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不可阻挡!2024年农业科技9个发展趋势科技强农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尤其是最为传统的行业:农业!

农业科技、科技农业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创新的主流趋势。

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我国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2.4%,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品种对单产贡献率达45%,畜禽、水产核心种源自给率分别超过75%和8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科技助力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效益持续提升,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在政策与市场的助推下,2024年,我国农业科技还将会呈现以下9大趋势:

一、农业机器人替代加快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采用自动化、机器人技术来提升生产效率。农业领域也不例外。农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从种植、施肥、除草到收割等环节,都可以看到机器人的身影。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劳动成本。未来,农业机器人替代传统劳动力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到2025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将成为最大的增长点。农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改善工作环境。

原因有3点:1)劳动力成本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农业尤其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因此使用机器人替代人力成为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2)技术进步与成熟:传感器、电池和AI技术的发展为农业机器人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其在性能、稳定性和效率方面都有显著提升。3)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农业现代化需要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环境影响,农业机器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工具。

二、智能农业受追捧

据研究机构预测,全球再生农业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在中国,随着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再生农业的发展前景广阔。通过采用再生农业技术,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再生农业布局上,拜耳公司、先正达集团也加码布局。比如,拜耳作物科学事业部总裁、拜耳集团董事会成员RodrigoSantos表示:“再生农业是农业的未来。”他谈到,拜耳通过解决方案帮助农民用更少的资源生产更多的产品,并恢复土壤健康,这将在未来推动公司的发展。”

四、生物农业资本看好

五、数字技术贯穿农业全产业链

数字技术正在深入到农业的各个环节,从种植、养殖到加工、销售,都可以看到数字技术的身影。通过数字化管理,可以实现农产品的追溯和质量控制,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未来,数字技术将进一步贯穿农业全产业链,为农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据研究机构预测,全球农业数字化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在中国,数字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包括数字化种植、养殖、农产品追溯、农业电商等领域。

六、智能农机加速出海

随着中国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智能农机开始走出国门,服务于全球农业生产。未来,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智能农机出海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这不仅可以为中国农业技术赢得国际声誉,也将为全球农业生产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据统计,中国农机出口额逐年增长,产品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一些技术领先、品质优良的中国智能农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广泛认可和好评。

大疆农机出海,最早是从被视为“红海”的日本、韩国试水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其全球累计销量突破20万台。大疆农机在全球销售市场中,海外市场占比达到1/3,航迹已遍布六大洲,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在30多个国家实现规模化应用。除了大疆创新之外,还有极目机器人、博创联动、极飞科技等农业科技已经在海外深度布局。

其中,极飞科技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海外业务整体增速达128%。其中,东南亚、拉丁美洲市场业务保持高增速,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55%和248%。强监管环境下的欧美市场也取得了新突破,业务增速超100%。

七、分子农业加速农业工厂化

分子农业利用分子遗传学、生物技术等手段,对农作物进行基因改造和优化,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它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改善农作物的抗病、抗虫、抗旱等能力,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分子农业利用生物技术手段来开发新型的农产品和生产方式。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农作物品种,或者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未来,分子农业将成为加速农业工厂化的重要力量,为农业生产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空间。

据预测,未来几年全球分子农业市场规模将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在中国,政府和企业也在加大投入,推动分子农业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为实现农业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分子农业可以实现3大农业创新:1)科技突破:基因编辑等分子生物技术的突破为分子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精准和可控。2)食品安全和健康:通过分子农业技术,可以生产出更加安全、健康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需求。3)高附加值产品:分子农业技术可以生产出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产品,如高营养、高抗性等,为农业生产带来更高的附加值。

八、农业转基因产业化“小步快跑”

转基因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代表之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据统计,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在中国,政府对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保持审慎态度,但在一些领域也加大了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转基因技术的安全、可控和可持续发展。

前些天,农业行业观察梳理发现,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第739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批准发放北京联创种业有限公司等85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其中,有26家企业获批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涉及多家上市公司。

有关分析认为,这对于我国转基因种子产业化、生物育种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继首批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通过品种审定后,这一次是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进入市场的最后一道关口,相当于打开了转基因种子产业化的大门。

九、育种行业深耕智能化

育种是农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现代科技应用的重要领域。未来,育种行业将进一步深耕智能化技术,通过数字化管理和基因编辑等技术手段,提高育种效率和品质。同时,育种行业也将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育种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据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几年全球育种市场规模将以每年5%以上的速度增长。在中国,政府和企业也在加大投入,推动育种行业的智能化进程。通过数字化管理和基因编辑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育种效率和品质,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优质的种子资源。

世界种业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1.0时代是农家育种;2.0时代是杂交育种;3.0时代是分子育种,包括分子标记、转基因育种等;4.0时代是“生物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装备”育种。其中,育种4.0阶段是伴随人类社会步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育种“三位一体”的时代提出的革命性育种理念,强调生命科学、信息科学与育种科学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背景下实现育种“按需定制”及满足“大食物观”战略需求的有力支撑和必要途径。

在智能育种上,我国很多创新公司也在发力。比如华智生物、腾讯公司。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副总裁赵国臣曾表示,在当前信息技术与传统育种加速融合的育种新阶段,通过利用数字技术帮助破解育种科研的痛点,加速我国种业弯道超车,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这正是腾讯坚持“科技助力社会共益”定位,推动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使命所在。

总体来说,未来已来,且不可阻挡!这些趋势之所以成为趋势,主要原因在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带来的需求变化。科技的突破使得农业生产方式得以革新,而社会对环保、食品安全和效率的需求也推动了这些趋势的发展。同时,政策和市场的支持也是这些趋势得以形成的重要因素。

