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公众的利益社会的稳定企业的生存国际间贸易8案例说起农残超标,大家一般会想到韭菜,作为农残超标大户,韭菜经常登上食品安全通报黑榜,不过,今年来自海南的“问题西瓜”却在青岛“放倒了”17人。2015年4月2日,青岛市食药监局第3次发布了对海南问题西瓜的进一步调查结果,经过分析,这批西瓜是农药“涕灭威”超标,吃了西瓜的人是氨基甲酸酯类中毒。那么,“涕灭威”是种什么农药
涕灭威我国是五十六种违禁农药之一。由于我国线虫虫害比较严重,在国家重点扶持下,山东华阳农药厂研发出“涕灭威”。这种农药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对地下水污染很严重,所以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国家就规定,这个药只能在黄河以北的地方用,黄河以南地下水比较多的地方是禁止使用的。一直以来也只有这一家农药厂能生产。线虫病其实在全国都比较普遍,尤其番茄、烟草以及瓜类作物都是线虫病高发作物,海南的根结线虫病也比较厉害。根据国家和海南省的规定,“涕灭威”是禁止使用的农药。它的毒性非常大,而且残留期很长,一般在土壤里的残留期超过三个月。三、农产品的概念农产品:指植物、动物、微生物产品及其直接加工品。13一是指质量和安全的组合。质量是指农产品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如营养成分、色香味和口感、加工性能等;安全是指农产品的危害因素,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等对人、动植物和环境存在的危害和潜在危害。二是质量安全作为一个词组,是农产品安全、优质、营养要素的综合。三是狭义概念,指质量中的安全。四、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一)物理性污染(二)化学性污染(三)生物性污染(四)本底性污染五、农药知识
什么是农药残留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生物体、农副产品和环境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残存的数量称为残留量。最大残留限量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法定最高允许浓度(简称MRL),以农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的数(毫克/公斤)表示,亦称允许残留量。农药残留的危害
农药残留是施药后的必然现象,食用含有大量高毒、剧毒农药残留引起的食物会导致人、畜急性中毒事故。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副产品,虽然不会导致急性中毒,但可能引起人和动物的慢性中毒,导致疾病(癌症、动脉硬化、心血管病等)的发生,甚至影响到下一代。或通过食物链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造成毒害。
21常用农药的毒性分为:剧毒农药:铁灭克(涕灭威)高毒农药:3911(甲拌灵)、治螟磷(苏化203)、对硫磷、甲基1605、1059、甲胺磷、呋喃丹、氟乙酰胺、杀虫脒、氧化乐果。中毒农药:六六六、丙体六六六、乐果、杀螟松、亚胺硫磷、DDT、氯丹、西维因、抗蚜威、倍硫磷、DDV、福美砷、退菌特、代森铵、2,4—D、稻瘟净。低毒农药:敌百虫、马拉松、乙酰甲胺磷、辛硫磷、三氯杀螨醇、多菌灵、托布津、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乙磷铝、甲霜灵、百菌清等。22农药外包装的一些基本常识
氟虫腈对甲壳类水生生物和蜜蜂具有高风险,在水和土壤中降解慢,除卫生用、玉米等部分旱田种子包衣剂外,不得在其它作物上应用。
任何农药产品都应按照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禁止超范围使用。29六、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因31四、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原因一是产地环境污染,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是工业“三废”排放和农村生产生活排污,造成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尤其是近年来东南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污染性工业企业内迁,盲目引进严重污染环境的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增大了农业环境污染面源。二是有毒有害农业投入品使用,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各地虽对禁限用农兽药等农业投入品进行专项整治,但少数边远山区暗地仍有销售,一些以肥代药、药肥混装和添加不明成份、未经登记的农业投入品充斥市场。32三是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村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方式,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难度较大,种子种苗难统一,肥料、农药使用难统一,栽培技术难统一,采摘、收获、加工难统一,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质量。特别是一些地方不按照农兽药安全使用的规定,在未达到安全间隔期(休药期)收割农产品,以致农药降解不彻底,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农业“三品一标”二、无公害农产品三、绿色食品四、有机农产品五、地理标志农产品六、如何识别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第二部分农业“三品一标”一、农业“三品一标”农业“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农业部组织实施的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的基本类型,都属于安全农产品的范畴,简称农业“三品一标”。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3536新阶段“三品一标”发展要求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使用期为3年。目前农业部要求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的企业,需要订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申请书》。
2.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申请者必须具备的资质证明文件。3.《无公害农产品内检员证书》(复印件)。4.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控制措施。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认证首次申报提交材料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认证首次申报提交材料11.《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报告和现场检查报告》。.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认证首次申报提交材料
