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

五行:金、木、水、火、土(合称五行)。五行的意义包含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金(代表敛聚)、木(代表生长)、水(代表浸润)、火(代表破灭)、土(代表融合)。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五行是中国古人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五行思想多用于哲学、中医学和占卜方面;五行学说是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五行学说,是中国自古以来道学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五行学说源于古代人民对天地、星辰与自然的崇拜。

金、木、水、火、土五类物质各有不同属性。木有生长、发育之性;火有炎热、向上之性;土有和平、存实之性;金有肃杀、收敛之性;水有寒凉、滋润之性。五行说,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类别纳入这五大类的范畴。

五种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古代人认为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有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迷信色彩十分浓厚的占星术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为理论基础衍生而来的。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古代说法

金生水,因为少阴之气(金气)温润流泽,金靠水生,销锻金也可变为水,所以金生水(金:液体的凝固状态);

水生木,因为水温润而使树木生长出来,所以水生木;

木生火,是因为木性温暖,火隐伏其中,钻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是因为火灼热,所以能够焚烧木,木被焚烧后就变成灰烬,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因为金需要隐藏在石里,依附着山,津润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

现代说法

金生水,因为地球上最原始的水就是从地球内部转化而来的(水:金的液体形态,不是专指饮用水,例如岩浆,石固态岩石变成液态);

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等植物,树木等植物便能欣欣向荣;

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

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金属。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天地之性,众胜寡,故水胜火;精胜坚,故火胜金;刚胜柔,故金胜木;专胜散,故木胜土;实胜虚,故土胜水。

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有矿的土地不长草,古人用来勘探矿物的经验);

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植物能够破土而出,且在土中扎根);

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实例之古代烧菜做饭:金克木,斧头劈材;木生火,烧柴做饭;木克土,木柴的树木从土壤中长出来的;火生土,柴尽灰(土)沉;水克火,(灶台旁边也着火)用水浇灭;土生金,这制做铁锅的矿石是从大山土壤中开采的;火克金,烧火融化矿石;金生水,融化铁矿石做成铁锅;水生木,挑水种菜(菜从地里摘来的);土克水,水是从河流火井里挑来的。以上古代生活事例,足以体现“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

(西方)古希腊的“四元素”说,即认为万物是由土、气、水、火四种基本元素组成的。

四元素学说对西方传统学术影响极其深远,以西方传统医学为甚。西方传统医学与中医类似,用整体的观念看待人体和疾病。在病症看视方面,由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370)提出的四体液学说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分别与四种元素相对应:由肝制造的血液(气),肺制造的粘液(水),胆囊制造的黄胆汁(火)和脾制造的黑胆汁(土)。人之所以会生病,是由于四种体液失去了平衡所致,治病就是要让体液恢复平衡,因此衍生出了放血、发汗、催吐、排泄等疗法。其中处方配制方法与中医相似,主要用草药入药,认为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冷、热、干、湿属性,可以借助它们让体液恢复平衡,处方往往同时用很多味草药,讲究不同草药之间的相互搭配。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昌明,人们开始认真地质疑四元素学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27-1691)在1661年发表《怀疑派的化学家》,对古代元素学说进行了批判,认为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元素。他提出,元素应该是指既不能由其他物质生成,也不能相互转换,无法再分解的某种原始、简单的东西。他并提出,元素的种类有很多,什么东西能被算是元素,要用实验来确定。

对古代元素学说的否定,被视为近现代化学创建的一个标志。但四元素说仍被星相术当成理论依据之一,在现代科学观中仍有将四种物质形态的象征:土、水、气、火分别对应着固态、液体、气态、等离子态的看法。

古印度还提出了“四大”说,认为世间万物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基本元素构成的。

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五大,即地、水、火、风、空五种物质元素。这五种物质元素错综复杂地配合起来,就成了世界万物。

不难看出,古印度的“四大”说与古希腊的“四元素”说,实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在表述上略有差异(以“风”取代了“气”)。

