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流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进一步搞活农村流通,繁荣农村市场,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流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流通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连接着生产与消费,在实现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既是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
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重要保障。促进农民增收,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第一,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支持力度。要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领域。要继续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特别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支持力度,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系统、仓储和运输等设施建设和改造,努力健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卫生的全国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网络。要扶持化肥集中产区和粮食主产区建设农业生产资料仓储、码头与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性农业生产资料物流配送中心,构建支撑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的配送和技术服务平台。要积极发展以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提高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与市场供应能力。要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整合现有信息资源,建立起能为农产品流通提供健全、快捷、灵敏、安全和可靠的信息服务,有效地进行农产品市场交易信息采集、加工、整理和发布工作,增强产品市场信息发布的时效性,提高信息发布质量。
第二,进一步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要推动交易方式、服务功能、管理制度、经营技术的创新,全面推进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要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入市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品牌农产品。要积极引导、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联盟,建立农产品“从农田到城市”的直达快速通道,降低物流运输费用,促进鲜活农产品跨地区流通,形成畅通、便捷、低成本的城乡农产品物流网络。要建立健全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资流通体系,提高大型连锁化农资流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依法进入农业生产资料流通领域。要鼓励农资经营企业把农资经营与农资科技服务结合起来,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用药,提高农资施用效能。要加强农村日用品连锁配送经营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日用品超市,完善农村大件和耐用消费品销售与维修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