“三品”的生产方式三、绿色食品什么是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绿色食品标志及含义: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整个图形表达明媚阳光下的和谐生机,提醒人们保护环境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51绿色是食品注册的四种形式52绿色食品证书模式: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质量认证与商标转让相结合。收费:认证收费、检测收费。53
质量安全
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
保健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7374一、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关键控制技术二、生产者重点注意的事项三、建立可追溯体系,完善生产记录第三部分农产品标准化生产76
近年来,农业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实施的是“两手抓”:一是抓执法监管,杜绝不合格、不安全产品上市,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二是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和全程控制,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安全优质品牌农产品的消费需求。
2.统一规划
3.统一农资
4.统一管理
7.统一品牌
8.统一销售
6.社会动员
5.培训沟通
9.公司+合作社
产中
产后
产前
831、选择适宜生态区。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生态环境条件以及农作物生长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适宜种植的农产品生产区域。2、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3、产地集中连片,范围明确。种植制度:一个地区(生产单位)作物组成、配置、熟制、种植方式的综合。(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三)标准化生产关键控制技术
(以种植业为例)84农业产地环境标准中主要规定了大气、灌溉水、土壤等质量要求,产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条件,必须选择适合作物需要,不在产品产生污染的地方进行种植农产品。如蔬菜要符合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二)产地环境符合要求85(三)生产过程符合要求1、选用良种良种是指优良品种的优良种子1、适合当地气候条件、栽培条件;2、高产、优质;3、抗逆性强;4、无检疫性病虫草害;86作物生长16种必需营养元素9种大量营养元素(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上)
C
H
ONPKCa
Mg
S如碳酸氢氨、尿素、复混(合)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7种微量营养元素(一般占植物干重的0.1%以下)
Fe
Mn
Cu
Zn
Mo
B
Cl如硼肥等微量元素肥88最小养分律(李比希)德国化学家、肥料工业之父。又称“木桶理论”。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所制,作物产量的高低则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8990防虫网原理:物理阻隔应用:蔬菜对象:病虫害(小菜蛾、斜纹夜蛾、菜青虫、叶甲、蚜虫、负蝗等,病毒病、霜霉病、白斑病、干烧心病、软腐病)91色胶板原理:利用害虫特殊的光谱反应范围:蔬菜对象:小型害虫(蚜虫、蓟马、粉虱)92杀虫灯原理:利用害虫趋光性原理,结合光谱反应、性引诱剂,并配以频振高压电网触杀范围:蔬菜对象:各种害虫93植物诱杀原理:利用害虫对某种植物的趋性。范围:蔬菜对象:斜纹夜蛾(芋艿)甜菜夜蛾(碱蓬)园叶甲(酸模)94性信息素诱杀原理:范围:蔬菜对象: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菜蛾95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各种有毒的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草害等有害生物的一种方法。优点:是杀虫谱广、快速高效、使用方法简便,不受地域限制和季节限制,便于大面积机械化防治等。缺点:具有容易引起人、畜中毒,环境污染,杀伤天敌,引起次要害虫再猖獗,并且长期使用同一种农药,可使某些害虫产生不同程度抗药性等缺点。96三、建立可追溯体系,完善生产记录
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政府:企业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品牌形象消费者:满足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企业:消费者:二、如何实现追溯?
(一)农产品追溯的基本要点生产记录产品标识信息系统责任追究1、记录管理:生产经营记录是追溯系统建设中的基础信息。2、标识管理:全过程信息的重要载体。3、查询管理:消费者可以直接使用的信息查询检索工具。4、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的记录依据。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部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设合作项目实施方案》,加强与中国移动的业务合作。
——利用其网络资源
——业务合作
——宣传平台
——经费支持
以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为目标,以保障消费安全为宗旨,建立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交换平台。优先将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三品一标”获证单位100%纳入追溯管理范围,以追溯到责任主体为基本要求,以标识为载体,以信息化为手段,争取在农业部门的职能范围内,实现生产环节的追溯信息向下游环节传递,并能够信息共享。基本达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责任可追溯”的目标。一、新《食品安全法》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五部分新《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一、新《食品安全法》新《食品安全法》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最大的变化能用两个字来概括:一是“新”,二是“严”。经两次审议、三易其稿,新版《食品安全法》内容新增了50多条,对现有70%的条文进行了实质性的修订,新增一些重要的理念、制度、机制和方式。以监管制度为例,增加了食品安全风险自查制度、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等20多项。新《食品安全法》自出台后,就被人们冠以“史上最严”的称号。新的《食品安全法》贯彻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