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雨水丰润,土地松软,正是小春作物播种的有利时节。走进广安区的田间地头,油菜管护、高标准农田建设、豌豆尖采摘……一幅幅忙碌的小春农业生产画卷次第展开。
小春生产是来年农业生产的重要开端。广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提前谋划,周密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增量扩面,全力抓好小春生产,力争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秋冬种植任务,确保来年丰产丰收。
精耕冬油菜把牢油瓶“安全阀”
小春抓主动,农时是关键。近日,在位于浓溪镇围子村的广安区道腾种植家庭农场油菜种植示范基地,一片片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高标准农田里,村民们正抢抓小春生产大好时机,全力推进小春油菜管护。放眼望去,出苗不久的油菜满目翠绿,长势喜人。
“油菜已进入苗期,长势不错,目前还未发现病害,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及田间除草,眼前这一片前几天已经施过一次肥了,等几天再施第二次肥就能长得更快了……”为确保油菜良好生长,浓溪镇农技人员周翱翔到田间地头认真查看油菜的生长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为村民们进行技术指导。
据了解,围子村今年小春计划种植马铃薯、油菜面积共计1100余亩,其中油菜品种为“油博士一号”,具有抗旱能力强、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等特性,在保障粮食产量的同时,也可在来年春天形成油菜花海的网红打卡景点。
“碎田”并大田夯实春耕“硬底盘”
秋收后,广安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项目如期完成,夯实粮食安全“耕”基。
连日来,在恒升镇姚坪村,挖掘机、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开足马力平整土地、开挖沟渠、推平地垄……成片平整的高标准农田已见雏形。
“姚坪村今年有1000多亩调形任务,10月初进场施工,目前已经完成了一半。”项目经理卢黎明说,姚坪村现在正在进行表土剥离、机耕道建设和山坪塘整治,预计12月底完工。
恒升镇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分为新建和提档升级两个标段,新建标段为4000亩,提档升级标段为7000亩,涉及姚坪村、梓潼村、老场村等8个村庄,目前已完成提档升级标段的50%。
“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恒升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刘盛平介绍,除了高标准农田外,恒升镇还将在提档升级标段配套建设30余口堰塘,目前已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为了保证工程进度,我们每周定期召开监理例会,全力保障工程进度按计划推进、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同时通过抢晴天、战雨天,确保明年大春生产前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调形任务。”
推行轮作制拓宽增收“新路子”
10月中旬以来,恒升镇梓潼村豌豆尖种植基地里,200亩绿油油的豌豆尖陆续进入采摘期。
11月22日,走进豌豆尖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行行豌豆尖长势喜人。村民们分散在田间地头,掐尖、装箱,一番忙碌景象。
该豌豆尖基地于今年9月中旬完成播种,采摘期将持续到明年2月。基地现场管理人员白全山表示,采摘结束后就可以整田育秧,种植水稻,实现轮作的无缝衔接。轮作方式让土地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可带动当地村民30余人就地务工。
村民邓洪超说,他在基地务工两年,通过流转土地和到基地务工,每年有2万多元收入。
掐尖、装袋……在大安镇南桥村广安惠民农机农艺专业合作社豌豆尖种植基地,同样是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我们在南桥村一共种植了300亩豌豆尖,预计每亩产量2000斤,产值近200万元。”基地负责人李小东说,豌豆尖从播种到采摘只需要20天左右,之后每隔10天采摘一次,采摘后销往广安以及江浙沪一带。
除了种植豌豆尖,该合作社还根据季节的变化,种植包括甘蓝、花菜、番茄、茄子、黄瓜、南瓜等品种在内的时令蔬菜,通过四季轮种,确保土地不空闲。(广安区融媒冯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