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顾华丁需学白正春王东亮王志昭宋广军杨利伟文/图
天有不测风云
不经意中,一场风波在豫东民权县发生了。
风,越刮越大。9月17日,《河南日报农村版》对此事进行报道的稿件刊发后,除在民权县引起强烈反响外,也惹上了一场投诉。9月中下旬,刘家多人先后三次到报社申诉。以刘素英的大儿子宋健为首的刘家亲属称,刘素英已经5年没有做过化肥生意,并反映报道失实等事宜。本报记者在此后的采访中得知,宋健是民权县人民法院副院长。
本报对失实报道一向是“零容忍”。法院副院长亲自带队为母喊冤,《法治中国》视频又直指本报报道不实,更是触动了报社上下。刘家第一次反映情况后,为查清事件真相,严明新闻纪律,本报当即成立了调查小组,并由一名副主编带队,先后组织十多名记者,四次进驻民权,展开明察暗访。
风起青萍之末
受害人为自保家中装上摄像头
风波的缘起并不复杂。
曹茂书,是民权县程庄镇曹庄村的一名种粮大户,种有90多亩地。据其本人介绍,今年5月,他在焦堂村开门市部的王永梅处订购史丹利肥料,王以史丹利货源跟不上为由,向他推销一种名为“嶙峰”牌的复合肥。曹最终以每袋90元的价格,一次购买了82袋。
玉米长到一尺多高时,曹茂书发现自家地里的玉米苗又细又黄。曹并不是第一次施用这个牌子的化肥,前两年也用过,同样出现过这种情况,他由此怀疑是不是肥料出现了问题。
6月23日,曹茂书将剩余的“嶙峰”肥料取样送到宁陵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结果为氮、磷、钾和总养分百分比分别为24.8、0.1、0.5、25.4,与该肥料包装袋上标注的30、5、5、40差距明显,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曹茂书与王永梅理论无果后,先后向民权县农业局农业执法大队和程庄镇工商所投诉。两部门又分别取样、送样到安徽省中环检测有限公司、民权县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结论也均为不合格。
鉴于“嶙峰”牌复合肥在焦堂村附近销量较大,涉案金额较多,已超出权限范围,民权县农业局执法大队将此案移交到民权县公安局治安大队,王永梅此后被刑拘。
在反复奔波索赔无果后,曹茂书家人开始在网上发帖,举报“嶙峰”牌复合肥的县级经销商刘素英。“我和刘素英并不认识,是王永梅告诉我是她(刘素英)经销的。”曹茂书说。
据王三超说,曹茂书一到办公室,曹刘双方没说上几句话便开始互骂起来,刘素英及其妹妹冲上去撕打曹茂书。王三超一边拉架,一边将刘氏姐妹往办公室门外推。当把她们推到办公室外月亮门附近时,王三超一扭头,看到刘素英的弟弟刘强带着七八个人站在门口,其中刘强一脚踢向曹茂书的腰窝,将曹茂书踢倒在地,其他几个人中也有人踢打曹茂书。
但曹又倔强地说:“3年来用‘嶙峰’肥,我损失了40多万元。这次我横下心来,就是死,也要讨个说法。”
据曹茂书提供的统计数字,程庄镇范围内购买“嶙峰”肥的农户有130多户,购进量达1400袋左右。曹茂书还向记者出示了按有鲜红指印的花名册。
10月14日,和曹茂书一样,也购买了“嶙峰”牌复合肥的56岁农民曹茂存满腹心酸地说:“俺老伴10年前突发疾病,双目失明,去年上厕所时又不慎摔倒,导致右胳膊骨折。这些年,为了给老伴治病,我们家先后花费10多万元,到现在还欠着人家三四万元的债。本指望秋季的玉米收成好了能还点债,但是由于用了‘嶙峰’肥,我家的9亩玉米只收了四五千斤,每亩减产近800斤。”
曹茂书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植一亩玉米的成本就要595元,今年他家的90亩玉米每亩地产量不足600斤,按目前的市场价每斤0.78元算,每亩玉米不算人工净赔127元。
树欲静而风不止
执法人员怕报复怀揣防身工具
刘素英儿子宋健一行到报社反映情况时,出示了一段录音,并据此投诉记者收受了曹茂书钱物。对此段录音,曹茂书回忆说:“‘嶙峰’不合格化肥事件发生后,程庄镇工商所以超范围经营为由对王永梅进行了1.8万元罚款,县农业局执法大队将此案移交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后,工商所又不明不白地退还了罚款。后来程庄镇工商所向我了解情况,一再说刘家权大势大有钱,我斗不过他们。我被激怒,说她家有钱,我也破他两万块钱花。想不到这种气话竟被录了音,成为记者涉嫌受贿的‘证据’。”9月22日,曹茂书为此向调查组提供了证词,证实记者在采访中并没有收受任何钱物。
但对报道是否失实的调查,一开始并不顺利。
《法治中国》的这段视频,也被民权一知情人士斥责为“不顾事实、颠倒黑白、断章取义”。这段视频促使越来越多原来想明哲保身的人开始站出来揭露真相。
王三超跟刘凤云是近邻,两家相距也就一二十米的样子。在记者前期调查中,王三超一直不愿多说。网上的这段视频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接着县纪委抱走了王三超的有关资料,这似乎表明王三超开始被调查了。王三超后来说,他因此感觉到有一股势力正利用举报这种手段,把他逼向死角。
