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保险+期货”助力贵州乡村全面振兴

开启支农新思路,“保险+期货”为乡村产业保“价”护航

自2015年“保险+期货”试点以来,经过多年发展,保障品种不断丰富、保障规模逐渐扩大、服务模式持续创新,为数以万计普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作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中国期货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保险+期货”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近1300个县域落地,为18个涉农产品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保障价值1900余亿元,赔付金额64亿元,惠及农户近700万户次。

在贵州证监局有力推动下,2020年4月,贵州首单“保险+期货”项目在安顺成功落地,实现业务破冰;2020年7月,威宁等9个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实现“保险+期货”项目全覆盖,取得突破性成果;2021年2月,修文落地贵州首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通过市场手段解决生猪价格波动对养殖户的影响,填补了贵州生猪市场合理分散价格风险的空白;仅2023年上半年,贵州“保险+期货”落地项目173个,已远超2021和2022年项目数总和,保障范围覆盖各市(州),为农产品保价稳供和农户稳价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持。据统计,截至2024年6月底,贵州“保险+期货”落地项目604个,覆盖全省9个市(州)52个县(市、区),为生猪、鸡蛋等6个农业产业品种提供风险管理服务,保障价值约85.93亿元,赔付金额约1.57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或脱贫户)7671户。

示范效应增强,“保险+期货”在贵州落地生花

2020年7月,从江县贵州乡滋源农特发展有限公司参与大连商品交易所“保险+期货”专项扶贫项目,为公司生产的1800吨鸡蛋提供价格风险保障。同年9月末,因保险期间收盘均价低于承保目标价格,该公司承保的鸡蛋获得了33万元理赔款。“有了‘保险+期货’的保驾护航,生产起来更有底气和信心,鸡蛋的产量能够维持稳定,还能在销售市场把保费赚回来。”在公司负责人眼里,投保“保险+期货”,怎么算都是一笔“旱涝保收”的买卖。

2022年,施秉县首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落地,在生猪价格波动时提供了有效的风险保障,得到了养殖户的初步认可。2023年,施秉县再次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养殖户的热烈欢迎,项目出单时当地现货市场价格约为15500元/吨,项目到期时现货市场价格约为14800元/吨,现货市场生猪价格不断下跌造成了养殖户收入减少,该项目给予养殖户1275.65元/吨的保险补偿,不仅补偿了养殖户在现货市场的亏损,还额外增加了养殖收益575.65元/吨,最终项目共计产生赔付约103.8万元。施秉县养殖户表示:“2022年第一次接触到‘保险+期货’,当时觉得是个新鲜玩意儿,但没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就又参加2023年的项目,这对我们养猪户来说,算是一个‘定海神针’了,再不用担心一年到头瞎忙活了。”

2022年,安顺市旺农富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4000头生猪投保“保险+期货”项目,因下半年猪价下行,获赔35万元。“中小养殖户希望稳定经营,最怕价格暴涨暴跌,因为一个大跌就可能让我们再也起不来了。”合作社负责人对于这次参保“保险+期货”所获收益感到满意。

在多方的推动和支持下,期货公司和保险公司在“保险+期货”项目中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将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转移到市场当中,降低了保险公司的承保风险和价格波动导致农户收入减少的风险,激发了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

服务纵深推进,贵州积极探索“保险+期货+N”新模式

近年来,贵州“保险+期货”服务模式创新纵深推进,项目标的和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价格保险保障范围不断拓宽,“保险+期货+N”逐步凝聚起综合支农合力。

以“保险+期货+银行”为例。2023年底,由贵州银行、西南期货、人保财险联合发起的贵州首单金融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新模式“保险+期货+银行”项目落地。此单项目涉及保费约88.5万元、150万羽家禽,对应家禽饲料玉米8775吨、豆粕4725吨。保险有效期内,贵州银行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和被保家禽养殖企业资金缺口,将家禽饲料“保险+期货”保单反映的饲料采购数量以及锁定的价格成本作为新的增信因子,嵌入已有的养殖贷款模型中,设计专项融资方案,为家禽养殖企业发放贷款资金200万元用于支付饲料采购款。贷款资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禽养殖企业的资金需求,同时银行自身的信贷得到了风险缓释。该项目是贵州“保险+期货+银行”服务模式的成功实践,实现了从“单一保养殖成本”到“既保养殖成本、又提供融资支持”的升级,能有效兜底养殖企业经营风险,规避饲料价格波动风险,保障家禽稳定供应,进一步帮助家禽养殖企业坚定养殖信心,稳定养殖收入。

以“保险+期货+订单”为例。2024年初,中信期货携手中国人寿财险、贵州富之源科技集团共同探索生猪“保险+期货+订单”项目。试点项目涉及生猪500头,由当地家庭农场向中国人寿财险购买生猪期货价格保险,保险公司通过向中信中证资本购买场外期权产品进行“再保险”,最终通过期货市场进行风险对冲。经过三方深入探讨,在原“保险+期货”模式下增加保价购猪的新模式,通过保单实现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和中小型家庭农场保价销售需求的有机融合。同时,为进一步解决养殖户保价销售困难,富之源与家庭农场签订商品猪购销合同,事先锁定保底收购价格,解决养殖户保价及销售渠道。与传统的定价购销不同,养殖户在该模式下,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既防范价格下跌的风险,又享受价格上涨的收益,同时解决了生猪销售渠道的问题。

