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各有关单位、各高等院校、各地级以上市社科联、各社科类社会组织:
一、年会总主题
广东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一)数字供应链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现代化物流新实践(华南理工大学电子商务系承办)
参考选题:
1.智慧供应链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AI技术与供应链
数据驱动供应链定价
供应链数据可视化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
2.粤港澳大湾区商业创新与组织变革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
人工智能与电子商务组织变革
数字商务与大数据分析
粤港澳大湾区电商与物流融合
3.基于数智化技术的现代化物流
仓储物流大数据分析
供应链智能采购与定价
智慧港口服务运作管理
数据驱动危化品应急管理决策
4.平台经济、数字经济与现代化商业模式创新
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平台供应链治理
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数字化创新
5.社交网络与社会计算
社交网络行为分析
平台社交网络数据分析
社会计算与社会制造
6.医养服务生态系统的数智化治理
大数据与医疗服务
医养结合下的医药供应链
智慧医养与医疗物资采购
远程医疗与分级诊疗
联系人:钟娜
(征文截止日期:2023年8月31日)
(二)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与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暨南大学企业发展研究所承办)
1.国有资产从管理到治理的改革逻辑、理论基础与路径选择
2.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有资产治理的新使命和新任务
3.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演进、治理结构与规则变迁
4.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的核算、管理与监督体制机制创新
5.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的数智技术融合、应用与挑战
6.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举措创新的风险与绩效评估手段
7.广东省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的现状、特征与问题
8.广东省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的稳经济和促就业效用
9.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对广东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促进效应研究
10.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推动广东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理论依据和实现路径
11.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促进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机制研究
12.新时代国有资产治理的基础理论体系研究
13.数字政府建设与治理现代化水平提升路径研究
14.推进国有资产数据安全建设,强化数字治理模式研究
15.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国有资产治理创新与数智化转型
17.国有资产治理现代化与国有资本专业化运营
18.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企业治理模式探索
19.国有资产布局优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联系人:鲁艺琳、池勤伟
(征文截止日期:2023年8月25日)
(三)广东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
1.广东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
2.广东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促进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3.广东农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广东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5.广东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
6.广东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现代化
7.广东高质量发展与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8.广东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转型
9.广东城中村治理与高质量发展
10.广东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地方经验
11.广东乡村振兴中的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联系人:阮思余
(征文截止日期:2023年9月15日)
(四)数智创新驱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广东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承办)
1.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中国式现代化
2.平台经济、数字治理与中国式现代化
3.战略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
4.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
5.区域协调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
6.城市更新治理与中国式现代化
联系人:陈修德、李嘉雯
(征文截止日期:2023年9月8日)
(五)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广东实践(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承办)
1.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本质与习近平对历史唯物主义发展的原创性贡献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选择
3.习近平大历史观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阐释
4.习近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历史发展动力论研究
5.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样本分析与理论阐述
联系人:周雨、粟华英
(征文截止日期:2023年9月10日)
(六)以安全治理现代化保障广东高质量发展(汕头大学公共安全与特区治理研究中心承办)
1.大变局下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与国家安全总体布局
2.新安全格局与新发展格局建设的广东经验
3.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广东经验
4.推进国家安全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
5.人民安全、共同富裕与高质量发展
6.网络安全与意识形态风险治理
7.特大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体系与能力
8.社会稳定、社会风险与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
9.国家安全学与学科建设
联系人:傅百良、李馥琪
(征文截止日期:2023年9月20日)
(七)增强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网络传播与治理研究中心承办)
1.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播体系构建
2.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创新
3.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创新
4.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播效能提升
5.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播队伍建设
联系人:周述波
(征文截止日期:2023年9月23日)