一般认为,“四大”说是受到了“四元素”说的影响。

我们知道,古印度的“四大”说随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基于五行学说,更有五脏、五腑、五季、五体、五窍、五华、五色、五味、五方、五志、五藏、五常、五劳、五侯、五液、五嗅与五声等文化表述的五行文化。五行文化,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独特内容之一,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与语言,全方位地融入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常指由于环境不同,导致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特征也不同。

水土不服,指(某人)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即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水土等环境与之前的习惯的水土等环境相差过大,则人容易不舒服,甚至生病。其他区域的人突然去青藏高原地区,有些人容易产生“高原反应”,即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其他地区的人突然去西北地区,有些人容易流鼻血,即西北地区大部分雨水少、风沙大,很容易出现因为天气干燥而流鼻血的症状。

金克木,(1912年8月14日~2000年8月5日),字止默,笔名辛竹、维谷、演慧、安琪等;生于江西,祖籍安徽寿县;中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家,与季羡林、陈玉龙并称“北大三支笔”,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未名四老”。

其他含有“五行”的词语表达:

含“金”字的成语:点石成金、金石为开、金童玉女、金屋藏娇、铁马金戈、金兰之契、金无足赤、千金市骨、千金不换……

含“木”字的成语:良禽择木、木已成舟、独木不成林、独木难支、绳锯木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木牛流马……

含“水”字的成语: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水木清华(水清木华)、水至清则无鱼、饮水思源、远水救不了近火……

含“火”字的成语:赴汤蹈火、抱薪救火、火上浇油、刀耕火耨、真金不怕火炼、水深火热、众人拾柴火焰高……

含“土”字的成语:安土重迁、大兴土木、水土不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裂土封疆、土崩瓦解、卷土重来……

五行与方位一一对应。木指东方或青龙,火指南方或朱雀,金指西方或白虎,水指北方或玄武,土指中央(中土、中原或中国)。

如今,人口、村镇与城市密集分布,根据通常的建筑物,我们很容易辨别方位。而对于古人,地广人稀,每当处于新的地理环境或者荒野之中,却要靠日月星辰来辨别方位。如今,当某些旅行者到我国西部地区、沙漠之中、草原之地或深山野林“野游”时,方位的辨别却依旧需要借助工具——指南针,或者古人辨别方向的智慧。

五行与四季也有对应关系。一年分为四季,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因为土生万物,所以流于四季,合为五行。

又有说法,五行对应四季:

干支历(不是公历,也不是农历)能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

寅、卯、辰月属木,主宰春季,代表东方;

巳、午、未月属火,主宰夏季,代表南方;

申、酉、戌月属金,主宰秋季,代表西方;

亥、子、丑月属水,主宰冬季,代表北方;

辰、未、戌、丑,单个而言都属土,为四方土,主宰四季最后一个月。

也有说法认为,土代表长夏季与长冬季;长夏季是丰收的季节,人们可以收获农作物的季节;长冬季是孕育的季节,万物即将复苏的季节。

如今,我们都知道一年分四季。对于我国大部分处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来说,古人依靠智慧来划分四季,以指导农业生产,从而获得粮食,从而支持人口的繁荣与发展。现代,大部分人处于城市之中,不事农桑,似乎也根据日历或者旅游来感受四季变化,然而农历依旧指导我国农业与的发展与保障粮食生产(天时影响农业,亘古未变)。“民以食为天”与人口大国,足见我国古人对四季研究,总结二十四节气,对我们五千年人口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外,由于我国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四季的变化足以让风景区或旅游地更加有美景、佳肴与特色。

十天干,在古代是计时的符号之一,用来记年记日,代表十年或十天。按照顺序十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其中,甲、丙、戊、庚、壬为单数,属阳;乙、丁、己、辛、癸为双数,属阴。

甲乙属木,对应东方;丙丁属火,对应南方;戊己属土,对应中央;庚辛属金,对应西方;壬癸属水,对应北方。

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单数,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双数,为阴。

寅、卯属木,辰属土,它们同属东方,对应春天;

巳、午属火,未属土,它们同属南方,对应夏天;

申、酉属金,戌属土,它们同属西方,对应秋天;