THE END
1.农业科技招聘农业科技招聘招聘猎聘农业科技招聘招聘频道为您提供大量的农业科技招聘招聘信息,有超过10000多农业科技招聘招聘信息任你选寻,招聘农业科技招聘人才就来猎聘农业科技招聘招聘!求职找工作就用猎聘聊。https://www.liepin.com/s/67de05527f672b36bd2353111f6c5418/
2.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如何以“四个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粮稳天下安。 近年来,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三分公司持续深化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配套推广先进适用科技和高端农机装备,促进农业发展从量到质的转变,努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https://www.agri.cn/zx/xxlb/hlj/202411/t20241128_8693720.htm
3.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科技》杂志社https://www.xdnykj.com/
4.西藏农业科技《西藏农业科技》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简体汉字版季刊,拥有国际(ISSN1005-2925)和国内(CN54-1024/S)刊号,创刊于1977年,是西藏自治区第一本综合性农业科学省级学术刊物,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主办。 《西藏农业科技》是推动西藏农业科技创新、培育西藏高原农业科技队伍的重要平台,也是面向西藏高原广袤农http://xznykj.taaas.org/
5.《农业科技》.ppt《农业科技》.ppt,农业科技 与“三农”政策 王生林 上篇 农业科技 第一章 现代农业科技体系 第一节 农业科技的概念与特点 一、现代农业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传统农业 1、传统农业的概念 主要的生产工具是铁木制农具,以人畜力作为动力,实行手工劳作,生产者根据累世相承的经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1009/5304033024001321.shtm
6.中农国优(北京)科技推广中心全国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产品交流交易会 中国农民文化节 中国农业与农民文化园区 国际创意农业合作发展论坛 国家职业资格技能培训 学历教育 函授教育 先进单位 表彰 优秀人物表彰 生产基地授牌 农科教推体系建设 平台建设 年会组织 优质农产品展示 安全农产品交易 优质农资产品http://www.guoyou.org.cn/
7.内蒙古农业大学科技处-【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大讲堂】国家 01-252024 -【内蒙古农业大学系列学术讲堂】马 12-312023 -【内蒙古农业大学系列学术讲堂】理 科研成果更多> 06/20-内蒙古农业大学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06/20-软件著作权备案流程 12/13-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助推农业科技进步 https://kyc.imau.edu.cn/
8.典型国家建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经验借鉴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天府智库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指由农业科技创新主体,在一定创新动力推动下,为达到和实现农业科技创造、推广与应用,在农业科技领域中的组织或经济个体所形成的网络关系系统,包括农业科技研发系统、农业科技衔接系统和农业科技应用系统三个子系统。农业科技研发系统是指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储备从事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开发活动的组织或经济http://www.sass.cn/924093/10221.aspx
9.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为全面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在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科技教育司、种植业管理司、农垦局、种业管理司等支持与指导下,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成都市人民政府拟于2023年10月27-30日在四川成都举办2023(第三届)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大会。 http://www.agrittex.com/
10.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三届农业科技图书奖评审会在京召开 2024-09-27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举办2024年度 第四期“编辑出版讲坛” 2024-09-23 更多 本社公告 08月29日【新书推荐】《植物免疫科学研究与实践》 07月24日【新书推荐】《国家植物园(北园)露地珍稀濒危木本植物》 https://castp.caas.cn/sypc/index.htm
11.强化科技支撑推进农业现代化扩大科技特派员和特聘农技员队伍,组建相近区域联合科技服务团,跨区域实施科技兴农服务,强化科技公益性服务功能,培育一批农业科技服务公司,创新市场化农技推广模式,引领农业科技下沉基层。我国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仍然处于低端,应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建设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和农业科技园区,充分发挥涉农企业科技示范、http://www.legaldaily.com.cn/Village_ruled_by_law/content/2023-11/09/content_8925547.html
12.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以现代农业科技为引领,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结构的深刻变革,现代农业科技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以现代农业科技为引领,如何有效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而打造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美丽乡村。 https://blog.csdn.net/ZL_1618/article/details/140793904
13.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推广中心主办,为“三农”服务农业科技信息社会化服务平台。提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实用农业技术、涉农科技产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化,专家服务,科技培训,科技信息咨询等农业科技与信息社会化综合服务。http://www.agricoop.net/
14.上海农业科技主管单位: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上海市农学会 承办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印刷单位:上海市崇明裕安印刷厂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ISSN 1001-0106 CN 31-1240/S 邮发代号:4-187 单期定价:8.5元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1000号 邮编:201403 电话:021-52235456/https://www.shnykj.sh.cn/
15.「北京挑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2024年北京挑战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招北京挑战集团成立1997年,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创办的大型高新技术股份制农业科技集团,是我国饲料行业企研结合的典范。集团集科研开发、生产经营、技术服务、国际国内贸易于一体,以推广高科技含量的畜禽水产系列饲料添加剂、预混料为主要发展方向。 经过二十几年的努力,集团以迅猛的发展势头奠定了在行业内的重要地位。截至2017https://www.zhaopin.com/companydetail/CZ133040290.htm
16.桂林农业科技网农科中心承担的“2024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能力提升”项目通过考评验收2024-11-14 农科中心科技特派员组团赴临桂区、资源县开展水产科技服务2024-11-13 农科中心举办乡村科技特派员服务管理工作培训班2024-11-09 国家油菜产业体系桂林综合试验站到南宁开展短生育期油菜播种试验示范2024-11-06 http://www.glia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