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网购商品正品率不足六成,其中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工商总局指出,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网店准入把关不严、信息审查不力等问题。网购到假货已经成为剁手族们的“心腹大患”,那么如何练就“火眼金睛”避免网购到假货呢?
1工商总局
网购商品正品率不足六成
家住湘江世纪城的李松是标准的网购“剁手族”,经常从淘宝、京东购买商品。上周他在淘宝上的一家运动品牌店花300元购买了双阿迪达斯的跑鞋,一到货就发现和实体店的不一样,属于高仿的假货。很多消费者都和李松一样想低价买好货,但往往买到的是假货。网购到假货已经屡见不鲜了,甚至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
近日,国家工商总局对电商进行抽检,结果显示工商总局抽查92个批次的样品,只有54个为正品,正品率为58.7%,非正品率达41.3%。网购商品正品率不足六成,其中京东商城90%、天猫85.71%、1号店80%,而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行业的抽查正品率也高低不一,化肥农资正品率20%,手机行业正品率28.57%,服装正品率66.67%,儿童玩具正品率66.67%,化妆品行业正品率66.67%。
2电商平台
坚决配合打假
阿里巴巴首席风险官邵晓锋称,阿里正在考虑,未来定期公布基于淘宝打假数据得出的“全国线下假货分布及流通地图”。
网购陷阱多注意防风险
工商总局公布一批侵害消费者权益典型案例
新华社记者谭谟晓董峻
国家工商总局27日公布了2014年查处的侵害网购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小到日用百货,大到高价房产,均有涉及。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消费者提高风险防范和识别意识,避免落入消费“陷阱”。
傍名牌卖假货
2014年8月,重庆市南岸区工商分局通过网络搜索检查发现,当事人万丹曦在淘宝网上开设的“倾城海伦家”网店涉嫌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
随后,工商部门对当事人的实际经营场所进行了现场检查,查获待销售标注有PRADA(普拉达)、CHANEL(香奈儿)、Zegna(杰尼亚)、BURBERRY(博柏利)字样的男女式各型服装、围巾、拖鞋等商品380余件,后经权利人鉴定,系侵犯权利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重庆市南岸区工商分局对其违法行为依法从重处罚,没收并销毁当事人未销售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并对其罚款60万元。
“刷单”虚构交易
2014年9月1日至10日,长沙市莎拉购百货贸易有限公司为了提升其天猫店铺“莎拉购化妆品专营店”的交易量综合排名,以便在即将开始的天猫“双11”促销活动中争取更加靠前的排名,获得更多人气和销量,安排2名员工在进行网上销售服务的同时,采取“刷单”的形式虚构交易行为。
调查发现,长沙市莎拉购百货贸易有限公司共计虚构交易行为233单,虚假交易额44498元,支付刷单佣金1398元。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工商局认定,奚忠明以虚假的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行为属于欺诈消费者,对其处以3万元罚款。
延伸阅读
教你练就“火眼金睛”
避免网购遇上假货
其实,不管商家的货假不假,只要自己能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就能避免网购到假货。
1.旗舰店最靠谱
无论是去天猫,还是京东,苏宁易购,一号店,亚马逊等等购物,选择官方旗舰店是可以确保正品的。品牌的持有者或者持有公司自己在天猫开的商城店,自己的东西,应该是真货了。
2.低价格是挖坑
对于价格比市场行情低很多的商品,要特别留意。真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如果一件服饰,网上普遍是卖500,有一家却只卖200,那么也要留意了。同条件下,商品的销售价格的差价与产品的品类有关,电脑,手机,家电等电子产品利润是不高,差价不可能太大的,服饰与化妆品因为利润高,差价会大点,但是如果差价太大也是要警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