找这些电子图档?

改型设计是利用计算机和已有的图纸来提高工作效率的,如何有效地共享信息资源?

设计变更时,如何利用图纸的版本策略来跟踪设计,以确保信息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如何应用计算机将全面质量管理或iso9000质量标准有效地贯彻到设计流程中去?

如何对设计流程进行规范和管理?如何加强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间的交流和协同?

如何将大量历史资料归档,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并逐步积累,建立通用件、通用图库?

如何有效地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工作量的均衡、调整、评估?

如何有效地对项目及分项目的进度进行跟踪、调整?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建立一个合适的`网络,并且要有相应的网络应用软件。

2工程设计网络系统解决方案

各设计院建网工作的关键是方案选择,要从网络的传输介质到面向用户的应用系统,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包括:综合布线子系统、计算机网络子系统和产品数据管理子系统(图1)。

在这个网络系统中,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为网络提供可靠的传输介质,使之具有高度的可管理性和可扩展性,能支持多种先进的网络技术;网络子系统则在布线系统的基础上,为高层的应用系统提供足够的网络带宽,为产品数据管理系统提供高速、可靠的网络平台。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和网络子系统是网络的基础,只要满足一定的数据传输带宽,满足网络的管理要求即可,它们具有与一般企业#39;);">企业网络相似的要求;但是,最高层的网络应用软件系统,应考虑生产和管理的需要,满足工程设计的特殊要求。

2。1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为了满足网络对于带宽、管理、扩充和灵活应用的要求,达到经济合理的目标,拟采用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它由四个子系统组成: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和管理子系统;网络布线用五类无屏蔽双绞线或光纤,每个用户节点与网络连接…,这里不去详细讨论。

2。2计算机网络系统

考虑到整体目标和目前的发展趋势,网络可采用10base/100baset交换式快速以太网,拟用windowsnt或novell作为网络系统软件,并采用相应的网管软件和防病毒软件。本文也不作具体讨论。

2。3网络应用子系统

3结论

网络化势在必行,但不是简单地为要有网络而建网络。建立了网络就要发挥出网络的效率与效益,要能提高管理水平。要开发必要的网络应用软件系统,势必带来更深层次的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要发挥网络和网络应用软件的效益,必须对全体人员进行必要而且充分的培训,这也应是网络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网工作,不光是计算中心或电算室的工作,而是全体勘测设计人员乃至管理人员的工作,需全院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发挥网络的作用,才能真正达到建网的根本目的。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国的工业生产逐渐走向现代化、自动化,这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因此,如何对计算机网络工程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信息化管理

21世纪,我国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占主导地位,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计算机技术为信息化的普及奠定了技术基础。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较少因人为过失而造成的错误。

1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1.1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是指搭建信息化的服务平台,在通过工程软件对项目所涉及到的各种信息进行统计、查询、管理等,使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更加便捷。而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而言,就是通过网络这种特殊的方式对项目中所用到的信息进行优化整合,以便于更加有效的管理信息。信息化管理的优势在于能够存储大量的项目信息而且在交流信息方面更加的方便、快捷,有效的提高了信息的管理效率。

1.2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对于日常的生产、生活的影响还是十分重大的。对于复杂的工程而言,对于信息数据的采集、整理过程是十分繁琐的。对其进行信息化的管理后,大大减少了操作的复杂性,在数据采集方面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的实时采集操作,对于各种复杂的数据能够进行有效的整合在利用,有效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在项目工程管理工作中,很可能因为人为因素而忽略到许多细节方面的工作,或出现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在是有了信息化的管理后可以针对那些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添加必要的标注,以便于在日后的工程开展时特别留意。对工程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监督管理工程的整个进程、有效提高了工程的管理水平,降低了不必要错误的出现率。计算机工程的全面信息化管理还应注重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采用数字化的信息存储方式,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大量数据的存储问题,还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数据保障。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技术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能否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存活下来的一个标准,越早的掌握信息化管理技术越早占有优势,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技术保障。

2如何搭建全面信息化管理系统

2.1建立项目信息管理模块

在建立项目信息管理模块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项目管理系统的.需求进行调研,了解项目管理系统要实现的功能,明确在系统开发时的工作目标。在对系统进行开发时,可以根据不同信息所属类别的不同对信息进行分别管理,例如信息可以分为组织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和技术信息等。将信息类别划分好后,设计项目信息管理模块,通过数据软件建立数据管理模块,将这些模块与移动终端、计算机网络、通信设备和服务器连接起来,就能够采集、处理各种信息,然后将其存储起来,这样将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2.2建立信息编码

在工程项目中对信息进行编码操作就是指将信息中的原始符号按照一定的数学规律进行变换,变换后的符号是一种能被计算机识别的字符。在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对信息进行编码操作是最基本的工作,它使信息变得易于存储和理解。在对项目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信息所属类别的不同其编码形式也不相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加有效的管理各类信息,实现信息服务平台的搭建。

2.3搭建项目网站

3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是指不在采用传统的采集、处理数据的模式,而是脱离人工操作,实现无纸化管理模式,各个部门之间通过信息流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既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度又降低了人工管理的成本。但是,就目前的计算机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现状来看,在对项目进行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技术难点和管理上的不足,需要企业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加强企业的管理水平。在较为偏远的地区,经济条件很差,并没有实现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导致全面化信息管理的难度加大。

4提升信息化管理的对策

5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将会不断发展、完善。在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管理将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在电子商务中崭露头角。

[1]聂玉奇.谈计算机网络工程全面信息化管理的应用与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xx,12(8):230-232.

