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

新疆棉花产业发展论坛自2015年举办以来,紧紧围绕国内棉花产业发展新趋势、新变化,深入研究新形势下棉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共同探讨促进新疆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和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方式和路径。论坛已经成为带有鲜明新疆区域特点,在国内棉花产业最具影响力的交流平台之一,对加强内地和新疆涉棉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全区共有61个县和110个团场种植棉花,约有50%的农户从事棉花生产,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来自于棉花,特别是南疆地区90%以上的县市种植棉花,面积占比接近60%。棉花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意义。

面对新挑战新机遇,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国家棉花战略部署,继续深入推进棉花改革,促进棉花产业健康发展,按照“控制面积、降低成本、提质增效、保障能力”的要求,进一步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布局提质量;二是建设基地打基础;三是科学管理增效益;四是加工转化升层次;五是创新机制强保障。

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兵团棉化产业由弱变强、由小到大,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生产栽培技术体系和相应的物资装备体系,现在兵团棉花产业在生产加工发展、皮棉质量方面具有了一定的水平,可以完全按照棉纺企业的要求来生产。

关于新形势下新疆棉花产业发展路径,我想借助这次机会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共同交流:一要立足新疆、面向国内、放眼全球,具备全球化思维模式和理念;二要加强预判,稳健经营,提高抗风险能力;三要推进产业融合,促进协同发展;四要坚定信心,加强合作,促进棉业高质量发展。

新形势孕育新机遇,新机遇蕴含新挑战。让我们振奋精神、直面困难,扎扎实实修炼内功,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努力探索和适应新形势下的生存之道,按照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中国棉业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2019棉花年度,纤维质量监测中心将进一步完善“专业仓储监管+在库取样公检”的制度,并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技术支撑,助力提高补贴发放精准性;二是提升服务效能,保证改革基础数据的准确性;三是规范包装材料,维护国家棉花安全;四是遏制苗头问题,保证品质检验样品真实性;五是改进配套措施,推进完善价格补贴机制;六是推动数据连通,助力新疆优质棉基地建设。

当前棉纺织企业生产与经营信心不足,景气下滑,整体环境对纺织服装出口的压力较大。虽然近年来纺织服装的投资增速下降,投资规模下滑,但因为我国纺织服装基数大,总体保持平稳。

从消费潜力看,对中国的市场发展非常有信心。困难只是暂时的,今后发展前途还是非常光明的。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国棉纺织行业要加油干,做好自己的事,并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做有话语权的产业;二是做有竞争力的产品;三是做有民族自信的产业。

2018/19棉花年度主要有以下五方面特点:一是棉花生产稳中有增;二是进口滑准税率下调,配额增发,进口棉大幅增加;三是纺织行业运行艰难,用棉需求下降;四是棉花价格大幅下跌;五是储备棉成交率下降,库存水平处于高位。

放眼刚刚开始的2019/20年度,国内植棉面积稳中略降,单产持平略增;消费量预期802万吨,同比略减;从未来发展方向来看,中国棉花市场将坚持多元化发展方向、高质量发展市场导向和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

新年度市场交易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成本支撑;二是中美贸易摩擦谈判;三是储备政策;四是内外价差。对于如何应对风险和挑战,首先要有信心,第二要有耐心,第三要有恒心,节奏一定要把握好。对涉棉企业来讲,任何事情一定要殚精竭虑,不要怀着侥幸心理。今年做得好,不一定明年做得好;现在做得好,不一定将来做得好;行动上做得好,不等于思想上就没有风险。不能在别人的质疑声中懈怠,要很努力地来做。

王军通报了三组数据:一是从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改革以来,农发行累计发放棉花购销贷款2000亿元,支持企业收购量占新疆棉花总产的60%以上,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持续深化创造了有利的市场环境;二是近两年来农发行发放精准扶贫贷款403亿元,其中棉花信贷扶贫贷款达到220亿元,助力脱贫攻坚;三是到目前为止,农发行新年度已经筹足500亿元棉花收购资金,并计划在国庆节前投放棉花收购贷款120亿元,切实做到“钱等棉”。

随着中美经贸摩擦逐步升级,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从最初的500亿美元到现在已经扩展到5500亿美元,这几乎涵盖了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全部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也从最初的10%提高到30%。目前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措施,除了“301条款”以外,还有反倾销、反补贴、出口管制调查、“337调查”、WTO争议解决、“232条款”、保障措施、汇率操纵国和反垄断等。美国把这些措施接连实施,导致多元化及叠加化的经贸摩擦。

面对摩擦,行业要做好应对工作,包括申请关税排除、加大其他市场开发力度、加速国际化布局、加快转型升级等。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也在积极组织应对工作。

