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坦头镇欢岙村的朱大爷赶到县助农种子经营部,买了3包杂交水稻种子和一袋甜玉米种子,“粮食、蔬菜各类种子,每年我都在这里买,这里的种子质量很放心。”
自今年春耕备耕开始后,县农业行政执法队便对辖区内的农资经营店开展地毯式执法检查,确保农户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截至3月24日,执法队已开展检查60多次,涉及各类农资经营主体55家,并发放了法律法规、识假辨假、农资购买使用等各类宣传资料数千份。
持续专项执法检查
今年春耕备耕前,县农业行政执法队在辖区开展执法检查中,对一家农资店的某品牌油麦菜种子进行了抽检。检测发现,种子的纯度、净度、发芽率均符合标准,但水分含量一项为7.9%,不符合质量指标中≤7.0%的要求。经复检后,确认该批种子检验结果不合格,为劣种子。随后,执法人员向当事人送达了检验报告,并对其涉嫌经营劣种子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最后,执法人员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收了剩余劣种子24包和已销售的违法所得款项52元,并处罚款1.1万元。
县农业行政执法队执法一科科长李露阳介绍,近年来执法队积极开展“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立足春耕备耕、夏收夏种、秋收秋种等农忙时节,严厉打击种子、农药、化肥、饲料等领域违法犯罪行为。2022年以来已办理农业违法案件57起,其中办理大要案4起,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起。
实行全环节追溯
那么农户一旦发现自己买到劣种子该怎么办?
李露阳说,农户只要拿着种子来队里反映,执法人员通过“浙农优品”农资购销模块系统,马上就能查到这批种子由哪家农资店于何时何地购进,以及销售给了哪些农户。
此外,为了从源头上杜绝假劣农资产品销售,县农业行政执法人员还经常开展农资经营人员业务培训。同时,开展农业执法进农村文化礼堂、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等活动,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经营人员和农户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农业行政执法队队长余忠海说,通过“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我县农资生产经营市场进一步稳定,农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农资经营人员的法制意识、服务意识和诚信意识进一步提高,农业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