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9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238.7497万吨,消费量为254.7996万吨,供应短缺16.0499万吨。1-9月,全球精炼铜产量为2108.2644万吨,消费量为2123.1627万吨,供应短缺14.8983万吨;9月全球铜精矿产量为157.5041万吨,1-9月,全球铜精矿产量为1386.7313万吨。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全国累计铜材产量1827.4万吨,同比降低1.1%。其中,产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分别是江西、浙江和江苏,江西铜材产量为448.07万吨。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中国铜材产量196.7万吨,同比下降0.3%;1-10月累计产量1827.4万吨,同比下降1.1%。10月精炼铜(电解铜)产量111.6万吨,同比下降1.3%;1-10月累计产量1116.9万吨,同比增长4.5%。
11月15日,目标公司BezantResources已委托独立咨询公司SoundMiningInternational编写一份技术报告,重点介绍纳米比亚Hope矿床的近期开发情况,预计该矿床的开采和加工将很快开始。该报告不包括对其他矿床和目标的详细评估,包括Hope和Gorob铜金项目区内更广泛的矿产资源估算(MRE)。根据该报告,最新的Hope矿坑优化表明,潜在的原矿(RoM)工厂原料量为240万吨,铜品位为1.25%,金品位为0.25克/吨金,这意味着露天开采作业将持续约五年,年产量为48万吨。
海关总署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10月,中国出口未锻轧铜及铜材80,063吨,同比增长15.5%;1-10月累计出口7,887,083吨,同比增长36.5%。10月,中国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51万吨,同比增长1.3%;1-10月累计进口460万吨,同比增长2.4%。10月中国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231万吨,同比增长0.3%;1-10月累计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2335万吨,同比增长3.3%。
11月15日消息,OsiskoMetals宣布魁北克默多克维尔附近Gaspé铜矿项目的最新矿产资源估算(MRE)。更新的估算包括矿坑受限资源,其中,指定类别资源量为8.24亿吨铜当量,铜品位为每吨0.34%;推断类资源量为6.7亿吨铜当量,铜品位为每吨0.38%。这表示铜当量金属含量比之前报告的指示资源量增加了53%,推断资源量中铜当量金属的含量增加了100倍。
11月16日,高盛发布最新研报指出,基于当前的市场情况,分析师将0-3个月内铜目标价格从每吨9500美元下调至8500美元,并将2024年第四季度的均价从9500美元下调至9000美元。美国可能提高的贸易关税以及亚洲刺激政策力度不及预期,这些因素都增加了对铜需求的担忧。尽管基线预测认为,到2025年下半年,铜价可能达到每吨11000美元,铝价可能达到每吨2900美元,但如果全球经济受到美国关税提高和亚洲刺激措施乏力的冲击,这一复苏可能会被推迟。
上海期货交易所最新公布数据显示,11月8日当周,沪铜库存继续下滑,周度库存减少8.85%至139662吨,降至八个半月新低。国际铜库存增加22.32%至17799吨。上周,纽铜库存变化不大,最新库存水平为88802吨,位于逾四年相对高位。
BHP的最新报告预测,到2050年,铜需求将激增70%,比2021年的水平增加了2210万吨。预计这一需求的增长将由三大主要驱动因素推动:传统经济扩张、全球能源转型以及快速数字化。运输和电力基础设施两个领域是铜需求的最大驱动因素。此外,其他领域如建筑预计到2050年增长38.46%,资本货物增长53.33%,消费品增长59.57%,也将推动铜的消费增加。报告认为,能源转型的支柱电力基础设施领域的铜需求预计将增长69.09%,从2021年的550万吨增加到2050年的930万吨。
10月21日,花旗银行在其最新报告中表达对铜和铝市场的乐观态度,预测这两种金属在中期将呈现上升趋势。该投行还指出,预计到2025年上半年,市场将出现有利的买入时机。花旗银行将0-3个月铜价预测下调至每吨9,500美元,较之前的10,500美元有所下滑;同时,短期铝价预测也从2,750美元下调至2,600美元。基于当前市场状况,花旗预期未来6至12个月内,铝价有望达到每吨2900美元,铜价则可能攀升至每吨11000美元,因此对这两种金属价格持乐观预期。