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展电子商务过程中,我市中小企业由于长期以来的贴牌、定制加工的思维与习惯,造成了市场存在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产品优势不突出的问题。各企业多以价格战为主要竞争策略,挤压利润空间,不利于品牌价值的提升。我市电子商务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电子商务从供给侧引领创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深度应用还不够。
2.创新驱动能力亟待提升
3.区域协同效应尚未显现
4.电子商务配套服务能力有待提升
(四)发展形势结论
随着“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实施和长三角地区区域一体化进程提速,上海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浙江步入建设“两富”、“两美”的重要时期。“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加快建设“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长三角高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基地”、“江南水乡典范城市”,全力打造“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和“互联网经济强市”的关键时期,也是电子商务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凭借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溢出效应和传统产业基础,我市电子商务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是我市电子商务发展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机遇大于挑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外部资源为我所用,不断激发电子商务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把电子商务培育成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深入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牢牢抓住“建设互联网经济强市”的机遇,推动电子商务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跨界融合,形成更为成熟的网络化生产、流通、消费环境。以促进传统产业应用电子商务转型升级为重点,以优化集聚发展布局为抓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要素市场,发挥电子商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进一步激发电子商务的创新动力、创造潜力、创业活力,努力将我市建设成为长三角地区传统产业电商转型升级中心、电子商务暨互联网创业创新中心、电商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中心,努力成为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示范地。
(二)基本原则
深化应用,创业创新。全面推动电子商务在全市各重点领域的应用,促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鼓励电子商务领域就业创业,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营造良好环境,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就业创业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接轨沪杭,协同发展。充分发挥临沪区位优势,深入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在上海“四个中心”、自贸区建设等重大战略部署中主动寻求合作机遇、创造合作平台,实现区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关联发展,全面提升区域和国际竞争力。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充分发挥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坚持市场导向,运用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市场潜力。政府积极推动、逐步规范、加强引导,创建更加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制度环境。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电子商务成为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000亿元,网络零售额达到1600亿元。电子商务全面融入社会发展各领域,成为促进创业、稳定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平台;发展载体更加优化,形成“核心驱动,分业集聚”的电子商务发展布局,建成一批区域布局合理、功能设置科学的电子商务集聚区;行业引领和区域带动效应显著,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先进城市。
——电子商务暨互联网创业创新中心。到2020年,建成嘉兴科技城、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大创新主平台和乌镇互联网经济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等一批电子商务暨互联网创新发展载体。50%的涉农镇(街道)达到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小镇建设标准;建成市级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基地)20家,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创业4000人以上,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基本形成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就业服务体系。