亥、子属水,丑属土,它们同属北方,对应冬天。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影响最大的一部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的成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为数年来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黄帝内经》的内容十分广博,除医学理论外,还记载了古代哲学、天文学、气象学、物候学、生物学、地理学、数学、社会学、心理学、音律学等多学科知识和成果,并将这些知识和成果渗透到医学理论之中,遂使该书成为以医学为主体、涉及多学科的口著,历来受到广大医家和有关学科专家的重视,成为中、外学术界的研究对象。

《黄帝内经》,以五行为框架,以人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形成医学家所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

中医是中华文明及其光辉灿烂的一颗明珠。有关中医的起源很早,早到我们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起源的,中医最早的、最完善的,也是最权威的经典,是《黄帝内经》。据说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通篇是以黄帝与他老师岐伯的对话写成,分为《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后世的医经多半从此书中衍生。

中医学是具有一定科学性的学说,当然要排除其中不合理和含糊其辞的部分。尽管有些人认为某些人打着中医的名号行骗(事实上存在如此情况),但我们仍然要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好中医学说(针灸、推拿、按摩等具有良好的医学实用价值),促进中医学的现代化和科技化发展,使得中医学更好地造福中国人,甚至外国人。如图文所示,本文作者不再赘述。

水(北)对应的颜色:蓝色、黑色、灰色;

土(中)对应的颜色:黄色、咖啡色、土色;

火(南)对应的颜色:红色、紫色、粉红色;

木(东)对应的颜色:绿色、青色;

金(西)对应的颜色:白色、金色、银色;

比较有趣的是,五行对应的颜色或许与中国(中原)的水土分布有一定的关系或关联。中国的五色土分别是指青、红、黄、白、黑五种颜色纯天然土壤(当然不是绝对的水土分布划分,是大致的特色分布,而是这样的分布具有显著特征),分布情况如下:

1、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平原,因为这里湿润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

2、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黄土高原,这里的土壤呈黄色,这是由于土壤中有机物含量较少的缘故;

3、红土: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的低山丘陵区,包括江西、湖南两省的大部分,滇南、湖北的东南部,广东、福建北部及贵州、四川、浙江、安徽、江苏等的一部分,以及西藏南部等地。

4、青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因为在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情况下,红土壤中的氧化铁常被还原成浅绿色的氧化亚铁,土壤便成了灰绿色的,如南方某些水稻田;

5、白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这些地方的土壤含有较高的镁、钠等盐类的盐土和碱土常为白色。

自古中国农业发达,因而人口众多,物质繁荣,文明灿烂。五行对应中国(中原)的东西南北中的土壤颜色,真是有趣,看来这并不是巧合,而是暗示了中华远古文明的史实或事实。

汉朝初年刘邦根据五德终始说,定正朔为水德;至汉武帝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篡政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属于火德。汉光武帝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这一说法,从此确立东汉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这种说法,因此汉代亦被称为“炎汉”。

黄帝(土)->夏(木)->商(金)->周(火)->秦(水)->(西)汉(土),后来(新莽与东汉)汉(火)->曹魏(土)->晋(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唐(土)->后梁(金)->后汉(水)->后周(木)->宋(火)->金(土)->元(金)->明(火)->清(水)

五行相克(后者取代前者):黄帝(土)->夏(木)->商(金)->周(火)->秦(水)->(西)汉(土)

五行相生(前者转化为后者):东汉->曹魏(土)->晋(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唐(土)->后梁(金)->后汉(水)->后周(木)->宋(火)->金(土)->元(金)

五行相克(后者取代前者):元(金)->明(火)->清(水)

明太祖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其子的名字全部取的木字旁的字:朱标、朱樉、朱棡、朱棣、朱橚、朱桢、朱榑、朱梓、朱杞、朱檀、朱椿、朱柏、朱桂、朱楧、朱植、朱栴、朱权、朱楩、朱橞、朱松、朱模、朱楹、朱桱、朱栋、朱、朱楠。