2019年上半年,棉花期货价格整体运行处于合理区间,1-5月期货价格维持震荡盘整,5月以来,中国贸易摩擦升级,引发市场对于棉花消费萎缩的担忧,棉花价格持续下跌,截至9月,郑棉主力合约结算价下跌18.5%。上半年,棉纱期货实施新规则,并引入做市商,市场流动性得以大幅提高,为纺织企业利用棉花、棉纱期货进行跨品种套保套利操作提供机会。

关于棉花棉纱期货后期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交割仓库布局;二是调整棉花仓单的有效期;三是继续加强市场培育;四是调整棉花仓单指标,包括对含杂率、短绒等做一些规定。

棉花是一朵阻止地球流浪的花,棉花有十大优点:第一,历史最悠久;第二,是最天然的纤维,不需要任何加工、自然生长;第三,是最环保的天然纤维;第四,是最可持续的天然纤维;第五,是最耐盐碱的农作物;第六,是最耐旱的农作物;第七,是最安全的天然纤维;第八,是最具正能量的天然纤维;第九,具有最佳的透气性、保暖性、舒适性;第十,最具社会价值的农作物之一。如果大家用棉越多,那么种植棉花的面积就越大,一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缓解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这就是为社会创造价值。

每个行业都在进行创新,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棉花行业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需求减少,价格大幅下跌;另一方面,产业要素聚集,企业从单打独斗到集团化、产业化、资本化,风控成首要考虑。旧有的发展模式、风控手段已不相适应,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创新与变革。

北京中棉机械成套设备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2015年整体并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2019年正式更名为“北京智棉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棉科技”)。智棉科技将以新的名称,以“数字棉花、智能棉业”的新形象继续为产业提供信息化和大数据服务,并通过技术让产业更智能。

从棉花加工数据来看,2018年度新疆棉花加工进度较往年偏慢。加工总量516.3万吨,同比增加2.56%;按照加工区域来看,本年度南疆地区加工量占比较去年下降3.6个百分点,其中巴州下降较多,加工量同比下降21.58%;按照棉花采摘类型来看,全疆机采棉加工量占比再次提升,达到58%;手摘棉占比42%。

从棉花流向数据来看,2018年度出疆棉累计317.86万吨,其中山东、河南、江苏三省运输量稳居前三,其中山东和江苏运量同比有所降低。主要流向企业为纺织企业,即以内地山东、河南、江苏、湖北等几个用棉大省为主。

贸易战对兵团棉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棉花价格快速下滑;二是去库存压力不断增加;三是资金回笼非常缓慢;四是“双结零”矛盾十分突出;五是潜亏问题严重;六是金融风险加剧。兵团对此情况高度重视,专门召开棉花工作会议,对棉花形势进行分析,要刨根究底,从思想上解决源头。贯彻国资国企改革的精神,彻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破除农垦企业惯性思维,改变企业行政依附和行政单一现象。

面对原料市场的波动,作为纺织企业是怎么去进行风险防控的呢一是在产能相对稳定的前提下,跟满足所有需求相比,更加主动的向客户推广自己最擅长的产品;二是寻找理念相似的客户,加深合作;三是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多个环节控制和分担风险;四是保持稳健发展,追求整体规划。

怡安供应链主要基于以下三点原因选择进入棉花行业:一是棉花行业比较粗放;二是棉花行业大企业比较少,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三是棉业行业的人经常犯错误。交易要掌握以下四点情况:一是棉花属于大宗商品,要认识大宗商品和棉花的规律,认识价格波动的规律;二要认识周期,棉花3-4年一个周期,周期的顶部和底部在周期发展过程中该怎么样应对和识别,要根据不同的周期采取不一样的经营方式;三是认识年度的整体供求和特定的事件驱动。

2015年以来各个环节累计了大量库存,消费却不断下降,且在整个行业去库存的过程中,部分企业看多,这种认知错位导致库存不断增加,外纱、外棉都进入中国市场,即使在往下游传导不畅的背景下,仍然有人看多,导致库存再次增加,叠加中美贸易战,导致棉价大幅下跌。

套保没有金科玉律,也没有教科书式的完美策略,需要根据每个企业的自身情况来决定。套保是系统工程,在做好研究的基础之上,再去从各方面考核企业自身的组织架构、风控和资金。在根据风险偏好和需求选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套保方式之后,接下来就要按照既定选择坚持去做。从现货企业角度来讲,要使用好套保工具,要从研发团队、销售、采购、物流等各方面协调配合,通过每一个环节的高效执行实现交易利润。