——电商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中心。到“十三五”末,形成与上海产业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现代物流、金融、旅游、都市生态农业等产业对接成效显著。覆盖城乡、技术先进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建成,实现全市公益性场所和重点商业场所无线全覆盖。“E邮柜”基本覆盖全市主要社区、企事业单位和重点楼宇,形成功能齐备、融资便利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建成全省领先、体现嘉兴特色、与嘉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信用服务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三、发展布局
(一)核心驱动
“核心驱动”,即打造电子商务核心区,包括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区和电子商务物流功能区,发挥核心区科技创新和创业孵化优势,对全市电子商务发展起到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1.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区
依托南湖区、秀洲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心城区要素集聚优势,以嘉兴电子商务产业园、嘉兴北科建智富创新园等为载体,重点发展电子商务服务业,打造电子商务服务功能区,为本地和长三角区域电子商务企业提供综合性、专业化的电商服务支撑。
嘉兴北科建智富创新园。依托秀洲国家高新区,构建面向长三角地区的电子商务创新创业生态圈,打造集“电子商务技术创新、电子商务应用展示、电子商务企业孵化、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商务应用转化与示范平台。2.电子商务物流功能区
以空港、陆港、河港、海港综合枢纽场站作为物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平台及传统生产商贸企业电商业务进行衔接合作的节点平台,实现仓储、货源、运力等资源的共享与互补。充分发挥嘉兴机场的航空货物运输优势,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为电子商务跨境业务、快递业务提供支撑。鼓励嘉兴现代物流园、嘉兴市杭州湾新经济园、嘉兴顺丰电商产业园、阿里巴巴菜鸟城(嘉兴)物流中心、嘉兴市铁路物流基地等园区发展电商仓储配送功能,打造长三角区域重要的电商物流枢纽城市和浙北区域电商物流中心。
嘉兴市杭州湾新经济园。位于嘉兴港区核心位置,临近国家级一类开放口岸嘉兴港(乍浦港口)、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省级综合物流园,总规划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一期已入驻科技研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业等各类企业113家,着力打造嘉兴港区高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基地、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乐园、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推进器、现代物流服务集聚高地。
嘉兴市铁路物流基地。本项目建设区域位于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蚂桥乡,规划用地总面积1310亩,其中一期用地980亩。紧邻沪杭高速、乍嘉苏高速出口和320国道,与我市高等级公路、城市主干道衔接紧密,西北侧规划嘉兴空港物流基地,也与我市南郊河(三级航道)相距不到5公里,多式联运基础得天独厚,项目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地区铁路、公路、水运等综合运输优势,打造长三角地区以铁路货运为中心,以公路、水路货运等为主体,以铁公水联运为优势的多式联运枢纽。
(二)分业集聚
“分业集聚”即结合各县(市、区)块状经济特点,以各个区域的核心产业为支撑,新建或利用闲置厂房、仓储用房等存量资源,积极建设跨境、毛衫、箱包、皮革、家纺、旅游等特色电子商务应用集聚区(基地、楼宇),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培育特色产业电子商务集群。
1.跨境电子商务应用集聚区
重点区域:桐乡市、海宁市、嘉兴港区、海盐县依托嘉兴综合保税区、海宁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桐乡濮院毛衫跨境电商园区、海盐科技城电子商务集聚区等载体,重点打造跨境电子商务集聚区。
2.毛衫产业电子商务集聚区
重点区域:桐乡市、秀洲区依托桐乡市电子商务中心、濮院毛衫电子商务产业园、秀洲毛衫源头O2O电商生态城等载体,重点打造毛衫产业电子商务集聚区。
3.皮革产业电子商务集聚区
重点区域:海宁市依托海宁皮革城电子商务创业园、海宁电子商务产业园等载体,重点打造皮革产业电子商务集聚区。
4.箱包产业电子商务集聚区
重点区域:平湖市依托平湖国际箱包城、平湖市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等载体,重点打造箱包产业电子商务集聚区。
5.家纺行业电子商务集聚区
重点区域:桐乡市、海宁市依托桐乡市大麻家纺电子商务集聚区、海宁许村中国家纺城等载体,重点打造家纺行业电子商务集聚区。
6.木业家具电子商务集聚区
重点区域:嘉善县依托嘉善经开区木业家具园、嘉善国际木雕城等载体,重点打造木业家具电子商务集聚区。
7.集成装饰(吊顶)电子商务集聚区
重点区域:秀洲区、海盐县依托秀洲区王店镇、海盐县集成家居产业园、海盐县电子商务创业大楼、海盐网商大厦等载体,重点打造集成装饰(吊顶)电子商务集聚区。
8.服装行业电子商务集聚区
重点区域:市本级、平湖市依托1921南湖都市经济园、平湖中国服装城电子商务大厦等载体,重点打造服装行业电子商务集聚区。
四、主要任务与专项行动
“十三五”期间,结合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及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模式与新业态培育、要素市场完善、电商发展环境优化等4个方面的主要工作,我市将组织实施“20个专项行动”。
(一)促进传统产业应用电子商务转型升级
鼓励传统经济领域电子商务经营模式应用,高水平推进电子商务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传统产业电商转型升级中心。
1.电子商务促进生产制造升级专项行动
(1)加大优势产业电子商务应用
(2)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
强化电子商务对供给侧改革的引导功能,鼓励制造企业根据消费者的信息反馈进行产品设计与生产,积极发展电子商务模式下的需求导向型制造业。推行“互联网+大数据+定制化生产”模式,运用现代互联网信息技术提升传统行业,支持企业发展C2B定制生产,鼓励在服装、皮革、箱包等企业中应用在线产品选配、3D扫描和建模技术、大数据技术、移动终端订货应用等支撑服装、皮革、箱包产品个性化与功能设计定制。