从明太祖朱元璋的孙辈开始,他确定了一套取名法则,第二字是字辈,写成了五言绝句,按辈循环使用,第三字则采用五行相生的规则选字。

朱元璋给孙子们的定的起名规则的第二字(字辈),派人给26个儿子写了26首五言绝句,字辈用完之后,就从第一字开始,再循环使用。

长子太子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

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次子秦王

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

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三子晋王

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

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四子燕王

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

从孙辈开始,朱元璋决定,皇室子孙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以五行当偏旁。根据五行相生的顺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他认为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利用好五行相生的规律,也就同时避开了相克的规律,那么朱家王朝就能够像五行一样,永远循环往复地传承下去,不会中断。

儿子们用了木,孙子们的名字的第三字就要用火字旁,第四代用土字旁,第五代用金字旁……

因而,朱元璋->朱标(朱元璋的皇太子,因风寒病逝,未继位)->朱允炆(朱元璋的长孙,1402年,建文四年七月,燕王朱棣借口“清君侧”起兵,发动“靖难之役”。不久,京师被攻陷,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一说在宫中自焚而死。一说从地道出逃,改换僧装,在各地流浪。)

朱元璋->(朱标,朱允炆之父,未继位)朱允炆(四叔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其皇位)->朱棣->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朱祁钰->朱祁镇(“夺门之变”,废景帝朱祁钰,复位称帝)->朱见深->朱祐樘->朱厚照(繁体字为“炤”)->朱厚熜->朱载坖(又作“朱载垕”)->朱翊钧->朱常洛->朱由校->朱由检(崇祯皇帝)。

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以后,中国人徐寿翻译元素周期表的时候,遇到了大麻烦,很多元素中国都没有相对应的汉字。正在徐寿头疼的时候,直到有一天他翻阅了《明史》,看到了朱元璋子孙后代的名字,顿时让他茅塞顿开。化学元素中的金属元素,朱元璋的子孙已经给配齐了。而剩下的化学元素,按照状态可以分为液体,固体和气体。于是徐寿在这个创意下,给气体元素加上气字旁,给固体元素加上石字旁,给液体元素加上水字旁。于是一张浅显易懂,极具阅读价值和实用价值的元素周期表,就这样诞生了。

五绝,是指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五位武功登峰造极的绝世强者,即指东邪黄药师、西毒欧阳锋、南帝段智兴、北丐洪七公、中神通王重阳五人,而中神通王重阳武功最强,被推为天下第一。

木:东邪黄药师,“药”为木(植物),桃花岛含有“桃”,即木;

金:西毒欧阳锋,“锋”含金;

火:南帝段智兴或一灯大师,“灯”含火,一阳指含阳;

水:北丐洪七公,“洪”含水;

土:中神通王重阳,“王”含土,中者为“王”,重阳为九月九日,而《九阴真经》,“九”字为最大数字,即王重阳为“天下第一”。

”金或钅“为偏旁的文字:金、唫、琻、淦、蓥、鉴、銎、銮、鋬、鋆、错、钱、铭、铜、钦、锣、铺、钢、钩、钉、铅、镜、钟、铁、锦、银、镀、针、锅、钻、锋、铝、铃、销、钧等等。

”木“为偏旁的文字:木、林、材、杈、桢、檐、枚、桩、棠、校、桶、栖、枷、柿、杏、棋、桥、椒、构、柘、榴、森、本、桃、枪、架、机、相、柳、梢等等。

”水或氵“为偏旁的文字:水、淼、海、没、江、活、河、滚、治、激、池、滩、汹、洗、沙、湖、滴、汽、油、洋、澡、消、沉、波、潮、渐、湿、沐、淡、泼、温、浇、渴、洒、清等等。

”火“为偏旁的文字:火、烟、炒、灰、燎、灿、炸、烂、燃、炮、焰、灯、烘、炖、烤、炯、灶、煤、烧、焕、烁、煌、炉、炫、炎、烙、炕、燥、灸、烦、烛、熄、炼、烫、烬等等。

”土“为偏旁的文字:土、地、塘、坡、圾、址、坟、坦、垄、坐、垃、境、墩、型、塔、墨、堂、埋、墙、壁、墓、坪、块、塑、培、坛、城、填、垮、场、坏、袁、幸、埂、坤等等。