THE END
1.中国最强十大农业科技企业1.先正达集团2.大北农集团这公司专门搞杂交水稻种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袁隆平院士的科研成果为基础,在种业领域那名声和影响力可大了。隆平高科靠着袁隆平院士的科研团队和技术优势,在杂交水稻育种方面那是世界领先水平。不停地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出能适应不同生态环境和种植需求的杂交水稻品种。同时呢,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为全球粮食安全出了http://www.tuohuangzu.com/company/zxdetails?cid=23981&id=1967674
2.2024农资超市十大品牌排行榜农资超市品牌前十名2024年农资超市十大品牌,综合大数据评选出口碑较好的农资超市十大品牌,农资超市排行榜前十名分别是倍丰农资、农佳乐、邦力达、烟农yn、重庆农资CQNZ、苏农、湖北农资、隆科农资、内蒙农资、吉峰GIFOREhttps://m.chinapp.com/best/nzcs
3.2024农资连锁十大品牌10大农资连锁品牌→Maigoo品牌网农资连锁十大品牌是CN10排排榜技术研究部门和CNPP品牌数据研究部门联合重磅推出的10大农资连锁品牌排行榜,榜单由品牌数据研究部门基于大数据统计及人为根据市场和参数条后最终才形成数件变化的分析研究专业测评而得出,是大数据、云计算、数据统计真实客观呈现的结果。名单https://www.maigoo.com/best/18133.html
4.农资连锁十大品牌排行榜农资连锁品牌排行前十名2024农资连锁十大品牌排行榜,查询十大农资连锁品牌排名,农资连锁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农资连锁哪个牌子好?就上品牌100网。https://www.cnpp100.com/top/nongziliansuo/
5.中国十大名茶排行榜农资资料六安瓜片,就像六安人一样,朴实无华。它的味道醇厚,有种让人安心的感觉。喝上一口,仿佛能感受到六安的宁静。 好了,这就是中国的十大名茶,每一款都有它独特的味道和文化。下次你喝茶的时候,不妨想想这些背后的故事,或许你会更深入地感受到茶的魅力。http://hm.bailichun.cn/post/6089.html
6.中国农资人才招聘信息网中国最大的农资公司 中国十大名牌肥料厂家如下: 1、中化化肥 品牌指数:91.6 2、云天化 品牌指数:90.6 3、瓮福WF 品牌指数:90.2 4、洋丰YF 品牌指数:89.3 5、史丹利STANLEY 品牌指数:88.7 6、金正大Kingenta 品牌指数:87.9 7、嘉施利 品牌指数:87.1 8、心连心化肥 品牌指数:86.3 http://www.ma-wang.com/article/8809.html
7.北京三人众官网——品牌就是刀疤脸营销策划公司品牌策划公司三人众,中国营销咨询界的海盗!三人众,快速提升品牌与销量;三人众,敢承诺“老板干活”;三人众,首战必胜助你赢了再打;三人众,不仅咨询营销战略,更提供战略落地.http://www.three3team.com/
8.十大猎头猎头网猎头公司[尚贤达猎头公司]十大猎头公司-尚贤达猎头公司是总部位于深圳的一家全国知名猎头公司,十大猎头公司排名之一,是中国十大猎头公司,国内十大猎头之一,同时也是中国猎头公司十强(国内猎头十强)。深圳十大猎头公司专门为企业提供高级人才猎头服务,猎头服务主要覆盖区域为深圳、北京、上海、http://sd.sunsharer.cn/
9.辉隆集团——中国农资流通现代化的新标杆先后获得中国农资质量万里行“十大新锐农资经销企业”、安徽最具影响力特许品牌、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首批优秀试点企业、中国农资流通诚信建设十佳示范企业、中国化肥流通体制改革辉煌十年突出贡献奖、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文明服务示范单位、农业部农资连锁经营重点企业、全国供销总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农资十大创新http://www.ahlca.org/display.asp?id=662
10.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1第23期(总期73期)在线培训课程考虑到今年以来受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化肥、柴油等农资价格明显上涨,当前正值夏收夏种关键时期,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会议决定,在加强农资市场调节、引导企业增加国内市场供给的同时,立足我国发展中国家实际,根据主要粮食作物农资等价格上涨情况,中央财政安排200亿元左右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发放补贴,以稳定农民收入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99.html
11.2017年中国农资连锁十大品牌排行榜图文2017-2022年中国农资连锁产业市场运营状况分析分析与投资规划建议研究报告 2017-2022年中国农资连锁市场现状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中国农资(010-59337888,中国供销集团旗下,化肥/农药/农膜和种子/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十大农资连锁品牌,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公司 ) https://www.bosidata.com/brand/U25104I6CF.html
12.农资联盟网中国农资联盟为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资人提供专业的网络服务,设农资论坛、农资电商、农产品电商、农村金融、植物医院、农业人才等平台,是中国最专业的农业网络服务商。http://www.nongzi100.com/
13.中国有机肥行业“十佳知名品牌”与“十大突出贡献人物”双榜单公布最终,经过前期的层层选拔和现场评比,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究员、微生物研究室主任陈廷伟,南京农业大学原副校长、教授黄为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高祥照,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吴玉光等人被评为“2018中国有机肥行业十大突出贡献人物”;南京宁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山东嘉http://www.zh-hz.com/HTML/2018/11/16/40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