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支农新思路,“保险+期货”为乡村产业保“价”护航
自2015年“保险+期货”试点以来,经过多年发展,保障品种不断丰富、保障规模逐渐扩大、服务模式持续创新,为数以万计普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作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保险+期货”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1300个县域落地,为18个涉农产品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保障价值1900余亿元,赔付金额64亿元,惠及农户近700万户次。
在贵州证监局有力推动下,2020年4月,贵州首单“保险+期货”项目在安顺成功落地,实现业务破冰;2020年7月,威宁等9个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实现“保险+期货”项目全覆盖,取得突破性成果;2021年2月,修文落地贵州首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通过市场手段解决生猪价格波动对养殖户的影响,填补了贵州生猪市场合理分散价格风险的空白;仅2023年上半年,贵州“保险+期货”落地项目173个,已远超2021和2022年项目数总和,保障范围覆盖各市(州),为农产品保价稳供和农户稳价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持。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贵州“保险+期货”落地项目604个,覆盖全省9个市(州)52个县(市、区),为生猪、鸡蛋等6个农业产业品种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保障价值约85.93亿元,赔付金额约1.57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脱贫户)7671户。
示范效应增强,“保险+期货”在贵州落地生花
2020年7月,从江县贵州乡滋源农特发展有限公司参与大连商品交易所“保险+期货”专项扶贫项目,为公司生产的1800吨鸡蛋提供价格风险保障。同年9月末,因保险期间收盘均价低于承保目标价格,该公司承保的鸡蛋获得了33万元理赔款。“有了‘保险+期货’的保驾护航,生产起来更有底气和信心,鸡蛋的产量能够维持稳定,还能在销售市场把保费赚回来。”在公司负责人眼里,投保“保险+期货”,怎么算都是一笔“旱涝保收”的买卖。
2022年,施秉县首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落地,在生猪价格波动时提供了有效的风险保障,得到了养殖户的初步认可。2023年,施秉县再次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养殖户的热烈欢迎,项目出单时当地现货市场价格约为15500元/吨,项目到期时现货市场价格约为14800元/吨,现货市场生猪价格不断下跌造成了养殖户收入减少,该项目给予养殖户1275.65元/吨的保险补偿,不仅补偿了养殖户在现货市场的亏损,还额外增加了养殖收益575.65元/吨,最终项目共计产生赔付约103.8万元。施秉县养殖户表示:“2022年第一次接触到‘保险+期货’,当时觉得是个新鲜玩意儿,但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就又参加2023年的项目,这对我们养猪户来说,算是一个‘定海神针’了,再不用担心一年到头瞎忙活了。”
2022年,安顺市旺农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4000头生猪投保“保险+期货”项目,因下半年猪价下行,获赔35万元。“中小养殖户希望稳定经营,最怕价格暴涨暴跌,因为一个大跌就可能让我们再也起不来了。”合作社负责人对于这次参保“保险+期货”所获收益感到满意。
在多方的推动和支持下,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在“保险+期货”项目中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将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转移到市场当中,降低了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和价格波动导致农户收入减少的风险,激发了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服务纵深推进,贵州积极探索“保险+期货+N”新模式
近年来,贵州“保险+期货”服务模式创新纵深推进,项目标的和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价格保险保障范围不断拓宽,“保险+期货+N”逐步凝聚起综合支农合力。
以“保险+期货+银行”为例。2023年底,由贵州银行、西南期货、人保财险联合发起的贵州首单金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新模式“保险+期货+银行”项目落地。此单项目涉及保费约88.5万元、150万羽家禽,对应家禽饲料玉米8775吨、豆粕4725吨。保险有效期内,贵州银行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被保家禽养殖企业资金缺口,将家禽饲料“保险+期货”保单反映的饲料采购数量以及锁定的价格成本作为新的增信因子,嵌入已有的养殖贷款模型中,设计专项融资方案,为家禽养殖企业发放贷款资金200万元用于支付饲料采购款。贷款资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禽养殖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银行自身的信贷得到了风险缓释。该项目是贵州“保险+期货+银行”服务模式的成功实践,实现了从“单一保养殖成本”到“既保养殖成本、又提供融资支持”的升级,能有效兜底养殖企业经营风险,规避饲料价格波动风险,保障家禽稳定供应,进一步帮助家禽养殖企业坚定养殖信心,稳定养殖收入。
以“保险+期货+订单”为例。2024年初,中信期货携手中国人寿财险、贵州富之源科技集团共同探索生猪“保险+期货+订单”项目。试点项目涉及生猪500头,由当地家庭农场向中国人寿财险购买生猪期货价格保险,保险公司通过向中信中证资本购买场外期权产品进行“再保险”,最终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经过三方深入探讨,在原“保险+期货”模式下增加保价购猪的新模式,通过保单实现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中小型家庭农场保价销售需求的有机融合。同时,为进一步解决养殖户保价销售困难,富之源与家庭农场签订商品猪购销合同,事先锁定保底收购价格,解决养殖户保价及销售渠道。与传统的定价购销不同,养殖户在该模式下,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既防范价格下跌的风险,又享受价格上涨的收益,同时解决了生猪销售渠道的问题。
一头是沾着泥巴站在田间地头的农民,一头是精密复杂的金融市场,两者连接起来便撬动了金融创新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棋局。作为资本市场支农惠农最接地气的一种创新模式,“保险+期货”不仅提高了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稳定农产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随着“保险+期货”覆盖面持续扩大和农业风险管理需求的不断丰富,还需要不断创新更多工具组合,把风险对冲面拉宽、风险管理链条拉长,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