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农民,也是一名人大代表。我希望能为乡村振兴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总经理孙斌在接受采访时动情地说。
“小水稻”带动大收益
1982年,家境贫困的孙斌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在桦南县梨树乡和平村务农。孙斌富有抱负,立志成为家乡致富的楷模。他爱学习,又善于钻研,当时正值黑龙江全面推广旱育稀植技术,孙斌抓住机会,在培训班里认真学习,回到地里躬身实践,秋后收割完,他的稻田地亩产高达500公斤,被周围村民交口称赞。在之后的日子里,孙斌一有空便潜心研究水稻种子繁育和高产栽培技术,希望尽快采取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1984年,孙斌成为和平村农民技术员,面朝黄土背朝天,挥汗如雨、辛苦劳作的场景即将成为“过去式”,“种地还要靠科技!”他思考着如何带动乡亲们早些脱离贫困,过上好日子……
1989年,孙斌在梨树乡创办了龙坪水稻研究所。他带领技术人员通过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方式先后筛选培育出优质水稻品系137个,并探索、试验26项栽培、种植、管理新技术,其中11项获得成功,水稻新品种“系选一号”获黑龙江省2000—2005年良种化中标品系,当时是全省唯一中标的民营科研单位培育的水稻品种。1994年,孙斌率先利用大棚进行水稻育秧,采用机械化插秧新技术并很快在桦南全县范围内得到推广,彻底改变了当时“直播漫撒”的旧习,水稻产量得到大幅提高。
种植事业逐渐有了起色,孙斌始终牢记当初立下的志向——成为家乡致富的楷模,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2009年,孙斌带领鸿源集团成立鸿源农村资金互助社,为入社的贫困户提供统一栽培技术、统一经营计划、统一技术培训等,有效带动了农户的增收致富,入社农户由成立之初的234户发展到如今的1380户。2017年,孙斌鸿源集团水稻合作社与益民农机合作社、永昌水稻种植合作社合作,扩大生产经营规模,获得较好的收益。2017年末,集团按照当初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的合同,为农户分红。“土地流转不仅让我们脱离了土地,出城打工赚钱,在获得土地转包费之外还有分红,真是想都没有想到的好事!”水稻合作社社员侯培臣对记者说。
情系“三农”?履职尽责
为了更好履行代表职责,孙斌经常深入到农村群众中去,听取收集农民兄弟的意见和建议。桦南县有192个行政村,其中120多个行政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近十年的代表履职生涯中,孙斌共提交代表建议185份,内容涉及黑土地保护、秸秆还田、农机补贴、种业发展、粮食仓储等方面,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
期待检察机关织好农资安全“防护网”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孙斌和检察机关的缘分很深。“我多次受邀参加检察机关组织的活动,对检察工作有很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检察机关在开展检察听证工作、未成年人保护、公益诉讼检察等方面都做得很实。”孙斌说。
今年两会结束后,孙斌来到桦南县检察院结合参会感受和履职情况,和该院干警座谈交流,积极宣讲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围绕检察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在交流中,孙斌提到了粮食安全问题,“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关系到民生福祉。”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划足划实永久基本农田,切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孙斌表示,“为解决好‘非农化’和‘非粮化’问题,要求我们农民要‘精打细算’并‘保质保量’,即种什么和怎么种的问题。我希望检察机关帮助把好农资关和环境关,防止不良农资流向田间地头,促进农村土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诉讼检察大有可为。我希望检察机关继续织好农资安全‘防护网’,持续开展黑土地保护专项监督活动,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检察力量。”孙斌最后说。
(本报记者韩兵?通讯员陈晓雪)
最特写
孙斌?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总经理
最高人民检察院(100726)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147号010-65209114(查号台)010-12309(检察服务热线)
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建议使用谷歌浏览器(chrome)、360浏览器、IE11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