“我出身农村,父母、兄弟姐妹至今还在农村,知道农民种地的艰辛。用了不合格肥料,可能一季就完了。当上县农业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后,我也想严格执法,铲除不合格肥料生存的空间,但面对有权有势的刘家,我们这个仅有两个人的肥料执法中队是无奈的执法者。不但我们,工商部门面对刘家同样也是无奈。”王三超说。
不过,他又说:“事情到了这一步,纵是舍出身家性命,我也要履行自己农业执法的职责。”
真相如风扑面来
她家族势力太大,我们不敢得罪
记者在民权县化肥市场反复排查中,多名知情群众反映,刘素英直至今年还在经销化肥,而且“嶙峰”牌复合肥就是刘素英经销的。
无独有偶,记者在民权县走访时,林七乡郭庄寨村民王海山、郭玉海、赵西全等多人反映,2009年,他们施用一种洛阳某厂生产的过磷酸钙肥料,导致当年的小麦大幅度减产,每亩地只打300多斤。后来一化验,这个过磷酸钙的含磷量不足1%。
据村民们反映,仅他们一个村,就有七八十户农民施用这种肥料,涉及土地面积四五百亩。附近的李岗、王岗、桑李岗等多个村至少牵扯农户200多户,土地面积在1000亩以上。他们上访到县里多个部门,不是没有人管,就是有人拦截,告了3个月,最后一分钱的赔偿也没有得到。
林七乡一村级化肥经销商在得到记者为他保密的承诺后,把记者拉到一间小厨房内悄悄说:“此事发生后,刘素英专门跟我说,不要说这种肥料是她经销的,有什么事由她出面去摆平。人家势力大,我不敢得罪,就照她说的做了,最后她要跟我打官司,说我欠她的账不还。我还是不敢得罪她们,马上全款给她结了账,赔了好几千元。这事到现在我还心里不安,觉得对不住乡亲们。从那时起,我顶着压力,决不再卖刘家经销的化肥,省得让乡亲们捣着脊梁骨骂。现在每卖一种新品牌的化肥,都要自掏腰包到质检部门化验一下,质量过硬才敢卖。”
多名了解刘氏家族底细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其家族在民权县有一个强大的权力、关系网,他们家中有多人在公、检、法及工商、环保部门工作,有的人还是单位领导。有知情人向记者提供多份证据证明,刘氏家族的多名公职人员,从事了与身份不相符的化肥经销、经营活动。
记者见到两份署名为“宋安起”的收款证明,一份为“2015年4月29日收到肥料款伍仟元”,另一份为“2015年7月12日收到肥料款伍仟元”。据知情人介绍,宋安起是刘素英丈夫,民权县公安局干警。记者就宋的干警身份向民权县公安局求证,该局宣传科科长冯先乾只回答了三个字“不清楚”。
西风压倒东风?
八个部门管不住一个农资市场
在民权县调查走访期间,本报记者先后到程庄镇、城关镇、老颜集乡、林七乡、人和镇、王庄寨乡、野岗乡、胡集乡等多个乡镇和县城走访县、乡、村数十位化肥经销商和农民,他们告诉记者,出生于1959年的刘素英曾担任过多年的县农资公司经理,下海后经销化肥和农药,她们兄弟姐妹合伙成立的公司叫民权县利民肥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为刘丽,股东为刘素英、刘强。经查询工商信息,这家公司2005年至2014年均顺利通过每年年检。
多个信息源证实,刘氏兄妹中多人有过经销不合格肥料被查处的记录,其中直接牵涉到刘素英的至少有三个品牌的化肥被认定为不合格肥料,分别是2009年标注为洛阳某厂生产的过磷酸钙肥料和今年查处的云南瑞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嶙峰”牌复合肥、江苏昆山大化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肥料。
王庄寨乡61岁的老宋专程面见记者,诉说几年前刘家坑害他的事。他气愤地说:“她们家就是强盗,是土匪,不但坑农害农,还坑我们这些做小本买卖的经销商。”
老宋说,2008年8月,经刘素英等人反复做他的工作后,他决定进5吨复合肥,但是送货人却给卸了10吨货,称卖不完可以退货,并让我打了一张内容为“欠复合肥款27000元整”的欠条。后来由于化肥销路不好,他多次要求刘家把货拉走。直到2010年10月,刘家派一名叫童军的货车司机上门拉走了6吨肥料。但同年11月,刘素英突然到法院起诉,要求老宋还复合肥款27000元,并说她没有见到被拉走的那6吨货,只能按10吨结账。直到此时,老宋才发现不对头。后来在中间人协调下,他给了刘家2万元了事,并抽走了他打的欠条。
对此事,老宋始终耿耿于怀,决心要找到这个叫童军的人。2012年,老宋终于打听到童军的手机号,也了解到童军所处的位置,立即到所在乡的派出所报案,派出所在县城的物流市场抓获了童军。但童军说货当时就拉到了刘家指定的位置,债务纠纷是宋某同刘家的,与他没有关系。此后童军被放,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黄彦龙说起刘家情绪激动。他说:“经销她家的化肥、农药让我吃尽了苦头。她们往我家卸的货,没卖出几袋,现在我反倒成了售假人。”黄某的爱人也气愤地说,“我们经销她(刘素英)的农药,进价10元一瓶,退货时只能5元,她们里外挣钱。”