(3)加强网络品牌建设与推广
2.农村电子商务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充分发挥紧邻上海、杭州等消费市场优势,以区域特色产业为基础,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孵化网点为载体,推动农村青年电商创业,打造村镇服务网络全面覆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升级、工农业产品购销和服务业态全面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嘉兴模式”。
(1)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2)扩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
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深入挖掘“南湖水蜜桃、秀洲区蜜梨、嘉善黄桃和食用菌、平湖芦笋、海盐葡萄、海宁花卉、桐乡杭白菊”等特色优势农产品资源,引入专业团队开展产品包装策划,以网络销售为突破,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涉农流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和农资流通企业等开展农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逐步实现网上订货、配送、结算。建设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程信息化,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程可追溯。
(3)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孵化网点
结合当地块状经济和产业特点,依托特色企业、网商协会、创业联盟,挖掘一批可供网上销售的产品,以市场化方式合作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孵化点,并整合培训、物流、金融等资源,为农村创业青年提供电子商务创业一条龙服务。各级人力社保、团委、妇联要组织开展创业论坛等活动,邀请专业人士、网创成功者为农村创业青年解读电子商务政策,讲解营销技能技巧。各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网商协会等组织要加强管理与服务,为农村创业青年提供交流服务平台。
3.服务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专项行动
着力推动“互联网+生活服务”的全面融合发展,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性服务需要为主线,以“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和“互联网经济强市建设”为契机,重点推进我市商贸流通、旅游、社区等领域电子商务应用,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步伐。
(1)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
(2)发展文化旅游电子商务
(3)推进电子商务进社区
加快发展以社区生活服务为核心的电子商务,促进社区电子商务应用。整合社区零售、生活缴费、家政服务、医疗保健、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资源,构建“一站式”便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鼓励社区商超、便利店、家政、票务、生鲜配送、洗衣、家电维修、再生资源回收等企业(经营户)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上门服务、社区配送等O2O服务,推动线上线下互动,激发消费潜力。鼓励电商、快递企业与社区便利店、社区物业等合作,设立社区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开展物流分拨、快件自取、电子缴费等便民生活服务,通过社区快递代收点或电子商务投递终端,解决城市电子商务配送最后一百米难题。
4.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专项行动
结合我市产业基础,充分发挥嘉兴港口岸优势,紧邻上海自贸区、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园区、企业、服务商和境外服务网点,促进跨境电商政策和环境创新、支持跨境电商园区和海外仓建设,推进跨境电商应用与主体培育,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和规范化发展。
(1)跨境电商政策与环境创新
(2)支持跨境电商园区和海外仓建设
(3)推进跨境电商应用与主体培育
(二)培育电子商务新模式与新业态
5.电子商务模式创新专项行动
6.电子商务技术应用创新专项行动
7.促进产品服务创新专项行动
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逆向整合各类生产要素资源,按照消费需求打造个性化产品。支持涉农经营主体根据网上销售的要求对农产品种植、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进行创新性改造与优化,在农产品标准化、物流配送等环节突破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支持传统生产企业与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相结合,针对网络市场开发新产品。支持住宿企业利用互联网建立直接销售体系,充分利用第三方在线预订平台拓展营销渠道,加快发展客栈民宿、租赁式公寓等新业态。支持洗染、维修、美容美发等行业依托已有电商平台或自有服务平台,开展上门取送、到家服务等新业务。
8.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创新载体专项行动
整合优化创业创新空间布局,着力推进以嘉兴科技城(嘉兴南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嘉兴秀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乌镇互联网经济创新发展综合试验区等创新载体建设,引导全市创新资源整合、联动发展,逐步成为长三角电子商务暨互联网创业创新中心。面向电子商务领域,做大做强众创空间,积极实施“泛孵化器”建设工程,鼓励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小企业创业基地、科研院所等机构利用存量房产等现有条件,通过市场化方式构建一批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打造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三)发展电子商务要素市场