THE END
1.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通常采用分层的模型来表示,每一层都建立在它的下层之上,并为上层提供服务。这种分层的方法简化了网络设计和实现的复杂性,使得不同的层次可以独立地发展和改进,而不需要对整个网络体系结构进行修改。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的参考模型是广泛采用的https://blog.csdn.net/dhaimo/article/details/144049145
2.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63在计算机网络产生之初,每个计算机厂商都有一套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它们之间互不相容。为此,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9年建立了一个分委员会来专门研究一种用于开放系统互联的体系结构(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简称OSI。“开放”这个词表示: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OSI标https://dy.163.com/v2/article/detail/DJ7V5ILM0518DF1M.html
3.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两个系统中实体间的通信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为了降低协议设计和调试过程的复杂性,也为了便于对网络进行研究 、实现和维护,促进标准化工作,通常对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以分层的方式进行建模。 我们把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Architecture ) 。换言之,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https://www.jianshu.com/p/d038469c84f9
4.27104信息网络化基础第一代网络,单计算机联机系统、多点通信线路、终端集中器和前端处理机。 1.1.2 计算机一计算机网络 第二代网络,通信子网、资源子网、公用数据通信网,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典型特点。 1.1.3 体系结构标准化网络 第三代网络,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1.2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http://www.jiangsuzikao.com/zkdg/21978.html
5.2019考研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9考研考研大纲计算机大纲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与功能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工作及相关组织 (二)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参考模型 1。计算机网络分层结构 2。计算机网络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 3.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 https://edu.sina.com.cn/kaoyan/2018-09-15/doc-ihkahyhx2202042.shtml
6.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20240114170357.ppt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ppt,1.2 网络互联协议 邮件发送之前必须协商好发送者、接收者。SMTP服务进程同意为接收方发送邮件时,它将邮件直接交给接收方用户或将邮件逐个经过网络连接器,直到邮件交给接收方用户。在邮件传输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由被记录下来。这样,当邮件不能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114/6012104021010034.shtm
7.IPv9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专家团队花二十多年研究它?他认为,IPv9是我们国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所有权、支配权和管控权的网络,具有无穷无尽的可分配IP地址数量,而且中国在2002年就开始研究数字资产地址,已经写入以中国为主导的国际标准组织ISO未来网络的《命名和寻址》标准中,因此要自主控制区块链的应用,必然使用拥有自主控制权的IPv9网络体系结构。而目前所有的热点区块链应用https://net.it168.com/a2018/0802/5001/000005001609.shtml?1
8.网络知识学习IPSec协议不是一个单独的协议,它给出了应用于IP层上网络数据安全的一整套体系结构,包括网络认证协议AH、封装安全载荷协议ESP、密钥管理协议IKE和用于网络认证及加密的一些算法等。IPSec规定了如何在对等层之间选择安全协议、确定安全算法和密钥交换,向上提供了访问控制、数据源认证、数据加密等网络安全服务。 http://xsx.i.yce21.cn/index.php?r=space/person/blog/view&sid=2ffab018bb8746c08c09ad809ad3003a&id=1618565119
9.计网OSI七层模型分层,TCP/IP四层模型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分层 网络分层概述: 网络分层就是将网络节点所要完成的数据的发送或转发、打包或拆包,控制信息的加载或拆出等工作,分别由不同的硬件和软件模块去完成。这样可以将往来通信和网络互连这一复杂的问题变得较为简单。 在面试时,面试官会问及五层(TCP/IP结构体系),七层(OSI的结构体系)或四层(https://blog.51cto.com/u_15612474/5828184
10.用VxD技术设计网络计费系统杂项在任何网络体系结构的层次中,控制都是必不可少的功能,但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控制内容,不同层次之间的有不同的分工。 TCP/IP体系结构中IP层同OSI/ISO体系结构中的网络层相似,其控制功能包括:差错控制、拥塞控制以及路径控制等。IP层作为TCP/IP 体系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层,其控制功能是最复杂的。IP层协议ICMP,就http://www.jzxx.wj.czedu.cn/html/article4427262.html
11.网络信息体系技术架构用网络信息体系的理念来塑造装备体系要抓住体系架构这个顶层。把提高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一体化作战能力作为装备发展的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技术架构。在网络信息体系理念的指引下塑造装备体系结构,给出装备体系的要素组成、技术标准化规范,建立统一的装备体系技术架构,破除军兵种、领域部门和系统间的壁垒,真正实现装备之间的互https://www.zhkzyfz.cn/CN/10.3969/j.issn.1673-3819.2017.06.001
12.计算机通信第二章2) 下载Cisco公司的软件Packet Tracer 5.3,在计算机上安装。安装完成后,使用该软件绘图2-1-1所示网络拓扑结构图。 3)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定义网络的体系结构? 1、计算机通信的网络体系结构实际上就是结构化功能分层和网络协议(规程)的集合,也就是从逻辑功能上构筑计算机进程之间互相通信的层次化结构、不同https://www.360doc.cn/article/19481460_411011515.html
13.ISO/OSI网络体系结构ISO/OSI 网络体系结构 1.参考模型 (1)模型 (2)各层主要功能和主要设备协议 (3)各层传输内容: 物理层:bit 数据链路层:帧 网络层:包 传输层:报文 2.网络互连硬件 (1)物理层的互联设备: 中继器:实现局域网网段互连,扩展局域网网段长度。 集线器:可看作一种特殊的多路中继器,也具有信号放大功能。 (2)数据https://www.pianshen.com/article/75191750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