(八)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建设与广东高质量发展(广东海洋大学管理学院承办)
1.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及研究逻辑
2.现代化海洋产业发展与广东海洋强省建设研究
3.中国式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4.广东推进中国式海洋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内涵研究
5.广东建设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研究
6.广东海洋六大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研究
7.基于全产业链的广东现代海洋牧场构建与规划研究
8.广东海洋传统产业、海洋优势产业、海洋新兴产业、海洋未来产业布局及建设路径研究
9.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建设与广东高质量发展研究
10.国内外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建设的比较与借鉴研究
11.构建中国及广东沿海经济带高质量的新发展格局研究
12.广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海洋产业发展研究
13.广东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建设路径与建设重点研究
14.中国沿海省域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和新形势研究
15.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与其他产业体系互动机理及支撑研究
16.广东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路径研究
联系人:龙志军、杜军
(征文截止日期:2023年8月30日)
(九)中国式现代化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传播(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
1.中国式现代化与广东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2.粤港澳大湾区的影视产业融合与文化传播
3.粤港澳大湾区的戏剧艺术与文化建设
4.粤港澳大湾区融合新闻发展与传播
5.粤港澳大湾区多民族文学及文化研究
联系人:林希佳、张文婷
(十)广东省现代乡村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流通研究中心承办)
1.广东省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理论与实践路径
2.广东省农业特色化与高质量发展
3.广东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基层治理
4.广东省农产品流通高质量发展
5.广东省农业现代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联系人:李争
(十一)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跨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播(岭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
1.跨文化教育与文化传播
2.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在外语教育中的应用
3.新时代外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4.跨文化教育与语言测试与评估
5.文学、翻译与跨文化传播
联系人:肖琳
(十二)国际传播与网络空间高质量建设(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承办)
1.中国式现代化传播中的国家话语
2.中国式现代化话语的国际传播
3.网络空间高质量建设中的国家与个体
4.粤港澳大湾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媒体话语
5.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的新范式
6.网络空间中的个体叙事与国家认同
7.中国式现代化与网络社区建设
8.中国式现代化与网络社群建设
9.中国式现代化与网络主流文化建设
10.中国式现代化与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设
联系人:刘顺利
(十三)打造现代化高质量交通强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承办)
1.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空中交通发展问题研究
2.粤港澳大湾区协同推动智慧交通高质量发展研究
3.广东空港经济服务和融合新发展格局发展研究
4.广东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5.广东陆海空交通运输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6.广东陆海空交通运输ESG体系创新驱动研究
7.广东交通运输科技创新驱动研究
8.广东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研究
9.广东县域交通物流运输高水平建设研究
10.交通运输服务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11.广东现代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12.广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对外开放研究
联系人:张懿
(十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现代化(广东警官学院珠三角公共安全研究所、广东警官学院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广东省公共安全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市公共安全重点研究基地承办)
1.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社会治理建构
2.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现代化研究
3.“社会治理共同体”理念下的公安社会治理新模式
4.构建新时代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
5.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警务治理的发展与创新研究
6.当前基层公安社会治理的困境及社会化力量的介入
7.警务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共建研究
8.推进群防群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9.基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公安路径
10.公安机关加强“放管服”改革研究
11.公安机关网络空间安全治理模式研究
12.数字警务建设新机制与警务智治的新动态
13.提升公安机关警务实战化水平研究
14.新型犯罪的防范与治理对策研究
15.加强对各类经济社会风险隐患的战略评估研判,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研究
16.健全完善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研究
17.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日常监管和联合执法的机制研究
18.新时代法治公安建设提档升级研究
19.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研究
联系人:刘莹莹、杨俊峰
(十五)数字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创新(广东科技学院承办)
1.智能财务与人工智能应用
2.财务绩效管理与财政绩效评价创新
3.金融科技与广东省金融发展
4.数字赋能广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5.广东省数智贸易研究
联系人:邓倩
(十六)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商学院承办)