“又双叒叕”是一个网络用语,如此形式词语是单字“又”分别单次、二次、三次、四次的重复构成的字的组合。类似于此,五行——金木水火土,也存在如此构字形式,分别如下:

金、鍂(piān)、鑫(xīn)、(bǎo);

木、林、森、(四个“木”读作guà或pēng,但电脑打不出来,该字图片如下图);

水、沝(zhuǐ或zǐ)、淼(miǎo)、(màn);

火、炏(yán)或炎(yán)、(tán或tǎn)或焱(yàn)、燚(yì);

土、圭(guī)、垚(yáo)、(kuí)。

以上该字同时含有五行(金木水火土),读音为jiù。毫州老君碑古字谱上面就有此字,同“就”。

钻木取火,指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在远古时,有一位圣人从鸟啄燧木出现火花而受到启示,就折下燧木枝,钻木取火,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人们,人类从此学会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等,人类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人们称这位圣人为燧人氏,奉他为“三皇之首”。

刀耕火种是新石器时代残留的农业经营方式。又称迁移农业,为原始生荒耕作制。先以石斧,后来用铁斧砍伐地面上的树木等枯根朽茎(金克木),草木晒干后用火焚烧(木生火)。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播种后不再施肥,一般种一年后易地而种(火生土)。由于经营粗放,亩产只有50千克左右,俗称“种一偏坡,收一萝萝”。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别号朱襄(尚有争议,也有说朱襄氏部落曾有三代首领尊号炎帝)。

传说姜姓部落的首领由于懂得用火而得到王位,所以称为炎帝。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传位五百三十年。

炎帝所处时代为新石器时代,炎帝故里目前有六地之争,分别是:陕西宝鸡、湖南会同县连山、湖南株洲炎陵县、湖北的随州、山西高平、河南柘城。炎帝部落的活动范围在黄河中下游,在姜水(一说是今宝鸡市渭滨区的清姜河,一说是今宝鸡市岐山县的岐水)一带时部落开始兴盛,最初定都在陈地,后来又将都城迁移到曲阜。

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中医药);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远古农耕文明);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制陶技术)。

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炎黄联盟),共同击败了蚩尤(传说中制造兵器的人,又传为主兵之神,与黄帝、炎帝并称“中华三祖”。一说为东方九黎部落首领,有兄弟八十一人,相传以金属铜为兵器,后与黄帝战于涿鹿,即今河北涿鹿东南,失败被应龙所杀)。

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炎帝被道教尊为神农大帝,也称五榖(谷)神农大帝。

【注】姜子牙姓姜(受封齐国,齐国之侯,都于营丘,今山东临淄,成为齐国始祖),氏吕,名望,号飞熊,后世多称他太公望。而他的祖先是炎帝,因为炎帝姓姜,所以他的后人也都姓姜。

【注】火德代表:炎帝、楚国、明朝等。炎帝,火德,表现在其懂得用火与发明了原始刀耕火种农业,故称“炎”帝。此外,炎帝陵(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位于中原之南,属于离卦(南火)之位,也表现其火德充沛。

【注】炎陵县,原名酃(líng)县,隶属于湖南省株洲市;因“邑有圣陵”——炎帝陵,(1994年)更名为炎陵县。

黄帝(公孙轩辕?或姬轩?),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首;黄帝被尊祀为“人文初祖”。在《山海经》里“黄帝”只是诸帝之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被定于一尊。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也有说巳姓;名轩辕,一说名轩。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

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作《黄帝内经》等。

【注】黄帝,来自于“土德之瑞”(黄帝在黄土高原地区,发展了农业),故称黄帝。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东木)、白虎(西金)、朱雀(南火)、玄武(北水)以及黄龙(中土)合称“五灵神”。

【注】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广义上的黄土高原即黄土区,黄土面积63.5万平方千米,其中原生黄土38.1万平方千米,次生黄土25.4万平方千米,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狭义上的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

