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扎实推进“1+4+16+N”农资仓配体系建设行企新闻

11月27日,聊城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政策落地见实效”主题系列发布会的第五场,介绍了今年以来贯彻落实《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供销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政策有关情况。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现代流通科科长姜云介绍,《实施意见》出台以来,市供销社制定《关于加快农资流通服务主渠道建设增强保供稳价能力的实施方案》《关于加快成为农村商品市场“国家队”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了任务目标,有序高效地推进了各项工作。

担当农资流通服务主渠道方面

“1+4+16+N”农资仓配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市供销社积极对接省级社有企业改造提升省级农资集配中心1处,通过提供金融服务等方式建设提升县域仓配基地4处,利用资金补贴支持方式高标准新建农资旗舰店5处,采取新建、改造提升等方式新增乡镇农资综合服务站14处、村级农资综合服务社29处,全市供销系统农资仓储能力由年初的5万吨提升至8万吨。

农资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初见成效。依托山东供销农业服务集团鲁西公司开展联采分销,着力健全农资流通服务网络,布设农资综合网点99个,创新开展“农资+农服”等服务模式,农资直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130个,覆盖大田作物25万亩、林果作物3842亩。

农资保供稳价能力显著增强。依托农资仓配体系,承担国家、省级农资淡季储备1.3万吨;2024年累计向市场投放化肥、农药共计12万余吨,同比增长33.3%;备战“三夏”“三秋”农忙时节,发动供销系统农资企业提前储备农资近7万吨,较去年增长40%;建设县域农资服务线上平台2个,公开发布农资价格,发挥了供销社农资保供稳价“压舱石”作用。

担当农村商品市场国家队方面

县域商贸流通网络日益完善。通过培育壮大社有商贸流通企业、合理利用社有资产、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完善了市级供销综合集配中心服务功能,建设提升供销超市36家、城区供销便利店29家,全市供销系统现有乡镇综合服务站150处、村级综合服务社365处。

农村流通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吸纳社会资本,探索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新成立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家;利用系统网络优势,开展多种形式日用品、消费品供应,培育壮大社有商贸流通企业2家;改造提升冷链物流中心一处,冷库库容由年初的9万吨增加至10万吨。

农产品产销对接成效显著。内举办“供销大集”等产销对接活动5次;进一步丰富“聊供优品”产品库至52种;帮助62种本地特色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改造提升供销社农贸市场1处;助销新疆果品521.9吨;助力本地“绿色无公害”蔬菜对接外地供销商超,销售蔬菜100万余斤。

下一步,市供销社将继续优化农资供应服务,进一步增强农资保供稳价能力;继续完善县域流通服务网络,进一步提升农村流通服务功能,为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提供更加高效、更加便利、更加优质的服务。

THE END
1.江苏省社:放大网络体系优势书写新时代供销合作社答卷将农资销售与农技服务结合起来,构建企业带动、农民主体、科技支撑、金融助力的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引领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绿色化发展,提高粮食单产。 深耕农资保供服务。印发《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农资网络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24—2028年)》,全省系统拥有农资企业224家、农资配送中心156个、服务网点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25557
2.江苏省社:放大网络体系优势书写新时代供销合作社答卷将农资销售与农技服务结合起来,构建企业带动、农民主体、科技支撑、金融助力的供销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引领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绿色化发展,提高粮食单产。 深耕农资保供服务。印发《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农资网络体系建设专项规划(2024—2028年)》,全省系统拥有农资企业224家、农资配送中心156个、服务网点http://www.zh-hz.com/news.html?aid=1825557
3.漳州市供销社六举措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工作市县动态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总社关于加强农资经营网络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漳州市供销系统充分发挥供销社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采取有力措施,早部署、早谋划,不断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多措并举做好农资保供稳价工作。 https://www.fjcoop.org.cn/news/sxdt/7560.html
4.浙农股份2021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21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商贸流通业承担着沟通城乡、联结产销的重要使命,在实现城乡平衡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大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20426/c638713928.shtml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基层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供销合作系统的惠农服务网点更加密集,普惠金融服务站点基本实现全覆盖;数字化对农业生产经营的支撑更加有力,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初现成效,农产品线上产销对接服务持续发力;乡村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民政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乡村网络文化管理与创作https://xczx.nwsuaf.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
6.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江苏省“十四五”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党中央高度重视信息化发展,强调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把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提升到基本方略的高度。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加快物联网、大http://law.foodmate.net/show-221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