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浆蛋白C活性测定原理: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中加入蛋白C激活剂(从蛇毒中提取)。PC被激活为活化蛋白C(APC),APC作用于发色底物,释出显色基团对硝基苯胺(PNA),显色的深浅与受检血浆中PC的含量呈平行关系。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AT:A的含量。(2)血浆蛋白C抗原测定1)原理:免疫火箭电泳
参考值放射免疫法:空腹C肽0.81-3.85ng/ml临床意义1.增高见于:胰岛β细胞瘤、异位胰岛素瘤、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胰岛素抗体、肥胖、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肾功能衰竭。2.降低见于:1型糖尿病、长期失于控制或口服降糖剂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胰源性糖
什么是CRP和超敏CRP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由Tillet和Francis于1930年在一些急性病患者的血清中发现,是环状五球体蛋白,属于Oligomeric钙结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120000,由5个相同的单体以非共价键构成,是炎性淋巴因子白介素
血浆蛋白C活性测定介绍:血浆蛋白C活性测定(pc)是对血浆中的血蛋白进行C活性的测定。血浆蛋白C活性测定正常值:102.5%±20.1%。血浆蛋白C活性测定临床意义:异常结果:C活性减低。常见于先天性PC缺陷,根据C活性测定A和PC,抗体可分为Ⅰ型(PC:Ag与PC:A均减低)和Ⅱ型
CRP是急性时相蛋白之一,在对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炎症作用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以及外周血管疾病产生的常规、非特异性反应过程中,其血清或血浆水平会增高。CRP在肝脏中合成,一般在血清或血浆中作为痕迹量元素存在。在多种会造成组织损伤、感染或炎症的疾病状态中,CRP值会在发生急性事件后4到8小
正常值0.12-0.36克/升(12-36毫克/分升)。(注:具体参考值请根据各实验室而定。)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风湿热急性期、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皮肌炎、心肌梗死、肝癌及各种类型的多关节炎等。降低: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活动性肝炎、多发性硬化性全脑炎、IgA肾病、胰腺癌晚期。
中文名称:白蛋白英文名称及缩写:Albumin(ALB)正常参考值:35—55g/L临床意义:A.血清白蛋白增高常由于严重脱水、血浆浓缩所致。B.血清白蛋白降低主要由于肝脏合成障碍、腹水形成时丢失和肾病时尿液中的丢失。
中文名称:总蛋白英文名称及缩写:TotalProtein(TP)正常参考值:儿童:45—80g/L,成人:62—84g/L临床意义:A.血清总蛋白增高:(a).血清中水分减少,而使总蛋白浓度相对增高。(b).血清蛋白质合成增加。B.血清总蛋白降低:
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的指标,血浆中CRP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创伤、感染、炎症、外科手术、肿癌浸润时迅速显著地增高,可达正常水平的2000倍。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随访病程。特别在炎症过程中,随访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升高:(1)急性炎症或组织坏死,如严重创伤、手术、急
中文名称:14C—尿素呼气试验英文名称:14C—UBT正常参考值:<100dpm(阴性)临床意义:阳性说明胃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见于重度胃炎、消化性溃疡,并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采用何种检测法,取决于各实验室条件和对灵敏度、特异性的要求。免疫扩散、放射免疫、浊度法,以及酶标免疫测定方法均有实用价值。正常值800-8000μg/L(免疫扩散或浊度法)。
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入血后,很快在肝、肾等组织内被胰岛素酶灭活,迅速消失,其半寿期仅4.8分钟。C-肽与胰岛素系从胰岛素原分裂而成的等分子肽类,不被肝脏酶灭能,其半寿期为10~11分钟,故其血中浓度可更好地反映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C-肽测定还有不受外来胰岛素影响的优点。参考值:放射免疫测定-
一、C反应蛋白的发现、结构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1930年美国洛克菲勒研究院AVERY实验室的Tillett和Fransic发现急性感染患者的血清能和肺炎双球菌细胞壁上的C多糖发生沉淀反应,后证实参与反应的是一种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张晓慧李光韬张卓莉一、C反应蛋白的发现、结构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1930年美国洛克菲勒研究院AVERY实验室的Tillett和Fransic发现急性感染患者的血清能和肺炎双球菌细胞壁上的C多糖
一、C反应蛋白的发现、结构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1930年美国洛克菲勒研究院AVERY实验室的Tillett和Fransic发现急性感染患者的血清能和肺炎双球菌细胞壁上的C多糖发生沉淀反应,后证实参与反应的是一种蛋白
C-反应蛋白(C-neactveprotein,简称CRP)。早于1930年发现,是一种能与肺炎球菌C多糖体反应形成复合物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CRP的检测在八十年代以前作为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大量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过去CRP的检测方法较为落后,假阳性和假阴性很高,影响了它在临床上的价值,而
C反应蛋白(CRP)介绍: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1941年发现),命名为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最早采用半定量的沉淀试验,现在制备优质的抗血清,可以建立高灵敏度、高特异性、重复性好的定量测定方法。CRP由肝细胞所合成,
(1)血浆蛋白C活性测定原理:发色底物法:受检血浆中加入蛋白C激活剂(从蛇毒中提取)。PC被激活为活化蛋白C(APC),APC作用于发色底物,释出显色基团对硝基苯胺(PNA),显色的深浅与受检血浆中PC的含量呈平行关系。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AT:A的含量。(2)血浆蛋白C抗原测定1)原
中文名称:甲胎蛋白英文名称及缩写:AlphaFetoprotein(AFP)正常参考值:10~30ng/ml临床意义:A.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阳性率为75%~80%,常>400ng/ML,可作为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之一。B.其他恶性肿瘤如胚胎细胞瘤等,病毒性肝炎,
中文名称:尿白蛋白英文名称及缩写:UreaAlbumin(U—Alb)正常参考值:尿液:
中文名称:肌红蛋白英文名称及缩写:Myoglobin(Mb)正常参考值:13.8—45.9ug/L临床意义:1、急性心肌梗塞2、肌营养不良假性肥大型患者,血清Mb达94—1100ug/L,测定血清Mb可作为发现肌营养不良假性肥大型基因携带者的重要辅助方法。
中文名称:铁蛋白英文名称及缩写:Ferritin(SFe或Fer)正常参考值:成人:男12~245ug/L女5~130ug/L临床意义:1、贫血的鉴别诊断。2、红细胞内铁蛋白测定可反映骨髓铁供应与血红蛋白合成需求间的平衡。3、慢性疾病,如慢性感染、炎症、结缔组织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或含量测定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中文名称: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或含量测定英文名称:t—PA正常参考值:t—PA活性为0.3—0.6IU/ml,含量为1.0—12.0ng/ml临床意义:t—PA活性或含量增高:表示纤溶活性亢进,见于DIC,组织损伤等原
史恒川(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检验科,南京210024)关键词:冠心病;C反应蛋白近来研究发现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浓度轻度升高或甚至在正常范围内都与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增加有关,可以推测以后或几年以后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22].本文旨在探讨C反应蛋白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变化情况以及CR
正常参考范围:0~8.0mg/L临床意义:增高: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见于各种急性化脓性感染、菌血症、组织坏死、恶性肿瘤、重症肺结核、急性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线损伤等。
作为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的指标,血浆中CRP浓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创伤、感染、炎症、外科手术、肿癌浸润时迅速显著地增高,可达正常水平的2000倍。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随访病程。特别在炎症过程中,随访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升高1、急性炎症或组织坏死,如严重创伤、手术、急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