【注】黄陵县,意思“黄帝陵寝”。

【注】东方帝王谷,位于陕西省关中地区,北靠浑厚的的黄土高原,南依中国南北重要分界线秦岭。而位于中间的则是由渭河冲击而成的关中平原,因此古代帝王将陵墓修建在此有山有水之地,符合古代人们对于风水的理解,共计埋葬了古代中国七十多位历代帝王(秦、汉、唐等朝代)。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山海经·海内经》: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土克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岛。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禹治洪水,通轘辕山,化为熊(水生木,大禹,属木德)。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禹跳石,误中鼓,涂山氏往,见禹方坐熊,惭而去。至嵩高山下,化为石,方生启。禹曰:“归我子!”石破北方而启生。

夏(木)->商(金)->周(火),夏禹治服了洪水(水生木),因而夏朝属木德;成汤代夏(金克木),因而殷商有金德;武王克商(火克金),因而周朝有火德。而木、金、火,是铸造青铜器的基本条件,开采青铜所用矿石(土生金),高温(木生火,火生土,火克金)铸造(金生水)成为青铜器。

夏、商、周三代被称为“青铜时代”,源于自三代起,已开始用青铜铸造用于祭祀和战争的礼器、武器,铸造青铜器。因而中国的早期或先秦(夏商周)文明是“青铜文明”。

青铜时代具备这样一个特点:青铜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偶然地制造和使用青铜器的时代不能认定为青铜时代。

青铜时代是以使用青铜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青铜是红铜(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因埋在土里后颜色因氧化而青灰,故名青铜,熔点在700~900℃之间,比红铜的熔点(1083℃)低。含锡10%的青铜,硬度为红铜的4.7倍,性能良好。青铜时代初期青铜器具比重较小,甚或以石器为主;进入中后期,比重逐步增加。自有了青铜器和随之的增加,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提高,物质生活条件也渐渐丰富。青铜出现后,对提高社会生产力起了划时代的作用。

自大禹治水以来,同时伴随着农业的发展与人口的繁荣,水利工程对古代农业的中国极其重要。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是历代王朝的基本举措之一。此外,隋炀帝等修建大运河等水利工程,便利运输,加深各地联系,促进经济发展,也留下了诸多古代水利工程。

纵观中国建筑体系,是以木结构为特色的独立的建筑艺术。以木结构为主,土木相结合的构造,是我国古代建筑主要特征之一。土和木在建筑应用发展很早,使用最广。古代的建筑工程,盖房子先讲“破土”,再讲“兴工”。

传统的五行学说认为,“木”在大自然中沐浴阳光雨露,向上而长;承载大地之养育,入阴而生,是阴阳和合的产物,自然生命力旺盛。人所居住的建筑也应该得天地自然之灵气与生机,与木契合。中国建筑选用“木”的材质,也应该是和谐合理的,会带来大吉大利,充满生机。中国建筑钟情于木,能够亲近自然。木屋,易让我们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与大自然共同呼吸。

其次,中国人认为人在天地之中,为万物之灵,是天地造化之首。五行中的“土”,代表着大地,代表中央,也代表了江山社稷。土能包容承载、养育生化万物,因此,“土德”就具有了很高的地位。

木的“阳”和土的“阴”,阴相结合,土木也被认为是最适合建造为人居住的房屋。

其实,中国建筑并不独钟于土木,而是“五材”(五行)并用。只不过土木最能体现天地“阴阳和合”,在性能上最表现阴阳适中,“木”就成了最好的建筑材料之一了。因而土木工程在中国古建筑史上地位显著。

一二三四五,金木水火土。天地分上下,日月照今古。

华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直至当今中国,“五行文化”历代传承,俨然成了中华民族文化必不可少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宇宙万物皆在“五行”之中,五行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自炎黄始,五千年来,“五行文化”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血脉之中,从未断绝,万古长存。

-------------------------------------------

编辑于2023-10-1900:30IP属地江苏

异见:思想文化与科学技术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订阅专栏

五行学说

金木水火土

中国古代哲学

「五行学说」之「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注〕:「乘」和「侮」都是在「外力」「作用下」出现的一种状态。————————————————————这「两种状态」才是「非正常状态」…