一头是沾着泥巴站在田间地头的农民,一头是精密复杂的金融市场,两者连接起来便撬动了金融创新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棋局。作为资本市场支农惠农最接地气的一种创新模式,“保险+期货”不仅提高了农户的抗风险能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还有助于稳定农产品的市场供应和价格。随着“保险+期货”覆盖面持续扩大和农业风险管理需求的不断丰富,还需要不断创新更多工具组合,把风险对冲面拉宽、风险管理链条拉长,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THE END
1.金瑞期货:赣州定南县尿素保险+期货项目到期赔付金瑞期货新浪财经5月28日,据悉,由金瑞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与紫金天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恒邦财险共同开展的尿素“保险+期货”项目近日已到期赔付。该项目于今年4月9日入场,由金瑞期货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天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两家期货公司共同为90吨尿素提供风险保障,项目周期为1个月。 http://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roll/2024-05-28/doc-inawustw1887936.shtml
2.尿素价格“保险+期货”项目落地河南宁陵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王晨 实习记者 孟姝】近日,中原农险联合渤海期货共同推动小麦尿素价格“保险+期货”项目成功落地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https://finance.sina.cn/2023-12-07/detail-imzxcwqy5041719.d.html
3.中煤保险推动山西省首单尿素“保险+期货”项目成功落地为进一步提高种植业农户抗风险能力,降低农业生产物资成本提高对农户种植收入的影响。近日,中煤保险联合格林大华期货共同推动小麦尿素价格“保险+期货”项目成功落地运城市闻喜县,为4680亩小麦农田提供成本上涨风险保障49.38万元。 化肥等农资价格的高低关乎农民种粮积极性,化肥价格的上涨将最终影响农民种植收益。尿素作为植物的https://www.sxgov.cn/content/2024-05/11/content_13221167.htm
4.大有期货江苏徐州尿素价格“保险+期货”项目顺利进场记者获悉,近日,全国首单政策性尿素价格“保险+期货”项目落地江苏徐州并顺利进场。这项金融创新项目由大有期货与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展,是大有期货首次在江苏地区推出的“保险+期货”项目,旨在帮助农户应对农作物化肥的主要原料尿素的价格波动风险,提高农户抗风险能力,保障农户收入,服务乡村产业发展。 https://m.cngold.org/futures/xw8802965.html
5.#运城身边事#49.38万元!山西首单尿素保来自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首单尿素“保险+期货”项目落地】中煤保险联合山西证券旗下格林大华期货,推动小麦尿素价格“保险+期货”项目落地运城市闻喜县。该项目目前为4680亩小麦农田提供成本上涨风险保障49.38万元。此次山西首单尿素“保险+期货”项目落地,是中煤保险、格林大华期货继生猪“保险+期货”目标价格保险后,又一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https://weibo.com/6343959685/OefoGFz5h
6.记者调研郑商所如何服务实体产业据了解,郑商所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四省交割区域的基础上,还在进一步扩大尿素期货交割服务范围至江苏、湖北,巩固尿素期货服务化肥保供稳价能力。 短评 向“实”而行 □王映 王昺南 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小事”,将期货服务国家战略落到实处,将抽象的社会责任理https://www.xytv.cn/security/35992.html
7.华泰期货平度市苹果“保险+期货”项目顺利赔付业内人士表示,平度苹果“保险+期货”项目的成功运行,对深化期货市场服务“三农”,为未来进一步以创新金融模式服务山东涉农企业及众多农户具有示范意义。除苹果项目外,华泰期货还在多地进行了生猪、鸡蛋、饲料及尿素等多项创新型项目。 证券报·中证网) (原标题:华泰期货平度市苹果“保险+期货”项目顺利赔付)https://fund.eastmoney.com/a/202210312546163732.html
8.蚌埠市首单农作物化肥原料期货价格保险项目落地2023年8月25日,中国太保产险蚌埠中支联合华安期货的商业性农作物化肥原料期货价格保险成功落地,项目共承保尿素29吨,覆盖耕地580亩。 作为最大的化肥品种,尿素向来有“粮食的粮食”之称,尿素价格的波动将直接影响农民的种田收益和积极性。由中国太保产险推出的“保险+期货”项目,以郑州商品交易所的尿素期货价格为依据,http://ahbaoxian.anhuinews.com/tuijian/202309/t20230905_7059339.html
9.瑞达期货晨会纪要观点20231228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周三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涨0.58%报1937.03,呈震荡趋势;CRB现货指数总体呈现低位运行的特点。晚间国内商品期货夜盘收盘涨跌不一,能源化工品表现分化,20号胶涨1.02%,纯碱跌2.68%,燃油跌1.38%。黑色系涨跌互现,焦煤跌0.34%。农产品多数上涨,玉米淀粉涨0.85%。基本金属全线收涨,沪铝涨2%。 https://www.rdqh.com/content/show/61/184370
10.郑商所尿素期货获批上市助力进一步完善化肥价格形成机制面对日益增加的市场风险,企业避险需求迫切,希望尽快推出尿素期货,为其生产经营提供发现价格和规避风险的手段和工具。同时,这有利于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期货市场更好为“三农”服务。尿素期货上市后,农民与农业合作组织既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利用尿素期货规避风险,又可以利用“保险+期货”等方式提前锁定种植成本,保障农民收益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409565.html
11.橡胶品种保险期货在“上海胶”方面,上期所天然橡胶期货和上期能源20号胶期货的成交量已远超新加坡交易所和日本交易所同品种,全球橡胶定价中心正在上海逐步形成 2.再保险“国际板”、“互换通”等推出,金融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取得新成效 2023年6月8日,再保险“国际板”正式启动运营,《关于加快推进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的实施细则》同https://www.mysteel.com/hot/481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