进一步完善物流、网络基础设施、信用、安全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整合电子商务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资源,形成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与要素市场协同发展的全新态势,打造电商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中心。
9.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专项行动
10.电子商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行动
建设“宽带嘉兴”,深入推进光网城市建设,完成基础通信网络向下一代互联网升级,推广100Mbps以上高带宽光纤接入服务;发展高速移动通信网络,开展4G+技术普及应用,争取5G商用试点。建设“无线嘉兴”,推进全市公益性场所和重点商业场所全覆盖;全面推进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争创国家三网融合试点。打造“云上嘉兴”,推动传统数据中心优化升级为弹性可扩展、高效节能、分布式的云数据中心,推进互联网交换中心(NAP)、国家互联网(华东)数据中心等建设,提高云计算服务能力。
11.完善金融服务体系专项行动
充分发挥南湖区、嘉善县省级金融创新示范区(县)和嘉兴国际金融广场的产业平台优势,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着力引进金融服务外包、金融后台服务、互联网金融等机构。支持有条件的金融机构依法设立互联网金融平台,合规开展网络银行、网络保险、网络证券、网络基金等创新型网络金融业务。鼓励第三方支付机构、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企业探索建立面向中小微型企业线上、线下的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在融资规模、周期、成本等方面提供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的产品和服务。深入实施农村“易(e)支付工程”,开展“网上支付应用示范区”、“手机支付应用示范群体”等创建活动。
12.电子商务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行动
13.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行动
(四)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引导电子商务发展由放开搞活向规范提升转变,不断拓展电子商务发展领域、区域和参与主体,整合区域资源,实现协同发展,使公众更多享受到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和效益,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氛围。
14.电子商务促进区域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专项行动
15.发展绿色电子商务专项行动
16.提高电子商务安全保障水平专项行动
17.加快引进电子商务项目集聚高端电商人才专项行动
18.开展电子商务示范评定专项行动
按年度开展市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评定工作,以各县(市、区)政府为主推荐本地区示范企业,主要包括电商平台企业、有带动作用的电商应用企业、本地品牌服务企业和对本地电商发展发挥巨大支撑作用的衍生服务企业。鼓励有条件的电子商务园区和电商企业参与国家级、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的评选,对经认定的企业予以奖励。
19.激发电子商务行业组织的活力专项行动
进一步激发嘉兴电子商务促进会和嘉兴电子商务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沟通政府、联系企业、行业自律、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作用,聚集全社会的力量,协同推进电子商务发展。支持行业组织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政策与技术咨询服务,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引导行业组织通过抱团经营、联合营销、联合培训等形式,组织电商企业逐步从分散经营走上集体共同发展的道路。鼓励行业组织开展行业自律,通过制定诚信经营的行为规则,倡导会员企业规范经营,树立诚信电商形象。
20.提升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水平专项行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发挥嘉兴市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在各县(市、区)已成立的电子商务组织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基础上,建立促进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目标考核机制,明确有关部门在电子商务重大项目推进、重点企业扶持等方面的目标和责任,把电子商务发展工作纳入监督考核内容,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二)加大政策扶持
(三)建立专家智库
邀请国内电子商务领域专家成立嘉兴市电子商务发展咨询指导委员会,与市电子商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一是指导我市电子商务招商引资方向、国家级试点申报,对落户我市的重点电子商务企业项目可行性进行评估。二是每季度召开电子商务发展形势分析会,就我市电子商务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并对电子商务各领域最新发展趋势、我市电商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智力支持。
(四)规范市场环境
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掌控电子商务市场发展状况,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多部门联合建立适应电子商务市场规律的治理机制和监管体系。坚持线上线下治理相结合,加大对网络侵犯知识产权、消费侵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价格欺诈等违法经营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公平诚信的电子商务市场秩序。发展电子商务可信交易保障公共服务,加强个人信息在电子商务领域应用的隐私保护,引导建立良性竞争的电子商务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