备份详情五行由古代人长期观察五种自然现象而总结出的一个哲学理论。与古希腊四元素说

THE END
1.五行相生相克五行查询五行属火的字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五行属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基本概念,指的是五种基本元素:金、木、水、火、土。五行相互生克,相互影响,每个行都代表着不同的属性和特征。这篇文章将介绍五行相生相克、五行查询、五行属火的字、天干地支五行对照表、五行属水的字。 五行相生五行相克 http://guangzhou.11467.com/info/20769918.htm
2.农化网火爆农化招商网【1988.TV】,为农药招商、化肥招商厂家和公司提供优质农化招商平台,省时省心,快速提高企业农化产品招商效果。http://www.1988.tv/
3.农药种子化肥价格高原因,1000亩地种子化肥需要多少钱农药种子化肥价格高原因,1000亩地种子化肥需要多少钱 “你知道吗?过去的农民用的是自然肥料和种子,但农业的魔法杖——化肥和种子——却价格飙升,直逼天际。这背后藏着怎样的秘密?” 这句话看似只是个调侃,但背后却揭示了农药、种子和化肥价格高的原因。http://www.ruixueren.com/hf/23155.html
4.长城电工:天水长城果汁集团有限公司10万吨高端果蔬汁加工灌装农药、化肥 审查、化验、统购 果袋、化肥 回收再利用 农资废弃物 农药瓶 深 埋 5.4.1.5 有机果品生产关键技术的示范与应用 1、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以生产有机果品为目标,对主要病虫害进行监测预报,以农业防治 为基础,生物、物理防治为重点,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减少化学农药的 使用,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达到有机食品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6081500003108_48.shtml
5.五行相生相克种花椒树的禁忌 说起种花椒树,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那满树红彤彤的小果子,麻香麻香的,多诱人。可是你知道吗,种花椒树也是有禁忌的,而且这些禁忌,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刺激”。首先,别在家门口种。为啥呢?有人说是为了防止家里的财运流失, 阅读全文 熊发辰 51 次浏览 2024-11-22 农资资料 1 共1 页 http://app.bailichun.cn/tags-3213.html
6.火爆农资招商网3456.TV农资网农资招商农资代理火爆农资招商网【3456.TV】专注农资招商代理、连锁加盟网站,汇集肥料、农药、种子、农机、农膜各种质优产品,提供行业资讯、展会、价格、农业技术等信息。http://m.3456.tv/
7.功能农业调查问卷2、化肥等农资涨价厉害,种粮成本提高,补贴给我们买农资 3、都不愿种粮了,国家怕没饭吃,通过补贴稳定民心,提高我们种粮的积极性 4、其他(注明:)。 六、你认为粮食补贴政策对你种粮积极性有促进作用吗? 1、有 2、没有 七、如果补贴对你种粮没有促进作用其原因是?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pftc42x1.html
8.针对假冒伪劣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给农民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备耕备种,农资先行。包括种子、农药、化肥、农机等在内的农资安全,一头连着田间地头的来年收成,关乎广大农民福祉;一头连着全国人民的菜篮饭碗,关乎粮食安全。 近年来,有关部门从严查处假冒伪劣农资,护航农业安全生产。然而,农资制假售假、虚假宣传、货不对板等问题依然存在。 伪劣农资产品套路多,给农户带来不可挽回http://m.nkb.com.cn/2024/1112/490023.html
9.药品经营质量责任承诺书18篇(全文)二、不销售假化肥、假农药、假种子、假农膜、假农机及配件,不短 斤少两,不哄抬物价; 三、经营中严把进货质量关,不销售“八无”农资商品,即无产品名 称、无厂名厂址、无生产日期、无产品标识或商标、无效、无保质期、无产品合格证和产品说明书的农资产品;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5490kmj.html
10.农药化肥种子批发零售农药化肥种子批发零售电话,农药化肥种子批发所属分类:农林畜牧业相关企业交通指引 农药化肥种子批发零售附近的公交站: 龙都、九龙路、龙都南、九龙路、水北村。 农药化肥种子批发零售附近的公交车: 919路、830路、835路等。 打车去农药化肥种子批发零售多少钱: 南京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11元、起步距离3公里、每公里2.4元、无燃油附加费,请参考。 自驾去https://poi.mapbar.com/nanjing/MAPIYECETEZNHASPSISM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