1.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2.振兴粤港澳乡村经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3.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统一大市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4.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经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5.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统一的金融市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6.扩大粤港澳大湾区的开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7.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8.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民办教育,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9.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10.以粤港澳大湾区均衡发展、共同富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11.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经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联系人:陈老师
(十七)广东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深圳技术大学商学院承办)
1.广东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2.广东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3.广东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4.广东企业数字化治理
5.数据资产管理与法制保障
6.数字化教育与人才培养
7.数字营销与品牌管理
8.知识管理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9.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10.企业数字化与价值链管理
11.数字化转型政策研究
12.数字化转型国际对比研究
联系人:刘莹
(十八)广东后发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阳江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广东海洋大学商学院承办)
1.广东后发地区现代化建设中的政策创新和体制机制改革
2.广东后发地区战略性人力资源开发与创新能力提升
3.广东后发地区数字技术创新应用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4.广东后发地区数字经济与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展
5.广东后发地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取向
6.漠阳江流域历史文化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
7.广东后发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
8.广东后发地区装备制造业的产业优势构建
9.广东后发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联系人:曾伟杰、麦映萍
(十九)广东加快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新路径(广东亚太创新经济研究院承办)
1.数字经济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广东路径
2.建设数字中国,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广东实践
3.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推进广东智慧农业创新发展研究
4.纵深推进广东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路径研究
5.加速推进广东数字金融发展研究
6.加快推进广东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探索研究
7.加快推进广东市场主体数字化转型研究
8.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建设广东高质量数据要素市场化体系研究
9.高质量搭建广东数字领域开放合作平台研究
10.深入推进广东数字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联系人:吴老师
(征文截止日期:2023年9月1日)
(二十)科技创新与品牌信用建设的广东经验(广东省信用研究会承办)
1.科技创新与品牌信用建设理论探讨——以广东为例
2.基于市场化探索的广东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3.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广东创新品牌理论研究
4.品牌信用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走在前列”历史逻辑研究
5.广东高科技企业品牌信用建设的实践与创新研究
联系人:彭嘉欣
(二十一)社会治理现代化与广东高质量发展(广东省社会管理研究会承办)
1.社会治理与共同富裕
2.数字治理与共同富裕
3.广东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实践
4.基层治理现代化与广东实践
5.城市治理与广东高质量发展
6.乡村振兴与广东高质量发展
7.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及广东实践
8.高质量发展与持续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联系人:陈绮珊
(二十二)推进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广东省新兴经济体研究会承办)
1.全球“双链”安全稳定与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
2.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一流湾区协同发展
3.数字中国与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
4.全球“双链”的重构与粤港澳大湾区互利的经济
5.国际体系转型与粤港澳大湾区包容性的治理
6.全球共同挑战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动力
7.全球包容性规则与粤港澳大湾区包容性发展
8.粤港澳大湾区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9.中国式现代化与共建数字“一带一路”
10.粤港澳大湾区助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11.新时期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的合作与发展
联系人:蔡春林、鲍会荣
三、论文要求
请各有关单位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围绕年会总主题、分会主题和参考选题撰写论文,题目自拟,每篇论文不超过8000字。论文需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未公开发表。
论文格式如下:
1.论文以A4型纸(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排版,天头(上白边)≥35mm,地脚(下白边)≥30mm,订口(左白边)≥26mm,翻口(右白边)≥26mm。
2.论文首页左上角以小四号仿宋体标明所属分会主题。
3.题目:标题为三号标宋体,副标题为小三号标宋体。
4.作者:用小三号楷体标明作者姓名。
5.摘要:“摘要”二字小四号黑体,摘要内容为小四号楷体。
6.关键词:“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关键词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多个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
7.正文:正文结构层次序数依次用“一、”“(一)”“1.”“(1)”标注,第一层(一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第二层(二级标题)用小四号楷体字,第三层(三级标题)用小四号宋体加粗,内容小四号宋体。
8.注释:如需标注注释,采用脚注方式,每页单独编号;每页有多条注释的,用①②③……标注序号;注释内容在页面底端以小五号宋体字标注。
9.参考文献:如需列明参考文献,列于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四字为小四号黑体,内容为小四号宋体;有多个参考文献的,用[1]、[2]、[3]……标注序号。
11.页码: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3”……标注于页脚中间、底端居中。
四、投稿要求
五、其他事项
1.我会将组织专家对各分会场承办单位提交的优秀论文进行评审,评出年会总会优秀论文。
2.我会将适时举办学术年会大会,邀请优秀论文的作者出席年会大会,并向其颁发优秀论文证书、发放稿酬。
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23年7月13日
联系人:胡琼琼、汪虹希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618号广东社科中心B座省评奖办826室,邮编:51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