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尿素又称碳酰胺(carbamide),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是哺乳动物和某些鱼类体内蛋白质代谢分解的主要含氮终产物。也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作为一种中性肥料,尿素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它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工业上用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尿素。
继2017年中国尿素出口量大幅下滑之后,2018年中国尿素在国际市场的供应量继续减少,更多的中东、北非和俄罗斯尿素流向包括东南亚、韩国在内的环太平洋市场。预计2019年中国尿素的出口量将与2018年持平。作为曾经的尿素出口大国的中国,在经历了自身的市场倒逼和转型后,正在使国际市场贸易形势发生改变。
从2016~2018年尿素新建项目来看,2016年新上产能670万吨,主要集中在美国、中东和北非;2017年新上产能540万吨,还是集中在美国和中东,另外印度尼西亚也有90万吨新产能项目;2018年新上产能130万吨。2020~2023年将有680万吨产能释放,分布在伊朗、俄罗斯、巴西等地,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格局将会被改写。
巴西由于需求强劲,其进口量2016~2018年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395.8万吨增长到556.1万吨,而美国和印度的进口量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美国从2016年的714.2万吨降到2018年的554.6万吨;印度从708.6万吨下降至546.6万吨。而美国还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印度将停滞在500万吨左右。进口量下降的原因是印度进一步采取尿素自给自足的策略,有新产能释放。美国也是一样,近年来随着页岩气的发展,该国也新建了一批产能,并陆续释放市场。
尿素的出口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天然气丰富且廉价的中东、北非和俄罗斯等地区。伊朗出口量约416.4万吨,俄罗斯出口量约为322.5万吨,中国出口量约246万吨。其中,伊朗的出口量在逐年增加,但是伊朗的出口量在2019年会有所下降。伊朗出口量逐年增加与其国家内部环境有关,近两年来该国上马了几套装置,产量逐年提高,其出口量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由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其实从去年开始虽然出口总量上看没有特别明显减少,但是其出口已经被美国的制裁所制约。
当前,我国尿素市场发展态势如何目前,我国工农业尿素总需求量在5000万吨左右,其中农业尿素需求在3400万吨左右,同比下滑3%左右,大约100万吨,产业政策、农产品价格、极端天气、替代品、突发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着农业尿素的使用量。目前全国尿素有效产能为7149万吨/年。
中国尿素在国际市场的供应量继续减少,更多的中东、北非和俄罗斯尿素流向包括东南亚、韩国在内的环太平洋市场。预计2019年中国尿素的出口量将与2018年持平。作为曾经的尿素出口大国的中国,在经历了自身的市场倒逼和转型后,正在使国际市场贸易形势发生改变。
尿素新建项目来看新上产能670万吨,主要集中在美国、中东和北非;新上产能540万吨,还是集中在美国和中东,另外印度尼西亚也有90万吨新产能项目;2018年新上产能130万吨。2020~2023年将有680万吨产能释放,分布在伊朗、俄罗斯、巴西等地,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格局将会被改写。
整体来看,国内尿素企业装置检修计划仍较多,加上液氨高利润带来的转产,尿素供应或难有明显增加。6-7月是尿素的农业需求旺季,目前东北区域农需即将开启,新疆区域正值农需旺季,区内货源较为紧张,农需对尿素的支撑作用犹存;三聚氰胺的高开工率有望进一步拉动尿素工业需求。
预计短期国内尿素价格维持高位震荡
尿素主力合约(UR2109)6月21日开盘价为2165元,收盘价为2207元,较上一个交易日上涨78元,涨/跌幅度为(3.42)%,结算价为2203元,成交量105939手,持仓量77991手。6月22日尿素主力合约(UR2109)开盘价为2214元。
国内尿素市场行情继续上涨,库存量持续处于紧缺状态;下游对于现阶段尿素价格接受程度较低,均刚需采购为主,企业适当放缓上涨步伐,个别实际成交价格回落。从工业需求来看,截止6月10日当周,尿素开工率在28.06%,较上周下降8.25%,且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华北地区随着夏季肥结束,企业装置停车增多;华东、华中水稻肥走货尚可,企业装置多是负荷下降。
6月以来,尿素价格继续攀升。生意社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尿素最新报价为2700元/吨,月涨幅已达25.19%。
当前,我国工农业尿素总需求量在5000万吨左右,其中农业需求在3400万吨左右,同比下滑3%左右,大约100万吨,产业政策、农产品价格、极端天气、替代品、突发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着农业尿素的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