“民权化肥销售市场就是她们一家搞乱的!”民权县多名县级化肥经销商反映说,她们一家仗着在公、检、法和工商局、环保局等职能部门都有人,强行向部分村级经销商推销不合格肥料,或在村里寻找代理人代销。由于其家族中有多人在公检法工作,懂得法律,规避法律意识较强,比如打收条时刻意不注明化肥品牌名字。这种假肥料,几乎是一两年换一个牌子,一个牌子的化肥卖砸或出事后,第二年便会有一个新牌子的化肥流向市场。
“我们农资协会看到民权县化肥销售市场混乱,伪劣肥料泛滥,曾于2007年、2012年两次向县里打报告治理,最后都不了了之,以至到现在县农资协会名存实亡。”民权县原农资协会的多名会员说,2007年农资协会向县里有关部门打报告后,由县人大牵头有关局委,农资协会配合检查全县农资市场,查出了刘强经销的“海峰”牌化肥不合格,刘强破口大骂,此事最后以不够刑事案件立案标准为由不了了之。2012年,县农资协会又给县委、县政府写报告反映民权县化肥经销市场混乱、假肥料充斥市场问题,此次由县纪检、监察、公安、工商、农业、发改委等多个单位联合行动,然而会议刚刚结束,刘氏家族即得到消息,迅速转移了来路不明的肥料,此次查处再一次无果而终。民权县一知情人士说:“在民权,八个部门都管不住一个农资市场!”
由于假肥料横行,正品肥料在民权生存艰难。据民权县业内人士反映,国内某大品牌的化肥往年在民权县能销售3000吨以上,今年截至目前只销售了1000多吨,与往年相比下降幅度达50%以上。“沃夫特”化肥民权县一乡级经销商往年的销量都是60多吨,今年仅销售了10多吨。
面对这种情况,民权县的不少农资经销商表示无奈和愤怒。有多名经销商和业内人士向记者递交了书面材料,称刘家有权有势,多年来销售来路不明的化肥,贩假售假,强行买卖,坑农害农,执法部门不敢查,联合调查无结果,最终扰乱了整个民权县的化肥销售市场。
尾声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省委政策研究室王民选读完这篇报道,感受到的是民权化肥市场乌云翻滚、飞沙走石、乱象丛生……一个农业大县,农资市场果真乱到这般地步,任谁也会顿足扼腕、仰天长叹:
一叹连续多年农民受害、农业受损,竟然未能得到有效及时阻止,竟然任其泛滥。个别部门的个别人执法难到位,执政不作为,当地农民何其不幸!
二叹十八大之后正气如春风化雨,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战略如疾风烈火,社会正能量极大释放的形势下,人民群众在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中获得感、幸福感日益浓厚,这等离奇的怪象肆意膨化,绝对是“不收手”的典型、胆大妄为的个例、挑战底线的另类!
三叹习总书记痛斥的“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的陈腐现象仍未销声匿迹,各种损害人民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依然在以不同形式出现,落实好中央关于严格司法公正执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要求仍然任重道远。
二盼用社会公平正义检验政法机关,考核每位政法工作人员执法司法能力和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从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在任何地方任何机关任何公务人员那里都警钟长鸣。
三盼这篇报道尽早有个续篇,而且有一个圆满的结局。让我们新闻的力量为全社会注入正能量,让全社会从这个结果中找回公正的力量。
谢教授的理论,是将男女婚姻关系中性别比例出现的矛盾,用女性商品化的方式代价而沽,他试图解决的不是性别比例问题,而是性的原始宣泄问题,这等同于把人类社会往几千年以前的蒙昧状态中拉回去。
阿萨德突访俄罗斯传递出十分重要的信息:一是俄叙已不再对双边关系遮遮掩掩,未来两国将在共同打击叙境内“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和极端武装方面进行更密切的合作;二是叙利亚问题必须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并且最后须由叙利亚人民来决定国家的命运。
看到易富贤先生的说法后,我把计划生育退出党纪的消息告诉了身边的一个朋友。他正在那着手机看股票,然后他说,那应该买“二胎概念股”啊。于是,当机立断,以16.45元的价格买入了贝因美的股票。下午,贝因美股票大涨,最后收于17.21元。
目前,有一些家长对学校的改革表示怀疑,那么,如果有传统方式,也有新教学方式,由家长自由选择,这不就解决了这一问题?这也就涉及到我国学校的现代治理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